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孢子虫
  • 5篇碘泡虫
  • 5篇孢子
  • 3篇异育
  • 3篇异育银鲫
  • 3篇银鲫
  • 3篇微孢子
  • 3篇微孢子虫
  • 2篇多样性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粘孢子虫
  • 2篇肾脏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孢子虫病
  • 2篇SYBR_G...
  • 2篇虫病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湖南省水产科...
  • 1篇广东省水生动...

作者

  • 11篇刘新华
  • 10篇章晋勇
  • 9篇赵媛莉
  • 2篇汪建国
  • 2篇毕永红
  • 1篇徐力文
  • 1篇颜远义
  • 1篇肖调义
  • 1篇宋锐
  • 1篇袁圣
  • 1篇赵子明
  • 1篇李彤彤
  • 1篇张倩倩

传媒

  • 4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石斑鱼苗种肠道微孢子虫病病原的鉴定被引量:4
2018年
研究通过组织病理分析、超微结构观察以及分子特征分析对石斑鱼(Epinephelus spp.)苗种肠道微孢子虫病病原进行了鉴定。其为一肠孢虫属新种,命名为石斑鱼肠孢虫(Enterospora epinepheli sp.n.),专性寄生于细胞核内,发育过程与肠孢虫属模式种黄道蟹肠孢虫(Enterospora canceri)一致。早期单核裂殖体通过一层简单的电子薄膜与宿主细胞核质隔离。随后,单核裂殖体发育形成多核裂殖原质团。此时,细胞核出现明显肥大,有的甚至被裂殖子胀破。裂殖原质团进一步发育形成多核产孢体,并开始出现许多高电子密度的囊泡状结构。这些与极丝及锚状盘有关的囊泡状结构聚集在藕核周围,并组装形成微孢子虫特征性结构(挤出装置)前体。随后,产孢体原生质团通过连续分裂形成一个个孢子母细胞。孢子母细胞与细胞核直接接触,并直接发育形成成熟孢子。成熟孢子椭圆形,孢子长(1.56±0.31)μm(1.07—1.96μm),宽(1.08±0.98)μm(0.93—1.28μm)。孢壁分为3层,外壁电子密度高,厚(15.51±0.95)nm(9.87—26.18 nm),内壁为电子透明层,较外层更厚(81.13±2.71)nm(57.16—110.81 nm),最里面为孢质膜。极丝为同型极丝,共5—6圈,分2排排列。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该微孢子虫寄生于肠道上皮杯状细胞核内,肠壁脱落的内容物中也发现大量的微孢子虫。序列比对发现该种与之前报道的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待定种(Microsporidium sp.)序列基本一致,与其他相似性较高的种类的遗传距离在0.162—0.225。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显示肠胞虫科的种类明显分为两支,石斑鱼肠孢虫和肠孢虫属其他种类及毕氏肠胞虫聚为一个独立分支,但不与该分枝中任何种类形成姊妹支。
颜远义刘新华徐力文徐力文
关键词:石斑鱼
三峡大坝对香溪河底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研究三峡大坝修建后库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探究大坝修建对库区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2013年夏季在香溪河回水区(河口、中游)与河流区(上游)依次选取6个采样点,通过构建16S r D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底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香溪河调查水域共检出细菌类群15门、87属。在门水平上,回水区和河流区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在属水平上,回水区和河流区的优势菌属存在显著差异(P<0.05),很可能是由于受长江回水和支流高岚河影响所致。芽孢杆菌属所占的比例,从回水区的河口处至中游处逐渐减少至河流区消失,结合芽孢杆菌属易生活在底泥深处的特性,很可能由于大坝的修建,香溪河的上游(即河流区)底泥冲刷至下游(即回水区)河段,被三峡大坝拦截而沉积下来,导致越靠近大坝处,芽孢杆菌属的含量越高。在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中,Simpson、Shannon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规律;3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采样点均出现在回水区,且回水区的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河流区,很可能是因其还与旧州河、卜庄河以及周溪河这些支流的交汇,导致河流区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不稳定。三峡大坝对香溪河底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大坝修建导致库区回水区水深增加、流速降低、底层水温变化、泥沙沉积增加等因素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
赵媛莉张倩倩刘新华章晋勇毕永红
关键词:三峡大坝群落结构多样性
用于检测绒螯蟹肝胞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对、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绒螯蟹肝孢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对,所述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在检...
章晋勇罗丹刘新华赵媛莉吴伟
文献传递
异育银鲫肾脏粘孢子虫种类调查及其来源初探
粘孢子虫(Myxosporean)是一种重要的后生动物寄生虫,可寄生大部分鱼类的所有组织器官,严重时可以导致鱼类的严重病害.自1984年Myxobolus cerebralis两宿主生活史的发现,粘孢子虫的生活史取得重大...
刘新华赵媛莉章晋勇汪建国
荆州碘泡虫(粘体动物门,碘泡虫科)重描述及其基于18S rDNA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本实验利用现行主流分类衍征,重新对荆州碘泡虫(Myxobolus kinchowensis)进行了详细描述,其分类特征如下:包囊圆形,寄生于鲫肌肉与肾脏,肌肉包囊大小(126.7±1.8)μm,肾脏包囊直径为94.2μm;两寄生部位各形态参数无显著差异,成熟孢子正面观呈梨形,缝面观呈纺锤形,含一大一小两梨形极囊;无明显囊间突起,孢子后端无褶皱,无粘液膜。组织病理显示在两寄生部位均未引起严重的炎性反应,且感染强度不高,推测该种对宿主无显著影响。基于18S r DNA进化分析发现荆州碘泡虫与寄生在肌肉部位的碘泡虫属种类聚为一个大枝,然后该大枝又根据地理位置远近分为北美枝、欧洲枝以及亚洲枝。通过形态比较研究以及分子分析可确定荆州碘泡虫为有效种,其寄主为鲫,寄生部位为肌纤维间和肾小囊。此外,两组织差异明显的寄生部位出现说明荆州碘泡虫相应的放射孢子虫在宿主鲫体内存在不同的发育与移行途径,而肌肉可能为其常规寄生部位,肾脏为其异常寄生部位,这种寄生部位的转移与宿主转变可能是粘孢子虫物种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赵子明刘新华赵媛莉袁圣章晋勇
