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森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合金
  • 3篇熔覆
  • 3篇退火
  • 3篇晶界
  • 3篇晶界特征
  • 3篇晶界特征分布
  • 3篇基合金
  • 3篇激光
  • 3篇激光熔覆
  • 2篇涂层
  • 2篇退火处理
  • 2篇冷轧
  • 2篇激光技术
  • 2篇光技术
  • 1篇导电
  • 1篇导电率
  • 1篇导线
  • 1篇定向凝固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机构

  • 17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兵器科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北方工...

作者

  • 17篇杨森
  • 6篇秦渊
  • 2篇王帅
  • 1篇冯胜强
  • 1篇张延松
  • 1篇丁昂
  • 1篇马冰
  • 1篇张文超
  • 1篇赵金库
  • 1篇杜忠华
  • 1篇吴敏
  • 1篇许立立
  • 1篇颜银标
  • 1篇纪松
  • 1篇李玉胜
  • 1篇吴海涛
  • 1篇李川
  • 1篇刘吉梓
  • 1篇吴健
  • 1篇张琛

传媒

  • 3篇应用激光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兵器材料科学...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锻压技术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焊接技术
  • 1篇机械制造与自...
  • 1篇Transa...
  • 1篇第十届全国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喷涂技术及其在零件修复与功能涂层制备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与常规热喷涂工艺的技术特点的对比,介绍了冷喷涂技术的特点,重点对其机理以及工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在零件修复与功能涂层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冷喷涂工艺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存龙杨森马冰冯胜强
关键词:冷喷涂
Fe_(73.5)Cu_1Nb_3Si_(13.5)B_9纳米晶软磁粉体的制备工艺与微波电磁性能
2012年
研究热处理工艺、材料粒度对Fe73.5Cu1Nb3Si13.5B9材料微波电磁性能的影响,对该类材料的微波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微波电磁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达到晶化条件的热处理工艺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磁性能;随着材料粒度的减小,微波电磁性能提高,电磁参数之间的匹配性提高;Ⅴ级粒度材料的最低反射率达到-12 dB,低于-5 dB的频宽达12.5 GHz。
吴敏杨森丁昂张延松纪松
关键词:纳米晶软磁材料吸波性能
毫秒激光打孔时熔融物喷溅实验与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毫秒激光打孔中物质的气化和喷溅过程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首先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得到气化和喷溅过程出现时间及熔融物喷溅轨迹。进而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法建立毫秒激光打孔的计算模型,模拟熔融物喷溅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能量增加,喷溅颗粒轨迹更多地集中于材料表面的法线方向,喷溅持续时间增加。喷溅速度逐渐增加至10 m/s量级,之后由于熔融物比重降低则逐渐趋于饱和。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小孔深度的增加造成了喷溅速度降低。
陈汉裕史棒王赫铭王子成秦渊杨森
关键词:激光打孔数值模拟
镍基合金表面激光熔覆MoSiNi-SiC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镍基合金表面制备了SiC增韧增强的硅化钼复合涂层,研究SiC含量对涂层的裂纹与气孔的形成、组织结构特征、物相组成及硬度、高温摩擦磨损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粉末中SiC含量的增加,涂层的显微硬度值逐渐增大,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和高温氧化性能增强,但过高的SiC加入量会使熔覆层的气孔和裂纹倾向明显增大。在SiC含量最高为15%时,涂层无明显成形缺陷,熔覆层组织主要由γ-Ni、Mo_(2)Ni_(3)Si、MoSi_(2)及SiC等相组成,显微硬度值可达814 HV,是基体的5.4倍。
黄淑贤余亚东卫宁馨王雪超杨森
关键词:镍基合金激光熔覆SIC
