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东地区土壤中暗色真菌的分布及与环境关系调查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明确广东地区土壤中暗色真菌的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样、采集15 cm以上表层土,采用改进的稀释平板法分离培养土壤中的暗色真菌,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所分离的菌株。结果567份土壤样本共分离出21属36种114株暗色真菌,Scolecobasidium的频率最大为4.63%,Phialophora的孢子相对数最多为0.19。暗色真菌于南亚热带西部地区分离率最高(25%),南亚热带东部最低(16%)。广东17个县市均分出暗色真菌,土壤中暗色真菌栖息的位置环境为田地、山坡、路旁、圈养场、小溪边。结论广东地区土壤中暗色真菌的分布广泛,普遍存在,但西南部多于东北,暗色真菌栖息的位置环境无特殊。广东地区土壤中致病性暗色真菌以外瓶霉及枝孢样枝孢霉为主,非致病菌以线状黑粉菌为主。
- 胡晓艳鲁红云孙九峰鲁莎席丽艳
- 关键词:土壤暗色真菌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58例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被误诊的58例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慢性肾病16例,误诊为冠心病、心包炎、心衰14例,误诊为贫血10例,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8例,误诊为慢性肝病5例,误诊为皮肤病变2例,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误诊为老年痴呆1例。结论:甲减的症状体征不典型,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 鲁红云胡晓艳孙辽叶礼红沈晶谢丹红
- 关键词:误诊
- 土壤中暗色真菌分离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寻找经济有效的土壤中暗色真菌的分离方法。方法将一份含有暗色真菌的土壤样品悬液10倍比稀释成4个浓度,并配成含抗生素和不含抗生素2组,8支样品液分别接种于沙氏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S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孟加拉红培养基,各培养基含有0,100,200,300,500mg/L5个浓度的放线菌酮和100万U/L青霉素,50mg/L氯霉素,200mg/L链霉素,分别采用涂布法与倾注法培养,每种培养基共接种80个平皿。结果三种培养基的分离效率分别为:PDA70%,孟加拉红67.5%,SDA3.75%。土壤液稀释100倍和培养基中放线菌酮质量浓度为200mg/L时的分离效率最高,土壤液原液和稀释100倍时分离效率在PDA分别为50%和85%,两组比较,P〈0、05;在孟加拉红培养基分别为45%和85%,两组比较,P〈0.05。各培养基中无放线菌酮和放线菌酮质量浓度为200mcfL时分离率分别为PDA31.25%和87.5%,两组比较,P〈0.05;孟加拉红培养基分别为37.5%和81.25%,两组比较,P〈0.05。样本液中加抗生素和不加抗生素分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培养基涂布法与倾注法比较,总的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样品液中不加放线菌酮等抗生素时,倾注法比涂布法分离效率高,PDA分别为80%和40%,孟加拉红分别为80%和30%,各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马铃薯、孟加拉红培养基是适合土壤中暗色真菌分离的培养基,培养基中放线菌酮浓度为200mg/L为最适浓度,采用倾注平板法时方便、经济、有效。
- 胡晓艳席丽艳鲁长明董琛鲁莎
- 关键词:培养基土壤
- 归芪地黄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中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作用。方法比较16例归芪地黄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及12例单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的情况,观察治疗前、治疗3月后SLEDAI、24h尿蛋白、血沉、ANA、dsDNA的变化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中药加激素组在治疗起效时间上较对照组短,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治疗SLE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 胡晓艳董琛陆东庆黄慧王然肖佐环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系统性红斑狼疮
- 广东珠海地区湿疹皮炎患者斑贴试验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应用欧洲标准抗原系列对 10 0例湿疹 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 5 4例湿疹 皮炎患者 (5 4 .0 % )斑贴试验阳性。最常见的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 (2 7.0 % )、硫柳汞 (9.0 % )、重铬酸钾 (9.0 % )、芳香混合物 (6 .0 % )和对苯二胺 (5 .0 % )。其中对 1种抗原致敏者 37例 (6 8.5 % ) ,对 2种抗原致敏者 13例 (2 4 .1% ) ,对 3种及以上抗原致敏者 4例 (7.4 % )。镍、汞、铬三种金属化合物是本地区外源性湿疹 皮炎患者的主要接触变应原。
- 陆东庆黄慧胡晓艳董琛高兴华陈洪铎
- 关键词:湿疹皮炎斑贴试验接触性变应原
- 住院患者TPPA阳性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患者TPPA阳性者的构成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本院住院患者TPPA阳性者的一般资料、健康状况,并做性行为及梅毒患病状况的跟踪调查。结果3年3个月住院患者TPPA阳性数呈上升趋势,36~50岁年龄组阳性人数最多,占24.7%,新生儿3例。TPPA阳性者24个科室均有,患外科疾病者多于患内科疾病者,男性多于女性(P<0.01)。所有患者中承认有不洁性行为者32例,追踪调查出现梅毒临床症状者9例。结论普通住院患者TPPA阳性者人数逐年增多,以青壮年者人数居多;住院患者应常规做TPPA检查;住院患者TPPA阳性不能确诊患有梅毒,应综合分析。
- 胡晓艳陆东庆董琛舒晓春钱明
- 关键词:TPPA梅毒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