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成像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系疾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自旋标记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性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腔内
  • 1篇腔内血管
  • 1篇腔内血管成形...

机构

  • 4篇江西省萍乡市...

作者

  • 4篇刘峰
  • 3篇邹南安
  • 2篇王爱华
  • 2篇王奕
  • 2篇胡含明
  • 1篇张志强
  • 1篇熊建忠
  • 1篇刘小红
  • 1篇文翠
  • 1篇崔甜甜
  • 1篇赖丹

传媒

  • 2篇江西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RS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再开通术疗效的评估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MR波普(MR spectroscopy,MRS)在介入再开通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评估中的作用与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MRS检查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常规保守治疗。随访9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MRS检查灵敏度为98.87%。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6.43%,对照组为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06,P<0.05)。治疗后9个月,观察组再次闭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3,P<0.05)。结论:MRS是评估介入再开通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的有效手段,安全、无创、准确,推荐使用。
张志强王奕邹南安丁绍纯崔甜甜刘峰
关键词:MRS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ERCP与MRCP在胆胰系疾病诊断中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ERCP与MRCP在胆胰系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90例胆胰系疾病患者,均进行ERCP与MRCP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两种诊断方法的图像质量达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ERCP对扩张胆管直径显示的平均为(12.8±2.9)mm,MRCP对扩张胆管直径显示的平均为(12.7±2.8)mm,两种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在胆胰系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RCP与MRCP在胆胰系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相当,但两者不能互相替代,在MRCP无法明确诊断时,可与ERCP结合以明确诊断,发挥互补作用,使诊断的准确率提高。
王爱华胡含明刘峰李丰章刘书娜
关键词:ERCPMRCP胆胰系疾病
3D-ASL联合SWI、DWI多模态检查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评估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3D-ASL联合SWI、DWI多模态检查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入住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18例。给予3D-ASL灌注和SWI、DWI加权成像,并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均存在一定面积缺血性半暗带组织,其中1例ASL呈正常灌注患者为全部为缺血半暗带组织。都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后复查,18例ASL低灌注患者中DWI及ASL低灌注面积均缩小,其中部分ASL出现高灌注。结论 3D-ASL联合SWI、DWI联合检测能准确判断脑梗死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是否有微出血,并能计算出梗死周围的缺血半暗带,为临床溶栓治疗及疗效提供精准影像信息。
王爱华李丰章邹南安胡含明刘峰文翠熊建忠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磁敏感加权成像缺血性半暗带
幕上纤维型星形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2011年
目的:探讨幕上纤维型星形细胞瘤的CT和MR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纤维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表现特点。26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16例行CT平扫。结果:本组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深部,病变主要累及髓质,以额颞叶为主(23例,88%),部分侵犯邻近皮质。26例中17例(65%)病变为弥漫性生长,没有明确肿块形成,表现为稍长T1、长T2信号,FLAIR呈等、高信号。病灶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15例无明显强化,其余为轻度不均匀强化。16例行CT平扫,均呈等低密度影,病灶内密度均匀或轻度不均匀,大部分与脑实质分界不清,周围局部脑沟、脑裂变窄。结论:幕上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MR表现特征,充分认识这些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黄元发王奕邹南安巫启恒刘峰刘小红赖丹胡兆鹏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