厚度比与退火温度对铜/铝冷轧板冲压性能与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为满足弹药智能制造和轻量化需求,采用冷轧法制备了厚度比分别为1∶1、1∶5和1∶9的Cu/Al复合板,研究厚度比对复合板冲压性能与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了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各向异性参数,以类拉深工艺的冲杯试验和杯突试验定量表征Cu/Al复合板的冲压性能。进一步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复合板力学各向异性行为和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以调控复合板的冲压性能。结果表明,3种Cu/Al复合板冲压成形件的质量良好,铜层厚度比越高,复合板的冲压性能越好;经过500℃/120 min退火后,板材的力学各向异性参数达到最低的0.027,冲压成形性能明显改善;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扩散层的厚度逐渐变大,界面结合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制备具有优良冲压性能的Cu/Al复合板提供理论指导。
陈才孔诚王名川赵金库杜忠华杨森
关键词:杯突试验界面结合强度
Ca元素含量对Mg-Zn镁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镁是最轻的金属,其断裂韧性远较羟基磷灰石(HA)陶瓷的高,而弹性模量、屈服强度与人骨最为接近,是理想的可降解植入材料,镁合金在人体生理环境下过快的腐蚀速度成为其应用的主要障碍。
XUAN NAM LY秦渊杨森
关键词:生物活性耐腐蚀性
晶粒尺寸和温度对工业纯钛变形机制的影响
2023年
为了研究晶粒尺寸和加工温度对工业纯钛变形行为的影响,分别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对平均晶粒尺寸为2、9、23和51μm的样品进行单轴拉伸实验,采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TEM)表征样品的显微组织和织构。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位错滑移是主要的变形机制,而液氮温度下拉伸的样品中有丰富的变形孪晶被激活,其中包括{1012}拉伸孪晶、{1122}压缩孪晶和{1122}-{1012}二次孪晶。这揭示液氮温度条件下塑性变形模式从位错滑移到动态孪生的转变,这也是具有较大晶粒尺寸的样品在液氮温度下依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all-Petch关系式,可用于在液氮温度条件下定量表征平均晶粒尺寸和孪晶对工业纯钛拉伸屈服强度的影响。
陈才韩冬生宋玉涛王名川李玉胜徐舜杨森刘吉梓
关键词:工业纯钛晶粒尺寸
定向凝固Ti47Al基合金及其双晶的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2020年
利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Ti47Al基合金,并从中切取双晶,研究它们的压缩变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缩变形过程中,裂纹会在取向差较大的晶界处萌生并沿着晶界进行扩展。裂纹会以沿着片层界面和穿越片层界面两种方式进行扩展,当片层取向与加载方向在45°和60°左右时,裂纹更容易在片层界面萌生并扩展,此时晶界对裂纹的扩展有一定阻碍作用。
申军朋杨森
关键词:定向凝固双晶
304不锈钢激光拼焊及其焊缝组织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连续光纤激光器进行了0.5 mm和1 mm厚304不锈钢薄板的对接拼焊。研究了焊接速度、离焦量、保护气类型对焊缝成形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焊缝熔透性、焊缝形貌的分析,得到了优化的焊接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氩气保护条件下,激光输出功率为200 W,焊接速度为120 mm/min,离焦量为0时,焊缝质量良好,焊缝组织呈明显的柱状晶组织特征,由奥氏体和残余δ铁素体组成。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焊缝的拉伸强度逐渐减小。当焊接速度为120 mm/min时,焊缝的拉伸强度最高达562 MPa,接近母材强度。
张文超王帅杨森
关键词:激光拼焊焊缝
激光熔覆Ni-Cr-Fe-B合金涂层的熔池温度场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光纤激光器在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镍基合金,基于同轴送粉激光快速成型工艺建立了熔池温度场瞬态模型,对工艺参数在材料熔池形态和内部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所述的试验条件下,扫描速度和送粉率对熔覆层的形貌影响显著,建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数值模拟模型可为熔覆工艺参数提供参考。
王帅李川吴海涛秦渊杨森
关键词:激光熔覆有限元法温度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