关键词:粘孢子虫RDNA肾脏
东湖通道工程对沿线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调查东湖通道工程对沿线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可能造成的影响,随着隧道施工的进程,在东湖通道沿线的3个湖区中的19个采样点进行了3次采样,通过PCR-DGGE结合分子克隆技术,分析了细菌群落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3批样品共检出细菌类群分别为5门18属、6门17属、5门11属。在门水平上,底泥中的优势菌是变形菌门,但其在总量中的比例随施工进程逐渐下降,依次为86%、80.6%和43.9%。在属水平上,施工初期的优势菌是埃希氏杆菌属,施工后期却是Steroidobacter。通道施工初期,汤菱湖、郭郑湖的湖心区域在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与团湖差异显著;接近施工区样点与远离施工区样点的底泥细菌群落存在显著差异;因施工形成的临时封闭水域与敞水区除均有埃希氏杆菌属外,其他菌属类群差异显著。施工后期的汤菱湖、郭郑湖及团湖的湖心区的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相似;接近施工区样点与远离施工区样点的底泥细菌群落差异不显著;封闭区和敞水区有相似的细菌群落结构。施工期间,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的最高点都有出现在靠近施工区的位置。各批次样点的Simpson_1-D指数、Shannon_H指数、Margalef指数,均随着施工进程而逐渐增加。因此,东湖通道修建对通道沿线近距离的底泥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暂时性还是持续性的,尚需通道完工回填后的长期评估。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通道修建等人为强干扰活动对浅水湖泊的可能环境影响和制定合理的生态修复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赵媛莉李彤彤刘新华吕锦刚章晋勇毕永红
关键词:群落结构多样性
一种洪湖碘泡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洪湖碘泡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洪湖碘泡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在检测洪湖碘泡虫上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快速简便,...
章晋勇罗丹赵媛莉刘新华吴伟
文献传递
萨梅诺娃新佩雷斯虫中国新记录
2021年
研究报道了中国首例摇蚊微孢子虫,结合各发育阶段形态特征、生态学特征及分子特征,鉴定其为萨梅诺娃新佩雷斯虫Neoperezia semenovaiae Issi,et al.2012,系我国新记录。萨梅诺娃新佩雷斯虫寄生于羽摇蚊幼虫脂肪体组织,导致其体表呈白浊状。成熟孢子呈卵圆形,孢子长(5.7±0.2)μm(5.3—6.3μm),宽(3.7±0.1)μm(3.4—4.0μm)。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各发育阶段均为离核,发育不同步,与宿主细胞质直接接触。早期发育阶段为高电子密度的多核裂殖体阶段,经原生质团分裂形成单核或多核产孢体,进一步发育为单核孢子母细胞。孢子母细胞形状不规则,周围被内质网环绕,并逐渐形成微孢子虫的典型结构如极丝、极质体和三层孢壁等。成熟孢子卵圆形,离核,细胞核较大,位于孢子正中央,被大量核糖体包围。极质体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海绵状,后半部分薄膜状。锚状盘位于孢子前端,呈蘑菇状。孢壁三层,外层为高电子密度层,厚26.5—62.7 nm,中间层为电子透明层,厚151.8—236.1 nm,里层为质膜层。同型极丝,30—31圈,分2—3列排列。扩增获得其小核糖体序列为1356 bp,序列比较发现其与俄罗斯列宁格勒区羽摇蚊的N.semenovaiae相似性为99.1%。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N.semonovaiae与Neoperezia、Bryonosema、Schroedera属种类聚为一独立进化枝,N.semonovaiae种群出现明显的地理分化。
刘新华刘新华宋锐宋锐赵媛莉肖调义
关键词:摇蚊幼虫分类学
洪湖碘泡虫(Myxobolu shonghuensi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是当前严重危害异育银鲫养殖的病原生物之一,引起的"喉孢子虫病"严重时可造成90%以上的产量损失。为早期预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需要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定...
罗丹赵媛莉刘新华章晋勇
关键词:异育银鲫
洪湖碘泡虫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引起的鲫“喉孢子虫病”严重危害我国异育银鲫养殖。病原丰度是决定病害发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立洪湖碘泡虫的定量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也可应用于养殖系统中洪湖碘泡虫的定量监测,为该病的暴发风险预警及防控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手段。研究根据洪湖碘泡虫的IT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HHF/R,建立了洪湖碘泡虫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及应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检测出洪湖碘泡虫,而与多涅茨尾孢虫、倪李碘泡虫、普洛宁碘泡虫、吴李碘泡虫之间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3.02×101copies/μL,灵敏性较常规PCR高出10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该方法可定量检出洪湖碘泡虫全生活史阶段,包括鱼体内移行发育的前孢子阶段及养殖系统环境,如池塘水样及底泥样品中分布的洪湖碘泡虫。因此,所建立的洪湖碘泡虫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稳定,可应用于异育银鲫全养殖阶段洪湖碘泡虫的定性、定量监测。
罗丹赵媛莉刘新华刘新华
关键词:异育银鲫SYB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