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丹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循证护理模式在外科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索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外科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近3年来外科收治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案相近,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引入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疼痛控制率、疼痛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疼痛改善率为92.8%(39/42),对照组疼痛改善率为75.6%(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疼痛相关知识掌握率为83.3%(35/42),对照组对疼痛知识掌握率为68.3%(28/4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0.5%(38/4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7%(29/4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疼痛管理中引入循证护理模式能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外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等。
- 黄红霞褚丹杨可可于杰
-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外科疼痛控制
-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介入时间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介入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院前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及各项抢救操作介入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抢救操作介入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缩短抢救时间,利于预后。
- 齐静李慧褚丹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