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娜

作品数:7 被引量:92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能源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园区
  • 4篇工业园
  • 4篇工业园区
  • 3篇生态
  • 3篇生态化
  • 3篇产业生态
  • 2篇生态工业
  • 2篇生态工业园
  • 2篇生态工业园区
  • 2篇生态化发展
  • 2篇产业生态化
  • 1篇园区发展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中国生态
  • 1篇生态化建设
  • 1篇生态效率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水资源
  • 1篇区域水资源

机构

  • 7篇清华大学
  • 6篇浙江清华长三...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作者

  • 7篇臧娜
  • 5篇陈吕军
  • 5篇田金平
  • 2篇高洋
  • 1篇郝吉明
  • 1篇卢琬莹
  • 1篇李星
  • 1篇刘巍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部工业园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以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为例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属资源依赖型产业。然而随着长期粗放发展和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特点,以及日益加剧的环境资源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化发展成为西部工业园区的必然趋势。以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为例,通过生态...
臧娜李星田金平高洋卢琬莹刘巍陈吕军
关键词:生态化发展
文献传递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1
2016年
综述了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2)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3)3个角度分析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的环境绩效,即基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及规划基准年绩效变化,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环境绩效和基于环境绩效指数方法的生态工业园区环境绩效评价;(4)国内外关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现状和热点;(5)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和研究面临的难点及未来发展展望。面向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需求,以期通过对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回顾和评述,为园区实践者和决策者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田金平刘巍臧娜陈吕军
关键词: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产业生态学
西部工业园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以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为例
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属资源依赖型产业.然而随着长期粗放发展和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特点,以及日益加剧的环境资源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化发展成为西部工业园区的必然趋势.以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为例,通过生态工业...
臧娜李星田金平高洋卢琬莹刘巍陈吕军
关键词: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被引量:21
2018年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已成为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国家级经开区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为推进国家级经开区的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加强对国家级经开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引导,通过建立绿色发展指数方法,对国家级经开区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绿色发展水平定量评价研究运用多准则排序方法构建了绿色发展指数。首先从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构建了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加权后得到绿色发展指数。以2007年52家国家级经开区各项指标(基于不变价格的平均值)为参照,分析了2007—2012年52家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指数的动态变化,采用动态气泡图直观地表征年际间经开区绩效的横向和纵向变化。比较了东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对其绿色发展指数的影响,进而对国家级经开区的绿色发展进行了展望。
田金平臧娜许杨陈吕军
关键词:指标体系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天津市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研究了天津市工业园区发展沿革和经济环境绩效,分析了2018—2020年园区“围城治理”措施及成效,识别新时代园区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提出策略建议。研究发现:天津工业立市特征突出,工业园区更是主战场,曾为全国园区的发展起到重要带头作用。园区“围城治理”较好地解决了存量土地、环境等问题,开启了天津园区发展新阶段。天津市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仍面临基础薄弱、驱动力减弱、保留园区与被整合园区协同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清晰等挑战。研究提出三项建议:一是立足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提升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加速科技创新资源及高端创新要素向园区流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配套能力,激发园区科技创新动能。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全市强化园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分区分类制定园区跨越式发展策略并完善考核机制,开展绩效评价动态优化。三是以园区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数据驱动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为抓手,深化园区转型发展,提升产业能级。
高洋郝吉明田金平卢琬莹卢琬莹臧娜陈吕军
关键词:工业园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绩效及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历经近4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落实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构建了涵盖经开区整体和个体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资源产出率、污染物排放强度和生态效率指标表征发展绩效,定量分析了经开区发展绩效时序变化和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2007—2017年,经开区新鲜水耗、4种常规污染物(COD、NH_(3)-N、SO_(2)、NOx)排放均与经济发展呈相对脱钩.2017年经开区能源和水资源产出率分别是全国工业能源和水资源产出率的1.2和3.5倍,COD、SO_(2)、NOx排放强度是全国工业排放强度的72%、53%、52%.②经开区绝对经济规模两极分化程度不断缓解,对地区经济影响力整体上升.空间分布上,经开区绝对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从东部沿海进一步拓展到长江流域的中西部地区.③运用数据包络法分析190家经开区的生态效率并识别出典型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为经开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全国仅10%的经开区生态效率为1,污染物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工业能耗冗余是影响生态效率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经开区生态效率平均值为0.35,大于中部地区(0.28)和西部地区(0.26).研究显示,不同地区经开区GDP差异较大,未来要加强不同地区经开区协作提高内生动力;为进一步提高经开区生态效率,需结合研究识别出影响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开展针对性提质增效工作.在经开区实施能耗、水耗以及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同时,在稳定末端治理成效基础上着力强化全过程和系统优化,深化源头降碳减污.
高洋桑晶臧娜钱依森万梅田金平陈吕军
关键词:发展绩效数据包络分析生态效率
区域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北仑区水资源存量及变动表案例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内容。通过核算水资源资产账户,全面客观地反映区域内水资源的增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摸清区域水资源的家底,为优化区域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依据。目前针对区域层面的水资源存量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尚不完善。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制度(编制指南)》,以宁波市北仑区为对象,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踏勘和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本文对全区2013—2016年水资源存量及变动表进行编制,分析了水资源流入、流出、存量等15项指标。通过构建区域水平衡模型,论文从水资源供给、水资源使用和废水的产生与处理排放三个角度分析了全区2013—201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水资源产出率变化,并进行了地区间比较,基本阐明了一定时段内区域水资源存量的家底及其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区外自来水厂供水和地表水调水是北仑区重要供水来源,供水量从2013年的15 324.8万m^3上升到2016年的18 361.5万m^3,增加19.8%;全区用水总量从2013年的28 965.0万m^3上升到2016年的29 303.0万m^3,增加1.2%,其中以第三产业用水增幅最大,2016年比2013年增加36.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从2013年的41 m^3/万元、38 m^3/万元下降到2016年的33 m^3/万元、35 m^3/万元。全区废水产生和排放总量分别从2013年的12 872.4 m^3/万元、10 024.8万m^3上升到16 893.0 m^3/万元、13 694.6万m^3,分别增加31.2%和36.6%。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水资源存量及变动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精细化数据统计、监测基础工作薄弱、编制方法完善、指标科目间逻辑关系优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田金平姜婷婷施涵臧娜李星郭悦糜徐红张红枫陈吕军
关键词:水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