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免疫
  • 3篇预后
  • 3篇胃癌
  • 3篇细胞
  • 3篇放疗
  • 3篇病理
  • 3篇肠癌
  • 2篇三维适形
  • 2篇三维适形放疗
  • 2篇适形
  • 2篇适形放疗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胃癌组织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复发
  • 2篇癌组织

机构

  • 7篇长江大学附属...
  • 5篇长江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荆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杜伟
  • 8篇杨继元
  • 3篇李军川
  • 3篇徐云华
  • 2篇陈廷煊
  • 2篇李爽
  • 2篇蔡志强
  • 2篇王杰军
  • 2篇陈铭
  • 1篇蔡君
  • 1篇何金
  • 1篇柯庆华
  • 1篇梁赅
  • 1篇李爽
  • 1篇雷勇
  • 1篇雷勇
  • 1篇宋芳
  • 1篇黄敏
  • 1篇童涛
  • 1篇童涛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中c-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c-erbB-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64例大肠癌手术标本检测c-erbB-2的表达。结果:64例大肠癌中41例c-erbB-2阳性(64.1%)。其中,A+B期病例中c-erbB-2阳性16例(69.6%),C+D期c-erbB-2阳性25例(61.09%)(P>0.05);肿瘤病灶直径<5cm的病例c-erbB-2阳性25例(62.5%),≥5cm的病例c-erbB-2阳性16例(66.7%)(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c-erbB-2阳性13例(65.0%),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c-erbB-2阳性28例(63.6%),(P>0.05)。结论:c-erbB-2在大肠癌中表达较高,但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c-erbB-2可能与肿瘤的发展及浸润无明显关系。
杜伟王杰军
关键词:大肠癌免疫组化
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
2011年
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和自身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FOXP3^+CD25^+CD4^+调节性T细胞在各种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与肿瘤组织内大量表达,并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有明显的关系。
杨继元杜伟
关键词: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手术治疗胸腺瘤72例分析
2010年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放疗治疗胸腺瘤的远期疗效,探讨预后因素。方法 72例胸腺瘤患者,浸润性与非浸润性分别为56例、16例,Masaoka分期Ⅰ期16例,Ⅱ期32例,Ⅲ期18例,Ⅳ期6例,术后均进行了三维适形放疗。结果全组5 a生存率为71.6%,全组完全切除和不完全切除组5 a生存率分别为88%、51.3%,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5 a生存率分别为93%、83%、62%、46%。结论胸腺瘤治疗应尽量完整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放疗,提高远期疗效。胸腺瘤的预后因素与Masaoka分期及手术切除的完整性有关。
杜伟杨继元雷勇徐云华童涛罗斐
关键词:预后
Ba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a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2例胃癌及11例正常胃组织中Bag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所有的病人均电话随访。结果:胃癌组织中Bag1阳性表达率为41.9%(26/62),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的9.1%(1/11)(P<0.05);Bag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发生的部位、浸润深度无关(P>0.05),但与胃癌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Bag1阳性的患者生存期短于阴性患者。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不同水平Bag1基因的高表达,对胃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杨继元蔡志强李军川陈廷煊陈铭杜伟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治疗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直肠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治疗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直肠癌病人48例及术后复发的直肠癌43例共计91例,其中59例进行了全程3DCRT,并同时口服希罗达2周期化疗;另外32例仅行单纯3DCRT治疗。结果:近期疗效评价,3DCRT+希罗达同步治疗组与单纯3DCRT组的CR分别为17%(10/59)、15.6%(5/32);PR分别为72.9%(43/59)、53%(17/32),NC分别为5.1%(3/59)、12.5%(4/32);PD分别为5.1%(3/59)、18.9%(6/32),RR分别为89.8%、68.8%,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2.4%(48/59)、71.4%(23/3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对症处理后多能缓解。结论: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是治疗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直肠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杜伟雷勇李爽苏小岩徐云华童涛罗斐杨继元
关键词:直肠癌三维适形放疗希罗达同步化疗
油井高温化学堵剂封汽窜技术研究
扶余油田稠油区经过前阶段的注水开采,原油粘度上升,继续注水油井见效差,而采用常规的热采与蒸汽吞吐也见效甚微,难采储量一直以来不能得到有效开发。为实现扶余油田的稳产,有效开采剩余稠油,探讨新的方案势在必行。为此,文章另辟蹊...
杜伟
关键词:起泡剂固相颗粒封堵性
文献传递
胃癌组织BAG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A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2例胃癌组织和11例正常胃组织中BAG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1.94%,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的9.09%(P=0.046);BA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发生的部位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但与胃癌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不同水平BAG1蛋白的高表达,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蔡志强杨继元李军川陈廷煊陈铭杜伟徐云华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大肠癌中EGFR、c-erbB-2及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研究EGFR、c-erbB-2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61例大肠癌组织中EGFR、c-erbB-2及VEGF的表达水平。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上述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1例大肠癌中EGFR、c-erbB-2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2%(30/60)、73.8%(45/61)和70.5%(43/61),多因素分析显示它们分别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肝脏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而与病人的性别和年龄无关。结论EGFR、c-erbB-2及VEGF可作为临床判定大肠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指标,对指导术后化疗或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杜伟王杰军何金
关键词:EGFRC-ERBB-2VEGF大肠癌免疫组化
再放疗并同步使用Docetaxel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病人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不能手术切除的鼻咽癌放疗后再复发的病人,其治疗困难,化疗疗效差,而单独再放疗只能挽救一小部分病人,本文探讨再放疗并同步使用多西紫彬醇(Docetaxel)在鼻咽癌首次放疗后复发病人中可行性及毒副反应,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11例鼻咽癌足量放疗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复发、而无法行手术及腔内放疗的患者进行了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外照射鼻咽部,分次量为1.8Gy,总剂量为36Gy-39.6Gy。化疗采用Docetaxel,15mg/m2,每周一次,静脉滴注。结果:10%、33%的患者分别出现Ⅲ度、Ⅳ度皮肤反应,18%、10%的病人分别出现Ⅲ度、Ⅳ度黏膜反应,18%患者出现Ⅲ度恶心呕吐,27%的患者出现Ⅲ度-Ⅳ度白细胞下降,10%患者出现Ⅲ度血小板下降。1例患者因严重的黏膜反应致使治疗延迟2周。治疗结束后,9例(82%)患者达到CR,2例(18%)达到PR,反应率为100%。结论:对于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3D-CRT同时每周使用Docetaxel是可行的,其毒性反应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短期疗效显著。
李爽杜伟杨继元
关键词:复发性鼻咽癌DOCETAXEL
抑制HIF1α表达对低氧培养SGC-7901胃癌细胞CD4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胃癌细胞HIF1α及CD44的表达变化,并观察下调HIF1α表达对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正常氧压及含1%O2条件下传代培养1周。随后加入20 nm/L雷帕霉素培养72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D44及HIF1α的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对比,低氧条件下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侵袭活性明显增强(P<0.05),HIF1α及CD44基因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雷帕霉素处理后,不论在常氧及低氧条件下细胞活力均较对照组弱(P<0.05),细胞侵袭活性明显下降(P<0.05)。细胞HIF1α和CD44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低氧条件下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下调细胞的HIF1α表达后,显著降低CD44的表达。由此可推测,低氧可能通过HIF1α调节CD44的表达,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潜能。
梁赅杜伟李爽柯庆华蔡君杨继元
关键词:胃癌细胞低氧CD44HIF1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