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帅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腺癌
  • 3篇放疗
  • 3篇癌患者
  • 2篇医疗器材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直肠癌患者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神经阻滞
  • 2篇食管
  • 2篇术后
  • 2篇晚期
  • 2篇局部晚期
  • 2篇化疗
  • 2篇肠癌
  • 2篇超声
  • 1篇抵触
  • 1篇新辅助放化疗
  • 1篇新辅助化疗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9篇李帅
  • 5篇王淑莲
  • 4篇李晔雄
  • 3篇任骅
  • 3篇金晶
  • 3篇刘跃平
  • 3篇宋永文
  • 3篇房辉
  • 3篇郑晖
  • 3篇唐源
  • 2篇唐玉
  • 2篇李宁
  • 2篇王鑫
  • 2篇王维虎
  • 2篇刘若杉
  • 2篇李勇
  • 1篇亓姝楠
  • 1篇景灏
  • 1篇韩伟
  • 1篇姜军

传媒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5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患者的初步经验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初步探讨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8月30日至2016年4月25日本院收治的69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腺癌初治患者。入组患者接受5Gy×5次短程放疗联合4周期新辅助化疗,之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及辅助化疗。对新辅助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耐受性进行分析,并评估新辅助治疗后肿瘤的退缩情况。结果 69例患者均在1周时间内完成短程放疗,未出现放疗剂量降低和放疗中断,分别有5例和3例患者出现化疗剂量降低和化疗中断,新辅助治疗的足量完成率达88.4%。新辅助治疗期间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5%,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总体有效率达92.8%。结论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安全且有效。
唐源金晶李帅李宁任骅房辉宋永文刘跃平王淑莲李晔雄陈波唐玉亓姝楠卢宁宁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
不同放疗技术在乳腺癌的全乳+区域淋巴结照射中的剂量学研究
徐英杰胡志辉田源马攀李帅戴建荣王淑莲
一种用于解剖神经实施功能监测的探测型拉钩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解剖神经实施功能监测的探测型拉钩,包括持握手柄,所述持握手柄的内部插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前端铰接有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拉钩,本方案通过固定杆体的前端设置...
王强李勇郑晖李帅魏时靖刘若杉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放疗中移动度的分析
唐源王鑫金晶李帅李宁任骅房辉王维虎宋永文刘跃平王淑莲李晔雄
T1-2N1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后预后分析
唐玉王淑莲李晔雄张江鹄景灏王健仰荣庆林李帅刘伟欣
246例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手术长期疗效分析
李帅唐源余静李宁任骅王鑫肖琴房辉王维虎王淑莲宋永文刘跃平卢宁宁陈波唐玉李晔雄金晶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可控化注射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可控化注射设备,包括安装器,所述安装器的内部安装有穿刺机构和注射机构,所述穿刺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套内的穿刺管,所述穿刺管的前端连接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内部插设有...
王强郑晖李勇魏时靖刘若杉李帅
一种基于超声影像神经阻滞的行针可视化及预警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超声影像神经阻滞的行针可视化及预警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超声影像和神经阻滞部位;根据神经阻滞部位获得目标图像分割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目标超声影像进行分割处理,获得目标超声影...
王强何秉羲唐振超郑晖李帅魏时靖张勃雯马欣伟杨景超刘瑾
SiewertⅡ型和Ⅲ型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根治术后淋巴结复发规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根治术后淋巴结复发规律,为高危淋巴引流区照射范围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2013年初治、病例资料完善的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78例,纳入条件为接受根治性手术;病理证实为T3、T4期或淋巴结转移阳性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结合内镜、上消化道造影、术中所见及病理大体标本记录,明确为SiewertⅡ、Ⅲ型;未行术前或术后放疗;影像学诊断为术后淋巴结复发,具有可调阅的CT图像并可清楚、完整显示复发位置。结果中位复发时间为10个月(1~48个月),90%复发为术后2年内。复发最高危部位为第16b1组(39%)、16a2组(37%)、9组(30%)和11p组(26%)淋巴结。 SiewertⅡ、Ⅲ型在各淋巴引流区的复发率相近( P=0.090~1.000)。 N3期患者最多见(>15%)复发部位为第16b1、16a2、9、16b2、11p、7组淋巴结,非N3期患者最多见(>15%)复发部位为第11p、16b1、16a2、9、8、7组淋巴结;两者腹主动脉旁(第16a2-b2组)复发率更高(67%∶33%,P=0.004;OR=4.00,95% CI为1.54~10.37)。结论腹腔干、脾动脉近端及腹膜后(16a2、16b1区)是SiewertⅡ、Ⅲ型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淋巴结复发最高危区域,且N3期患者具有更高的腹膜后复发风险,术后放疗靶区设计应考虑涵盖上述部位。
张佳佳梁振威李颖王鑫唐源刘童瞳冯燕茹李宁余静李帅任骅邹霜梅姜军韩伟王维虎王淑莲宋永文刘跃平房辉刘新帆余子豪李晔雄蒋力明金晶
关键词:靶区勾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