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伟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机械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客车
  • 3篇假人
  • 2篇有限元
  • 2篇轻型
  • 2篇轻型客车
  • 2篇座椅
  • 1篇行李
  • 1篇行人
  • 1篇行人保护
  • 1篇学童
  • 1篇支撑架
  • 1篇三点式安全带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碰撞
  • 1篇气囊
  • 1篇汽车
  • 1篇汽车安全
  • 1篇网络
  • 1篇校车

机构

  • 9篇重庆车辆检测...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通客车控股...
  • 1篇保定长安客车...

作者

  • 9篇胡伟
  • 3篇覃祯员
  • 3篇张永春
  • 1篇王欣
  • 1篇马瑞雪
  • 1篇白中浩
  • 1篇魏春德
  • 1篇朱江华
  • 1篇张林伟

传媒

  • 3篇客车技术与研...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械研究与应...
  • 1篇现代制造技术...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乘员侧约束系统对不同百分位假人的保护研究
目前汽车的约束系统基本上是基于HybirdⅢ第50百分位男性假人而开发的,对其他身材的人群几乎没有考虑,这就不能保证对其他人群也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因此研究约束系统对不同身材的乘员的保护效果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国内某自主品...
杨杭胡伟
关键词:有限元
文献传递
基于HHT和BP神经网络的正面柱碰安全气囊算法研究
2021年
为提高正面柱碰撞事故中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作用,通过HHT处理分析了正面柱碰撞事故类型并获得识别正面柱碰的四个特征参数。结合特征参数变量,通过BP神经网络开发了一种新型安全气囊算法。通过台车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可以准确的鉴别汽车碰撞中的柱碰撞和正面碰撞,及时展开安全气囊,从而提高了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性能。
白芳华杨鑫胡伟张磊
关键词:HHTBP神经网络
一种用于座椅抗移动行李冲击试验的行李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座椅抗移动行李冲击试验的行李支撑装置,涉及汽车安全的模拟碰撞测试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人员需借助工具调节行李块支撑板和座椅的相对高度位置,调节方式复杂,试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
覃祯员胡伟徐海澜白芳华张永春
文献传递
校车座椅三点式安全带上固定点调节范围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针对配有三点式安全带的校车座椅的上固定点进行研究,对其在不同高度下对P6假人的保护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校车座椅三点式安全带上固定点合理的调节范围,以期为将来的标准修订提供一定的依据。
谢沐男胡伟
关键词:安全带固定点
乘员侧约束系统对不同百分位假人的保护研究
目前汽车的约束系统基本上是基于HybirdⅢ第50百分位男性假人而开发的,对其他身材的人群几乎没有考虑,这就不能保证对其他人群也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因此研究约束系统对不同身材的乘员的保护效果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国内某自主品...
杨杭胡伟
关键词:有限元
基于甲虫鞘翅的客车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耐撞性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为了提升客车前部吸能结构的耐撞性,通过模拟甲虫鞘翅的微观结构,设计了一系列新型客车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并对其在轴向加载下的吸能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八边形多胞薄壁管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简化超折叠单元理论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研究了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与传统多胞薄壁管的耐撞性。结果表明,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具有优异的耐撞性表现。
白芳华张林伟白中浩覃祯员张永春王若璜胡伟
关键词:耐撞性
基于行人碰撞保护的某轻型客车前部结构改进
2019年
对某轻型客车原前部结构进行行人碰撞保护仿真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薄壁吸能板结构可有效提高该轻型客车的行人碰撞保护性能。
胡伟吕北京冯第瑶
关键词:轻型客车
校车座椅间距及约束系统对学童乘员的保护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构建座椅及约束系统有限元模型,研究校车座椅不同间距及约束系统对学童乘员安全的保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座椅间距及三点式安全带的有效匹配可以实现对学童乘员更加有效的保护。
胡伟朱江华谢沐男马瑞雪王欣
关键词:校车
某轻型客车行人保护改进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根据GTR 9对某一轻型客车进行刚性腿型碰撞试验。结果表明:与胫骨接触的车辆前端结构刚度对小腿上端加速度、膝部最大动态弯曲角度、膝部最大动态剪切位移都有较大影响;通过对车辆纵梁和前横梁添加薄壁钢可有效降低行人小腿和膝部损伤。
胡伟魏春德覃祯员张永春
关键词:行人保护GT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