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茜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酸酶
  • 1篇重组体
  • 1篇临床病理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机制
  • 1篇酪氨酸
  • 1篇酪氨酸酶
  • 1篇酪氨酸酶基因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黑色素
  • 1篇黑色素瘤
  • 1篇氨酸
  • 1篇PCDNA3...
  • 1篇RT-PCR...
  • 1篇病理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李茜
  • 1篇岳滔
  • 1篇吉琼梅
  • 1篇李秀英
  • 1篇马涧泉
  • 1篇朱振宇
  • 1篇吕芳丽
  • 1篇张海涛

传媒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组体pcDNA3.1(+)-tyr的构建及在小鼠NIH3T3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克隆酪氨酸酶基因(tyr),构建pcDNA3.1(+)-tyr真核表达重组体,并导入NIH3T3细胞表达。[方法]用RT-PCR法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tyr全长cDNA片段,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的T7启动子下游,并用脂质体法导入NIH3T3细胞,RT-PCR,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及多巴染色法检测tyr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1.74kb的全长tyr cDNA片段,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所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tyr准确克隆入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RT-PCR及酪氨酸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检测到转染了重组体的NIH3T3细胞中有tyr的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cDNA3.1(+)-tyr真核表达重组体,并成功导入NIH3T3细胞中表达。
吉琼梅朱振宇张海涛李秀英岳滔李茜马涧泉
关键词:黑色素瘤酪氨酸酶基因基因表达RT-PCR法
眼弓形虫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可感染广泛宿主的寄生原虫。眼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一种致盲性眼病,是世界范围内免疫健全人群眼后葡萄膜炎最常见的病因。本文对眼弓形虫病的感染方式、地域特征、临床病理及免疫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李茜吕芳丽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