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径向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联合肺泡灌洗在周围性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径向超声引导(R-EBUS)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TBLB)联合肺泡灌洗(BAL)在周围性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周围性肺癌患者,分别进行R-EBUS TBLB检查与BAL检查,将活检标本以及灌洗液送至病理科进行细胞或组织学病理检查,并整理、分析、比较R-EBUS TBLB检查、BAL检查以及联合检查诊断周围性肺癌的效能。结果在84患者中,R-EBUS TBLB、BAL检查阳性率分别为48.81%(41/84)、63.10%(53/84)(P>0.05);联合检查阳性率为85.71%(72/84),高于单独检查(P<0.05)。联合组检出病灶直径<20 mm、20~60 mm患者阳性率高于BAL组、R-EBUS TBLB组(P<0.05);联合组上叶尖、背段病变检出阳性率高于BAL组、R-EBUS TBLB组(P<0.05);联合组腺癌、小细胞癌检出阳性率高于BAL组(P<0.05)。结论R-EBUS TBLB检查联合BAL检查可提高周围性肺癌诊断率,在不同病灶大小、病灶位置、肿瘤分型诊断中均具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李广刘勇刘岩张静静雷鹏须
- 关键词:周围性肺癌肺泡灌洗
-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苏黄止咳胶囊与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对患者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苏黄止咳胶囊与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改善情况、咳嗽敏感性阈值、最大呼气流量及FEV1/FVC。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咳嗽敏感性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PEF、FEV1/FV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EF、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症状,提高咳嗽敏感性阈值,改善肺功能。
- 孙如坤刘岩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改善苏黄止咳胶囊
- 硅酮支架和金属覆膜支架对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比较
- 2022年
- 目的比较硅酮支架和金属覆膜支架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MCAO)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因MCAO行气管支架置入的患者85例,根据置入支架类型分为硅酮支架组(41例)和金属覆膜支架组(44例)。观察两组患者支架置入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气促、胸闷等症状均得到缓解,气促分级和气道狭窄分级较置入前明显改善(P<0.05)。硅酮支架组分泌物潴留的发生率为75.6%(31/41),与金属覆膜支架组(86.4%,38/4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金属覆膜支架组中度分泌物潴留发生率(31.8%,14/44)高于硅酮支架组(10.3%,4/41),P<0.05。硅酮支架组肉芽组织形成的发生率(34.1%,14/41)低于金属覆膜支架组的61.4%(27/44),P<0.05,但两组支架组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酮支架和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是治疗MCAO快速、直接、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硅酮支架相比,金属覆膜支架中度分泌物潴留和肉芽形成较多,需要接受更多后续支气管镜干预措施。
- 刘勇刘岩康贝贝李广
-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肺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于诊治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意义。方法 12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FeNO、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等指标检测,其中60例为急性发作患者、60例为哮喘缓解组,将检测结果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组FeNO检测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急性发作组FEV1%明显低于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指标明显升高,哮喘急性发作患者FEV_1%与FeNO水平呈明显负相关,说明FeNO检测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孙如坤刘岩潘春香
- 关键词:老年支气管哮喘FENO
- 不同年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n=59)和中年组(<60岁,n=41),均进行PSG监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及PSG监测结果。结果老年组的身高、BMI、颈围、微觉醒指数、氧减指数、总睡眠呼吸暂停时间、Ⅲ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均显著低于中年组,各项基础疾病占比、Ⅰ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年组(P<0.05)。结论老年OSAHS患者的PSG监测结果缺乏特异性,睡眠结构紊乱,合并基础疾病多,较中年患者风险更高,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 孙如坤刘岩潘春香胡祥坤王艳杰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基础疾病
- 内科胸腔镜对不同病因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不同病因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118例。对胸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检查结果和不同类型胸腔积液在胸腔镜下表现,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其诊断率以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118例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的患者中,116例明确诊断。其中结核性胸膜炎57例(占50.00%);恶性肿瘤33例(占28.94%),其中肺腺癌10例、肺小细胞癌5例、肺鳞癌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子宫内膜癌转移4例、乳腺癌转移6例;炎性胸腔积液26例(占22.80%)。另2例胸腔镜检查阴性的患者经后续病理学检查确诊为1例恶性肿瘤,1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多表现为充血肿胀、胸膜粘连、结节样性生物以及弥漫性结节;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充血肿胀、粘连、结节样新生物以及坏死;炎性胸腔多表现为充血肿胀、粘连和坏死。与病理诊断对照,内科胸腔镜阳性符合率为98.30%,内科胸腔镜对于不同病因胸腔积液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均较高。结论胸腔镜检查对于不同病因胸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符合率均较高。
