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刚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嘉兴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磁共振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张量成像
  • 2篇肿瘤
  • 2篇轴索
  • 2篇轴索损伤
  • 2篇弥漫
  • 2篇弥漫性轴索
  • 2篇弥漫性轴索损...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 2篇弥散张量成像
  • 2篇磁共振弥散
  • 2篇磁共振弥散张...
  • 2篇磁共振弥散张...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周上皮样
  • 1篇血管周上皮样...

机构

  • 7篇嘉兴市第二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7篇苏刚
  • 5篇易亚辉
  • 4篇陆忠烈
  • 3篇刘虎
  • 2篇姚振威
  • 2篇徐雷鸣
  • 2篇李刚
  • 2篇汤伟军
  • 2篇王加伟
  • 2篇马春燕
  • 2篇周海航
  • 2篇肖跃将
  • 2篇乐剑平
  • 1篇董巳年
  • 1篇孙建忠
  • 1篇李旭
  • 1篇蒋伟浩
  • 1篇沈泉妹
  • 1篇王春华
  • 1篇周建胜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扫描在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肺部病变患者83例,其中53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3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胸部DSCT双能量增强扫描,分析比较两组病灶虚拟平扫(VNC)值、延迟25s时的碘增加值(Overlay_(25s))、延迟25s时的碘浓度(碘浓度25s)、延迟60s时的碘增加值(Overlay_(60s))、延迟60s时的碘浓度(碘浓度60s)及Z值(Overlay_(60s)-Overlay_(25s))。结果观察组患者VNC值、Z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Overlay_(25s)、碘浓度25s、Overlay_(60s)、碘浓度60s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DSCT双能量扫描技术可用于辅助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
苏刚倪耿欢刘虎潘豪王鹏飞单惠萍易亚辉陆忠烈
关键词:肺肿瘤肺疾病
膝关节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软骨修复的磁共振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T2-mapping和3D-SPGR技术在评估膝关节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后软骨修复的作用。方法 9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接受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治疗,在术后不同时间进行临床Lysholm评分评价,同时行磁共振检查。测量各时间点移植区与正常区软骨全层的T2值,并计算移植区与正常区软骨T2比值Z;移植软骨各时间点厚度及周围正常软骨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个时间点移植区与正常区T2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Z值与Lysholm评分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结果术后移植区T2值均大于正常区,移植软骨均增厚。各个时间点移植区与正常区T2值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Z值与Lysholm评分有统计学意义(r=-0.645,P=0.017)。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移植区T2值降低,软骨厚度增加。结论磁共振T2-mapping联合3D-SPGR能够无创、动态地监测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后软骨的修复过程,可作为软骨修复术后评估的重要工具。
苏刚戴雪松乐剑平孙建忠王加伟徐雷鸣
关键词:膝关节软骨软骨细胞移植T2值
脊柱骨尤文肉瘤:影像学特征与预后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脊柱骨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ES)的影像学特征和预后关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脊柱骨ES,研究其影像学表现和预后,并与16例非脊柱骨ES比较。结果 10例脊柱骨ES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椎体呈溶骨性骨质破坏,侵犯至椎管硬膜外,椎旁可见巨大软组织肿块。6例肿块内残余骨嵴,T2WI及T1WI呈低信号。4例(占40%)肿块内点状或短线状短T_1、长T_2弛豫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质呈明显不均匀持续强化。脊柱组骨ES中位生存期较非脊柱组骨ES短(P<0.05)。结论脊柱骨ES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但确诊仍然需要组织病理学。脊柱组骨ES相对非脊柱组骨ES体积较小,强化更明显,而预后较非脊柱组骨ES差(P<0.05)。
乐剑平苏刚王加伟徐雷鸣
关键词:尤文肉瘤脊柱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DAI早期(伤后10天内)患者(DAI组)及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FA图上分别测量DAI组及对照组双侧半球白质感兴趣区(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部分各向异性(FA)值,将两组感兴趣区(ROI)平均FA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DAI组FA值与临床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显示通过病灶的纤维束特征。结果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DAI早期FA值(胼胝体压部0.647±0.069、胼胝体膝部0.615±0.043、内囊前肢0.541±0.065、内囊后肢0.639±0.035)较对照组(胼胝体压部0.748±0.045、胼胝体膝部0.729±0.058、内囊前肢0.622±0.038、内囊后肢0.667±0.027)FA值显著降低(P<0.001)。胼胝体压部FA值的变化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736,P=0.001)。DTT较好显示感兴趣区白质纤维束形态,更直观显示脑白质损伤程度。结论 DTI联合DTT是DAI患者检查的敏感方法,FA值评估是DAI程度的重要依据,DDT可观察神经纤维束受损范围。
易亚辉周海航陆忠烈肖跃将马春燕刘虎苏刚汤伟军姚振威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成像弥漫性轴索损伤
腹膜假性粘液瘤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3年10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例腹膜假性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CT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均表现腹腔肝、脾边缘扇贝样压弧,腹盆腔分隔样粘液性团块,呈多发,囊内密度较为均匀,CT值比水略高,增强扫描后团块边缘略有强化;其中11例原发病灶,5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合并网膜、肠系膜浸润生长,出现网膜饼状改变。结论腹膜假性粘液瘤是一种少见疾病,腹盆腔脏器扇贝样压弧、网膜、肠系膜浸润生长及网膜饼状改变是腹膜假性粘液瘤CT检查特征表现。
李刚易亚辉苏刚蒋伟浩
关键词:假性粘液瘤腹膜
子宫阔韧带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1年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疾病名称,组织学上以丰富的上皮样瘤细胞并围绕血管生长为其特征,免疫表型上主要表达抗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HMB-45)和(或)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
易亚辉周建胜王春华李刚李旭苏刚沈泉妹董巳年陆忠烈
关键词: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子宫阔韧带文献复习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黑色素瘤疾病名称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DAI早期(伤后10d内)患者(DAI组)及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FA图上分别测量DAI组及对照组双侧半球白质感兴趣区(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部分各向异性(FA)值,将两组感兴趣区(ROI)平均FA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DAI组FA值与临床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DAI早期FA值(胼胝体压部0.647±0.069、胼胝体膝部0.615±0.043、内囊前肢0.541±0.065、内囊后肢0.639±0.035)与对照组(胼胝体压部0.748±0.045、胼胝体膝部0.729±0.058、内囊前肢0.622±0.038、内囊后肢0.667±0.027)FA值有显著降低(P<0.001)。胼胝体压部FA值的变化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736,P=0.00)。结论:DTI是DAI患者检查的敏感序列,FA值是DAI评估及严重程度的有力依据。
易亚辉周海航陆忠烈肖跃将马春燕刘虎苏刚汤伟军姚振威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成像弥漫性轴索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