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琳琳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3篇细胞
  • 3篇内镜
  • 2篇原发性
  • 2篇直肠
  • 2篇食管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黏膜
  • 2篇息肉
  • 2篇结肠
  • 2篇结直肠
  • 2篇MICROR...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信号通路调控
  • 1篇血清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石景山医...

作者

  • 12篇邵琳琳
  • 8篇张澍田
  • 6篇李鹏
  • 4篇郭水龙
  • 4篇朱圣韬
  • 3篇孙秀梅
  • 2篇刘娟
  • 2篇武珊珊
  • 2篇程芮
  • 1篇王晟
  • 1篇董宁宁
  • 1篇吕富靖
  • 1篇吴咏冬
  • 1篇冀明
  • 1篇牛应林
  • 1篇邢洁
  • 1篇何振
  • 1篇王拥军
  • 1篇周艳华
  • 1篇赵佳佳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6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人数估计为1880725例,居恶性肿瘤第三位,CRC相关死亡人数为915880例,居恶性肿瘤第二位[1]。散发性CRC的发生发展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这一特征使得CRC成为可预防、部分可治愈、大部分可通过治疗延长生存时间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不仅可使治疗费用显著降低,更重要的是早期诊断CRC并及时予以内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其死亡率[2]。
杨舒悦武珊珊邵琳琳赵正周安妮赵桂平李鹏
关键词:结直肠癌
国产与进口止血夹预防≥10mm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对比
2023年
目的对比国产与进口止血夹预防≥10mm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结直肠息肉(长径≥10mm)内镜下切除术的7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术后迟发性出血组(n=15)与未出血组(n=774),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另外将使用1种类型止血夹的患者按所采用的止血夹品牌,分为国产组(n=499)以及进口组(n=208),对比两组止血夹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结果789例行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的患者中,1.9%(15/789)的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蒂息肉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6.621,95%CI:2.278~19.241,P=0.001),止血夹封闭创面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69,95%CI:0.050~0.570,P=0.004)。无论医师经验高低,国产组与进口组止血夹预防≥10mm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经验医师亚组:1.8%(7/385)比0.6%(1/175),χ^(2)=1.314,P=0.445;普通医师亚组:2.6%(3/114)比3.0%(1/33),χ^(2)=0.010,P>0.999],且国产组相比于进口组患者使用止血夹费用更少[有经验医师亚组:(1433.51±889.02)元比(3033.97±1686.87)元,<0.001,P<0.001;普通医师亚组:(1181.58±815.29)元比(3303.46±1690.43)元,t<0.001,P<0.001]。结论有蒂息肉是≥10mm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止血夹封闭创面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迟到性出血的风险。国产止血夹与进口止血夹相比,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效果并无差异,但国产止血夹相比于进口止血夹医疗负担更小,适于向基层医院以及各大临床中心推广。
杨舒悦邵琳琳赵正赵桂平周安妮李鹏张澍田
关键词:结肠息肉止血夹
Akt信号通路调控miR-193b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miR-193b调控胃癌细胞增殖的功能作用,并通过研究其与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探讨miR-193b的调控机制。方法在PTEN基因特异性敲除(PTEN^(-/-))小鼠胃癌组织中,Northern Blot法检测miR-193b的表达变化;在胃上皮正常细胞系GES-1和5种胃癌细胞系AGS、BGC-823、SGC-7901、N87、SNU-16中,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193b与p Akt、Akt的表达水平;激活或抑制胃癌细胞Akt信号通路,RealTime PCR检测miR-193b表达改变;在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中过表达miR-193b,检测细胞的增殖变化。结果 miR-193b在Akt异常激活的小鼠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胃癌细胞中Akt信号通路激活程度与miR-193b表达水平呈负相关,Akt信号通路抑制miR-193b表达;过表达miR-193b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结论 miR-193b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受Akt信号通路负向调节,其表达下调可能参与Akt信号通路调控的细胞增殖与胃癌发生。
郭水龙朱圣韬程芮邵琳琳孙秀梅李鹏张澍田
关键词:胃癌AKT信号通路MICRORNA增殖
microRNA-21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microRNA-21在胃癌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60例胃癌患者及健康体检中心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60例的临床资料。提取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R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分析microRNA-21的表达。血清microRNA-21的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microRNA-21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患者血清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3.66±1.77 vs.2.17±1.28,P<0.01),microRNA-2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以2.56为临界值,血清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71.7%,特异度为68.3%。结论胃癌患者血清microRNA-21水平上调,在辅助胃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董宁宁周艳华邵琳琳吕富靖
关键词:胃癌微小RNA-21聚合酶链反应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经过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PGIL的82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中位发病年龄64岁。统计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内镜特点、病理类型及生存时间。结果82例患者中,胃淋巴瘤患者54例(65.9%),以累及两个部位(胃窦体)以上最常见,小肠淋巴瘤患者17例,(20.7%),结直肠淋巴瘤患者11例(13.4%)。PGIL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消瘦和消化不良。实验室检查显示,部分患者存在贫血和乳酸脱氢酶升高。PGIL的内镜下表现大多以溃疡性病变为主,也存在隆起性病变及浸润生长性病变;胃肠道黏膜受累时,以黏膜脆性增加最常见。在82例确诊PGIL的患者中,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共74例(90.2%),以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最多见;共随访68例PGIL患者,胃淋巴瘤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优于肠道淋巴瘤的患者。结论PGI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胃淋巴瘤最为常见,其中DLBCL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溃疡性病变是PGIL的主要内镜下表现,且病变黏膜脆性增加,因此内镜医师应仔细辨认病变并多点活检,提高内镜诊断率。
邵琳琳朱思莹邢洁武珊珊朱圣韬张澍田
关键词: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内镜特点溃疡
食管原发性黑色素瘤的文献回顾
食管原发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sophagus,PMME)是一种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1-0.2%.吞咽困难是主要的症状.内镜下典型特征是...
