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红艳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基因
  • 3篇克隆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分泌
  • 2篇鼠胚
  • 2篇鼠胚胎
  • 2篇胚胎
  • 2篇小鼠胚胎
  • 2篇基因克隆
  • 2篇非编码
  • 2篇非编码RNA
  • 2篇LIM蛋白
  • 1篇蛋白纯化
  • 1篇信号肽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同源
  • 1篇同源重组
  • 1篇胚胎发育
  • 1篇相互作用
  • 1篇小鼠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6篇孙强
  • 6篇韩骅
  • 6篇黄红艳
  • 4篇李荣
  • 4篇周鹏
  • 2篇王冀姝
  • 1篇陈萍
  • 1篇秦红
  • 1篇程轶梦
  • 1篇陈蕾
  • 1篇王健
  • 1篇冯蕾
  • 1篇张万会
  • 1篇王键
  • 1篇张蓉
  • 1篇胡静

传媒

  • 3篇Journa...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鼠Notch1胞外段高抗原区编码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002年
目的 :克隆小鼠Notch1胞外段高抗原区编码基因 ,并进行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为制备mNotch1的单克隆抗体做准备。方法 :计算机分析小鼠Notch1全长 ,PCR扩增其胞外段高抗原区编码基因 ,克隆入载体T -vector进行序列测定 ,然后将测定正确的片段连入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 - 4T - 1,得到pG -NEF ,转化宿主菌DH5α ,经IPTG诱导 ,SDS -PAGE分析 ,以及新生条带表达形式分析以后 ,用GST亲和层析柱纯化。结果 :小鼠Notch1分子胞外段近膜处约 170个氨基酸区域抗原性较高 ,PCR扩增得到大小约 5 0 0bp的特异性片段 ,序列测定结果与文献报导的完全一致 ;原核表达产物大小约Mr 43× 10 3 ,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约占总蛋白的2 5 % ,纯化后目的蛋白含量 >95 %。结论 :成功地进行了小鼠Notch1胞外段高抗原区编码基因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黄红艳柳天平孙强张蓉陈萍周鹏王冀姝李荣韩骅
关键词:NOTCH1基因克隆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信号肽捕获系统的建立被引量:9
2001年
细胞分泌性蛋白的分泌有赖于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的存在。利用酵母建立了从cDNA文库中筛选编码信号肽的基因片段的遗传系统。为此,用一步基因破坏法对酿酒酵母EGY48基因组中的suc 2基因(编码酵母蔗糖转换酶)进行了定位突变,获得了无蔗糖转换酶表达的酵母株EGY48-△ suc。将无信号肽的suc 2成熟肽基因克隆于酵母乙醇脱氢酶(ADH1)基因启动子下游,得到用于文库筛选的酵母真核表达载体。启动子与成熟肽基因之间为多克隆位点,用于插入待筛选的cDNA文库。用此载体转化酵母EGY48-△ suc,所得克隆可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但不能在以棉子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在suc 2成熟肽基因前分别插入suc 2信号肽基因片段或人IL-2受体α 链信号肽基因片段,然后转染EGY48-△ suc,所得克隆既能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也能在以棉子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表明构建的系统可用于筛选插入多克隆位点的cDNA片段是否具有编码信号肽的功能。
孙强王冀姝李荣周鹏黄红艳韩骅
关键词:同源重组信号肽基因克隆
用suc2信号肽捕获系统筛选小鼠胚胎cDNA文库基因被引量:2
2004年
PCR扩增 1 1d小鼠胚胎cDNA文库插入片段 ,将 0 .5~ 2 0kb的扩增产物插入筛选载体的多克隆位点 ,转化suc2基因缺陷酵母宿主菌 .然后将约 1 0 5个酵母菌落接种于选择性平板上进行筛选 ,得到了 1 82个可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 .PCR扩增显示 ,插入片段大小分布于 0 1~ 1 5kb之间 .对其中 1 4个阳性菌落的重组子进行序列测定 ,分别代表 6种不同的基因序列 ,与报告基因都有正确的读框内融合 .其中两种基因序列反复被筛到 ,分别命名为spt1、spt2 .spt1 [gi:2 772 876 6 ],可能以非编码RNA的身份参与蛋白质向细胞外分泌的过程 ,而spt2编码多个连续的赖氨酸 。
孙强黄红艳周鹏冯蕾秦红韩骅
关键词:非编码RNA蛋白质分泌
ncRNA候选基因spt1的克隆与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在用suc2信号肽捕获系统对小鼠胚胎cDNA文库筛选的过程中 ,反复获得一个相同的强阳性克隆 ,命名为spt1。对该克隆的序列分析表明 :插入序列由 6 97bp组成 ,6个开放阅读框中共有 37个启始密码子 (ATG)和 80个终止密码子 (TGA、TAG、TAA) ;没有较大的有意义开放读框存在。经BLAST分析 ,结果显示该序列定位于小鼠第17号染色体长臂 ,没有发现同源基因。Northernblot和RT PCR分析表明 ,该序列仅表达于小鼠卵巢组织 ,全长约4 5~ 5 0kb。酵母转化和序列截短实验提示 ,该序列能够介导蔗糖转换酶向细胞外的分泌。因此 ,推测spt1很有可能是一个新的非编码RNA的一部分 ,参与蛋白质的分泌过程。
孙强黄红艳韩骅
关键词:非编码RNA蛋白质分泌
LIM蛋白KyoT2与人类紧密连接蛋白2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KyoT是一种LIM结构域蛋白 ,是以RBP J为诱饵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得到的新分子。KyoT2可以抑制RBP J介导的转录。以KyoT2为诱饵蛋白 ,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了人类紧密连接蛋白 2 (ZO 2 )的一种新的剪接体ZO 2 i3。序列分析表明 ,新的剪接体有 19个外显子 ,与已发表序列比较 ,见ZO 2 i3分子的激酶后区发生了改变。为排除酵母双杂交实验的假阳性 ,实验首先在酵母中验证KyoT2与ZO 2 i3的体外直接相互作用并得到阳性结果。进而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纯化带有His标签的KyoT2蛋白 ,使用抗His标签的抗体 ,通过GSTpull downassay验证KyoT2与ZO 2 i3的体外直接相互作用 ,也获得阳性结果。并通过酵母实验初步确定了其作用位点 ,即KyoT2通过LIM2结构域与ZO 2 i3相互作用。本实验验证了KyoT2与ZO 2 i3的相互作用 ,并初步确定其相互作用位点 ,对探讨KyoT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黄红艳李荣孙强王健周鹏韩骅张万会
关键词:LIM蛋白相互作用
LIM蛋白KyoT在小鼠胚胎发育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3年
IM结构域蛋白KyoT可与转录因子RBP J相互作用而修饰Notch信号途径 .以往发现KyoT在成年小鼠肺脏、肾脏和睾丸中有特异性表达 ,为进一步明确KyoT在小鼠胚胎阶段的表达 ,故分析了KyoT在小鼠不同胚胎阶段的表达水平变化和胚胎 17天时各组织的表达分布 .采用RNA印迹发现KyoT在小鼠胚胎的各阶段均表达 ,而且胚胎 17天时表达水平最高 .进一步RNA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 ,KyoTmRNA和蛋白质在胚胎17天小鼠的肺、肾以及肌肉中均有高水平的表达 .上述结果提示 ,KyoT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有特异性表达 ,且在胚胎 17天时KyoT表达器官分布与成年小鼠相似 ,特异性定位于肺、肾和肌肉等脏器 .
李荣程轶梦陈蕾胡静孙强黄红艳王键韩骅
关键词:小鼠胚胎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