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铭昌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仰卧
  • 1篇仰卧位
  • 1篇细胞
  • 1篇颈型
  • 1篇颈型颈椎病
  • 1篇颈椎
  • 1篇颈椎病
  • 1篇后伸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篇覃翔
  • 1篇莫冰峰
  • 1篇刘强
  • 1篇文毅
  • 1篇王铭昌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仰卧位后伸定点旋转扳法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及机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仰卧位后伸定点旋转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仰卧位后伸定点旋转扳法进行理疗康复,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法进行康复。两组治疗前后均行颈椎X线检查,统计颈椎曲度改变、骨质增生、韧带钙化、椎体紊乱例数;采用皮尺测量颈椎活动度,包括前驱、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体位下颈椎活动度;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IL-2、IL-6、TNF-α;评价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治疗后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颈椎曲度变直、椎体紊乱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骨质增生、韧带钙化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颈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增加更显著(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IL-6、TNF-α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2.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P<0.05。结论仰卧位后伸定点旋转扳法可促进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刘强莫冰峰文毅王铭昌覃翔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白细胞介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