邵琳琳
关键词:食管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学免疫组化
胃黏膜上皮肠化生病变的基因突变分析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胃上皮肠化生病变的特征突变谱,并寻找潜在的癌变风险突变。方法纳入2018至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1例胃早癌伴肠化生患者,对其切除的肠化生病变组织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其整体突变负担、突变类型与类别,通过比较TCGA数据库中胃癌的突变图谱,分析潜在风险突变。结果肠化生组织的突变水平为每Mb碱基大约0.92个突变,在各种恶性肿瘤中位于中间水平,高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类型,已具有部分肿瘤相关特征;错义突变是胃上皮肠化生最常见的变异类型,占67.8%,SNP突变主要以C>A突变为主,C>T突变次之;高频突变基因的突变频率为20%左右,且与胃早癌及进展期腺型胃癌的高频突变基因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肠化生阶段积累的突变主要由错配修复缺陷产生,部分与吸烟等高危风险因素有关。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胃黏膜上皮肠化生病变中基因突变的整体情况,提示肠化生阶段积累的突变具有潜在致癌潜力。
郭水龙闵力邵琳琳徐瑞李鹏张澍田
关键词:胃黏膜肠化生基因突变
养胃颗粒联合吉法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联合吉法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科门诊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吉法酯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养胃颗粒,1袋/次,3次/d。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效果。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好转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功能指标、血清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经治疗,治疗组出现胃痛、胃脘胀满、嗳气反酸、乏力等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内皮素(ET)、胃动素(MTL)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养胃颗粒联合吉法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并能改善胃功能状态和胃黏膜炎症,值得临床推广。
何振邵琳琳刘娟牛应林王秋明
关键词:养胃颗粒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泌素
miR-365通过靶向E2F2抑制胃癌细胞增生和肿瘤形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miR-365调控胃癌细胞增生和肿瘤发生的功能,并通过验证下游靶分子E2F2研究miR-365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ting法检测miR-365在小鼠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谱;real-time PCR检测miR-365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细胞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研究miR-365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iR-365下游靶分子E2F2;构建E2F2 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检测miR-365对E2F2基因表达的调控和结合位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365对E2F2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miR-365在包括胃在内的多种消化道组织中表达;miR-365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miR-365过表达显著抑制多种胃癌细胞的增生和裸鼠皮下的成瘤能力;E2F2是miR-365的靶分子,miR-365通过E2F2 3’UTR上的结合位点抑制E2F2的蛋白表达。结论 miR-365在人胃癌组织和小鼠胃癌模型中表达下调,并通过下游靶分子E2F2抑制胃癌细胞增生和肿瘤形成。
郭水龙朱圣韬程芮邵琳琳孙秀梅张澍田
关键词:胃癌MICRORNA
阑尾腔内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初步观察
2022年
2016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阑尾腔内息肉病例共6例,息肉直径0.3-1.3 cm。6例阑尾腔内息肉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其中3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整块切除、1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分片切除、1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1例予活检钳冷钳除。6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和急性阑尾炎等并发症。3例术后复查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其余3例暂未复查结肠镜。以上结果初步证实,阑尾腔内息肉行内镜下治疗安全和有效。
马丹邵琳琳刘娟王拥军李鹏冀明吴咏冬张澍田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