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彩霞

作品数:53 被引量:228H指数:7
供职机构:十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综合征
  • 12篇动脉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急性冠状动脉
  • 10篇急性冠状动脉...
  • 10篇冠状动脉综合...
  • 9篇多态
  • 9篇多态性
  • 9篇妊娠
  • 8篇CD40
  • 7篇蛋白
  • 7篇血浆
  • 7篇基因
  • 6篇细胞
  • 6篇基因多态性
  • 6篇急性冠脉
  • 6篇急性冠脉综合...
  • 5篇动脉疾病
  • 5篇妊娠相关

机构

  • 33篇湖北医药学院
  • 12篇武汉大学
  • 7篇十堰市人民医...
  • 6篇太和医院
  • 6篇郧阳医学院附...
  • 5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十堰市太和医...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郧阳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作者

  • 52篇田彩霞
  • 15篇刘堂鑫
  • 12篇李莲
  • 10篇郑卫东
  • 9篇夏尊恩
  • 9篇李艳
  • 6篇何明武
  • 6篇姚忠军
  • 3篇王美钧
  • 3篇邱方城
  • 3篇颜敏
  • 3篇叶云
  • 3篇管学平
  • 3篇秦维超
  • 3篇李艳
  • 3篇汪明
  • 3篇潘颖
  • 2篇李显东
  • 2篇瞿新
  • 2篇廖冬梅

