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SP-1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AS模型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TSP-1重组体组、空质粒组、TSP-1 siRNA+TSP-1重组体组、TSP-1 siRNA+空质粒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干预,TSP-1重组体组尾静脉注射TSP-1重组体细胞悬液0.25μL,空质粒组尾静脉注射空质粒细胞悬液0.25μL,TSP-1 siRNA+TSP-1重组体组尾静脉注射TSP-1siRNA+TSP-1重组体0.25μL,TSP-1 siRNA+空质粒组尾静脉注射TSP-1 siRNA+空质粒0.25μL。各组干预后常规饲料喂养至第15周,心脏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ox-LDL;断颈处死,取胸主动脉,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斑块内部TSP-1表达。结果 TSP-1重组体组、空质粒组、TSP-1 siRNA+TSP-1重组体组、TSP-1 siRNA+空质粒组血浆ox-LDL水平依次降低,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SP-1重组体组TSP-1表达最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质粒组、TSP-1 siRNA+TSP-1重组体组、TSP-1 siRNA+空质粒组TSP-1表达依次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TSP-1表达与血浆ox-LDL水平呈正相关(r=0.417,P<0.05)。结论 TSP-1可促进AS大鼠血浆ox-LDL水平升高,对AS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 丁法明李娜宓宝斌毕丽丽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1
- CD36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心脏病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心脏病与CD36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121例动脉硬化心脏病患者及体检的健康者217例进行研究;空腹12 h后采集静脉血5 ml,检查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细胞、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栓素B2等主要生化指标,记录其体质量、升高、体质量指数、血压等一般指标,并详细问询其疾病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法(PCR-LDR法)检测CD36的SNPs基因型。结果对照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及血压、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血糖、总胆固醇、血栓素、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病例组(P<0.05),病例组患者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s1761667位点存GG、AG、AA 3种基因型,两组基因频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分布频率发现,病例组AG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G基因型人群中病例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G基因型均可明显增加动脉硬化心脏病的患病风险(P<0.05);甘油三酯、收缩压、糖尿病史、冠心病史、低密度脂蛋白与rs1761667AG基因型为影响动脉硬化心脏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CD36 SNPs具有群体代表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结论动脉硬化心脏病与CD36 rs1761667的AG型存相关关系,是导致动脉硬化心脏病的遗传因素。
- 丁法明李娜宓宝斌毕丽丽
- 关键词:CD36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