- 刘岩刘勇孙如坤李广
- 关键词:胸腔镜不同病因胸腔积液
- 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及预后关系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究肺腺癌手术患者免疫细胞浸润模式及预后关系。方法基于GSE68465数据集,利用CIBERSORT软件包,对442例样本中22种免疫细胞进行定量分析,利用Survival包,Kaplan-Meier法分析22种免疫细胞含量与总生存率关系,利用Cox多变量回归分析构建肺腺癌手术患者免疫细胞预后风险模型,根据风险评分中位数,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肺腺癌组织浸润的免疫细胞主要有浆细胞、M2巨噬细胞和M0巨噬细胞,肺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免疫浸润存在显著差异。静息NK细胞与预后关系显著(P<0.05)。基于5种免疫细胞构建预后风险模型(Risk Score=8.156×静息NK细胞+9.059×活化CD4+记忆T细胞+3.899×活化肥大细胞+2.452×M0巨噬细胞+5.575×活化树突状细胞),高风险组较低风险组预后显著较差(P<0.0001),ROC曲线提示该风险模型具有较好的预后预测效果。结论免疫细胞浸润风险评分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肺腺癌手术患者预后。
- 孙如坤刘岩潘春香胡祥坤鹿敏
- 关键词:肺腺癌COX回归
- 不同麻醉方式对EBUS-TBNA阳性率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EBUS-TBNA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肺门淋巴结,且需行EBUS-TBNA进一步确诊的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62例。A组患者行表面麻醉复合镇静;B组患者行静脉麻醉;C组患者行全身麻醉。三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下,意识消失后,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详细观察和记录取样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同时对比三组的EBUS-TBNA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结果 A组跟B组术中有患者出现呛咳(分别为3例和7例,各出现1次)均与C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出现呼吸抑制有7例与B组和C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的心率失常发生率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与A组和C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的EBUS-TBNA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别为91.94%、82.26%、95.16%。且两两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麻醉方式对EBUS-TBNA阳性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结合患者的综合情况,予以合理的麻醉方式,即确保患者安全性,也能提高EBUS-TBNA准确性。
- 刘岩孙如坤刘勇
- 关键词:麻醉全身麻醉
- 经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在纵隔及肺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经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在纵隔/肺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2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17例纵隔/肺门病变患者,均给予EBUS-TBNA,所获取标本送验细胞学及组织学病理诊断;对于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部分患者行靶向基因检测(EGFR、KRAS基因突变;ALK和ROS1基因重排;MET基因扩增)。结果 217例接受EBUS-TBNA患者中,不合格穿刺29例(13.4%);138例(63.6%)被明确诊断为恶性病变;8例(3.7%)诊断为肉芽肿性疾病;穿刺标本合格但未能定性的患者,即EBUS-TBNA阴性患者共42例(19.4%),其经手术活检或临床随访(CT或PET扫描)明确诊断29例。EBUS-TBNA对于纵隔/肺门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100%和97%;阴性预测值为91%,阳性预测值为100%;在56个要求基因测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55个标本都有合适的肿瘤细胞成分用于基因突变分析。结论对于纵隔/肺门病变,EBUS-TBNA是一种安全、耐受性好、诊断率高的临床技术,且所取标本可以满足基因检测。
- 刘勇刘岩康贝贝吕燕平
- 关键词:针吸活检纵隔病变
- 支气管内超声结合引导鞘联合针吸术及血清因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结合引导鞘联合针吸术(EBUS-GS-TBNA)及血清因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肺部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EBUS-GS-TBNA检查及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恶性肿瘤特异度生长因子(TSGF)水平检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EBUS-GS-TBNA联合血清CYFRA21-1和TSGF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肺部疾病患者中,最终确诊肺癌患者108例和非肺癌患者12例。肺癌患者血清中的CYFRA21-1、TSGF水平分别高于非肺癌患者(P<0.05)。EBUS-GS-TBNA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74%(98/108)、100%(12/12)、91.67%(98/120)、100%(98/98)和54.55%(12/22)。血清CYFRA21-1、TSGF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4.50%和73.00%,特异度分别为72.20%和70.00%。EBUS-GS-TBNA联合CYFRA21-1、TSGF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15%(106/108)、100%(12/12)、98.33%(118/120)、100%(106/106)和85.71%(12/14)。结论CYFRA21-1、TSGF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较高,EBUS-GS-TBNA联合CYFRA21-1、TSGF在肺癌的辅助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刘岩刘勇孙如坤李广
- 关键词: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