传媒

  • 3篇微循环学杂志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西部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医药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堰地区儿童静脉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各年龄段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防治Pb、Cd污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918例0~12岁儿童按发育阶段分为4组,分别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取静脉血,采用北京博晖的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全血Cu、Zn、Ca、Mg和Fe含量,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Pb和Cd含量。结果:各年龄组间Fe、Cd含量无统计学差异,而不同年龄组间Ca、Mg、Cu、Zn、P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Zn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Ca、Cu、Zn缺乏和高Pb率在各年龄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Mg缺乏以及高Cd与年龄没有明显的关系,各年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十堰市儿童Ca、Zn、Fe缺乏普遍存在,Cu、Mg缺乏少见,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Cd污染程度较轻,需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预防Pb污染。
李莲张有为郭怀兰王美钧郑卫东廖东梅田彩霞
关键词:儿童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
透明质酸钠联合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髌股关节炎膝前痛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髌股关节炎膝前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诊治的髌股关节炎膝前痛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组术后选择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治疗周期为5周。结果术后5周治疗有效率: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89.7%(61/68)、98.5%(67/68),治疗组效果更好(χ^2=4.202,P〈O.05)。疼痛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4±0.45)分和(2.89±0.62)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7.30±0.76)分和(7.31±0.56)分(t值分别为34.855、25.142,P均〈0.05)。Lysholm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87±6.33)分和(76.13±5.98)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44.23±4.29)分和(44.67±5.13)分(t值分别为14.875、8.113,P均〈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3.2%(6/68)、8.8%(9/6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1,P〉0.05),所有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髌股关节炎膝前痛能有效发挥镇痛与促进膝关节功能改善的作用,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刘堂鑫姚忠军何明武田彩霞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膝关节镜关节清理髌股关节炎膝前痛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1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分别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术和常规半月板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半月板愈合良好。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2.45±5.13)min和(5.14±1.45)d,而对照组分别为(30.45±4.19)min和(14.09±4.21)d,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膝关节功能评价:治疗组优40例,良13例,可2例,对照组优25例,良20例,可7例,差3例;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6.4%VS 81.8%,P〈0.05)。术后3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治疗组出现反应性滑膜炎和关节僵硬各1例,对照组出现半月板囊肿3例,反应性滑膜炎4例,关节僵硬5例;组间比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疗效可靠,患者康复快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堂鑫姚忠军何明武田彩霞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半月板成形术半月板损伤手术后并发症
辛伐他汀对IFN-γ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经IFN-γ刺激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的变化,以及经辛伐他汀干预后不同基因型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原代培养,用100μg/LIFN-γ及20μmol/L辛伐他汀对单个核细胞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培养24h后表达CD40的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这42位志愿者CD40-1C/T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的水平。结果:基础状态下单个核细胞培养24h后,CD40表达水平升高,且CC、CT、TT基因型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IFN-γ刺激状态下,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CC基因型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CT、TT基因型(P<0.05);辛伐他汀和IFN-γ共同作用下,辛伐他汀可显著抑制IFN-γ诱导的CD40表达,但对CC、CT、TT基因型单个核细胞的抑制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0-1C/T多态性可以影响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辛伐他汀可显著抑制IFN-γ刺激后CD40的表达,但对不同基因型单个核细胞的保护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田彩霞秦维超王家宁邱方城刘堂鑫
关键词:辛伐他汀CD40IFN-Γ单个核细胞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患者血骨桥蛋白和CD4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于机体骨桥蛋白(OPN)和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隧道重建手术,治疗组采用双隧道重建手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IKDC评分分别为(92.44±5.13)分和(85.25±4.67)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57.24±4.19)分和(57.10±4.87)分(P均〈0.05),同时术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6.3%)明显少于对照组(35.4%)(χ2=5.838,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OPN分别为(31.98±4.21)、(7.13±2.89)μg/L,CD44分别为(419.45±20.45)、(167.24±18.46)μg/L,两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214、21.774,P均〈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OPN分别为(32.09±3.98)、(15.98±3.67)μg/L,CD44分别为(421.87±19.45)、(245.98±20.56)μg/L,两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833、14.099,P均〈0.05)。两组患者手术后OPN、CD4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47、7.498,P均〈0.05)。结论相对于单隧道重建手术,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双隧道重建术能促使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降低外周血OPN与CD44表达含量有关。
刘堂鑫姚忠军何明武田彩霞
关键词: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桥蛋白CD44
CD40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易感相关性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 CD40-E1SNP(-1C/T)和 CD40-E4SNP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易感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 DNA 测序技术,检测1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ACS 患者和92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人群CD40-E1SNP(-1C/T)、CD40-E4SNP 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两组人群 CD40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并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 CD40基因多态性和高血压、糖尿病对 ACS 的影响。结果CD40-1位点 C 等位基因频率在 ACS 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606和0.489,T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94和0.5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 患者 CC 基因型频率(0.281)明显高于对照组(0.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 等位基因显著增加 ACS 的患病风险(OR=1.608,95%可信区间:1.12~2.32,P=0.011);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后,Logistic 回归分析 CD40基因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对 ACS 的危害作用,单独 C 等位基因型 OR 值为1.608(95%可信区间:1.12~2.32,P<0.05),C 等位基因-有高血压 OR 值为5.71(95%可信区间:1.12~29.08,P<0.05),C 等位基因-无糖尿病 OR 值为1.44(95%可信区间:1.12~5.13,P<0.01),C 等位基因-有糖尿病 OR 值为2.35(95%可信区间:1.47~4.82,P<0.01)。未检测到 CD40-FASNP 基因多态性。结论 CD40-1C/T 基因多态性与 ACS 有相关性,C 等位基因携带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显著增加患 ACS 的危险性,而汉族人群可能不存在 CD40-E4SNP 基因多态性。
李艳田彩霞汪明夏尊恩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CD40多态性单核苷酸
小儿断指再植126例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儿断指再植的临床特点、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3年126例(158指)小儿断指再植的临床资料,在手术显微镜下,对97例(123指)再植条件较好的断指,吻合动静脉再植;对24例(30指)在甲根平面的断指,仅吻合动脉,采用髓腔扩大静脉回流的方法再植;对5例(5指)再植条件极差,清创后未找到可供吻接动脉的末节指体,直接原位缝合,加压包扎固定。术后保暖,患肢制动,给予镇静、抗炎、抗痉挛等对症治疗。结果:126例患儿158指,再植后存活152指,存活率96.2%。术后经3~12个月的随访,存活指功能和外观良好。再植存活指总优良率达99.3%。结论:小儿手指离断伤以手指末节离断多见,再植相对困难,但小儿组织的可塑性较强,再植的适应证较宽,术中通过简单可靠的固定,对无可供吻合静脉的断指行髓腔扩大回流,对无动脉可供吻合的采用清创后原位缝合固定,术后辅以可靠的外固定,并给予适当的镇静,可以实现再植指体的成活及其功能的恢复。
刘堂鑫姚忠军何明武田彩霞
关键词:小儿断指再植
体位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8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ACS患者,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20~80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0)和观察组( n =6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急诊介入治疗,对照组入院后前3 d绝对平卧位休息,观察组患者在发病d1内即给予逐级45°半卧位干预,两组都在d4逐渐增加活动量。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及入院d4血清PAPP‐A水平,记录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LVEF)和缩短分数(FS)。观察两组在入院4 d内发生的不适情况,包括腰背酸痛、失眠、排尿困难、便秘、焦虑等。【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A PP‐A水平均明显降低,干预后观察组血清PA P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的CO、C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体位干预期间,观察组腰背酸痛、排尿困难及焦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PAPP‐A在ACS发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的体位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清PAPP‐A水平,减少不适症状,改善心功能。
黄国英张天锋田彩霞
关键词:体位冠状动脉疾病急性病综合征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十堰地区1584例未成年残疾人医学鉴定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近年来十堰地区1584例未成年残疾人医学鉴定资料,探讨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方法,减少致残率。方法对资料中的未成年人,按照户籍、年龄、性别、致残原因和致残级别分类统计、分析,寻找可能的致病原因,提出合理的关爱保护方法。结果十堰地区未成年残疾人残疾部位排序为视力、肢体、听力、智力、言语,分别占总数的27.78%、26.77%、21.72%、19.19%、4.54%,主要致残原因为遗传与先天性疾病、非遗传性疾病、外伤、药物中毒,分别占总数的61.11%、23.74%、11.11%、4.04%。结论做好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基层医疗单位诊疗水平、做好婴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对降低未成年人残疾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田彩霞柯贤柱任妮丽瞿萍田富明唐振刚刘堂鑫
关键词:未成年人残疾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LVEF降低组(LVEF<50%,n=69)和LVEF正常组(LVEF≥50%,n=59),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入院时和随访1个月后血浆NT-pro BNP水平、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并分析LVEF正常组患者NT-pro 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及LVIDd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和随访1个月后LVEF降低组和LVEF正常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LVIDd大于对照组,LVEF正常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低于LVEF降低组,LVIDd小于LVEF降低组(P<0.05)。随访1个月后LVEF降低组和LVEF正常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分别低于入院时,LVIDd小于入院时,且LVEF正常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VEF正常组患者NT-pro 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54,P=0.037),与NYHA心功能分级(r=0.524,P=0.041)和LVIDd(r=0.624,P=0.031)均呈正相关。结论 HFNEF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较正常人升高,较LVEF降低心力衰竭患者降低,且与LVEF、NYHA心功能分级及LVIDd有关,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娄国平田彩霞李显东张秋芳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