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倩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疼痛
  • 1篇疼痛
  • 1篇天然免疫
  • 1篇凝血
  • 1篇凝血系统
  • 1篇凝血障碍
  • 1篇切口
  • 1篇切口浸润
  • 1篇细菌
  • 1篇腺癌
  • 1篇罗哌卡因
  • 1篇吗啡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失衡

机构

  • 2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王倩
  • 1篇罗德炎
  • 1篇赵琪
  • 1篇鲍翠霞
  • 1篇邢丽
  • 1篇张良艳
  • 1篇姜爱华
  • 1篇李杰
  • 1篇杨丽萍
  • 1篇王臣玉
  • 1篇孙成铭
  • 1篇王鸿玲
  • 1篇李玮

传媒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细菌内毒素导致的天然免疫失衡与凝血障碍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天然免疫与凝血相关分子的关系及其理论和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LPS)高、低2个剂量分别注射C57BL/6正常小鼠和MyD88基因敲除小鼠,并对正常小鼠注射IL-6、IFN-γ细胞因子抗体,观察小鼠生存率,收获肝组织提取mRNA,RT-PCR的方式检测各相关细胞因子及凝血因子的表达;采用原位孵育实验检测PT(prothrombinase)/PA(plasminogen activator)/PC(protein C)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纤维蛋白沉积,将所有的实验结果使用医学统计软件进行作图分析。结果 IL-6、IFN-γ2种细胞因子抗体通过激活PA活性抑制过量纤维蛋白的生成,延长小鼠存活时间(P<0.003)。结论通过调节天然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来调控凝血系统的功能,控制纤维蛋白适量生成,为治疗败血症提供数据支持。
赵琪张英华邢丽张良艳王臣玉杨丽萍王鸿玲鲍翠霞王倩李玮李杰孙成铭罗德炎
关键词:天然免疫凝血系统内毒素
不同剂量的吗啡混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及创面喷洒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吗啡混合罗哌卡因采用切口浸润及创面喷洒的最佳剂量以及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10月烟台毓璜顶医院120例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C组、M1组、M2组、M3组,每组30例。每组切皮前均选用相应的药液5 ml皮下浸润,缝皮前即刻用药液均匀喷洒于创面,保持药液在创面30 min后打开引流管。C组:单纯应用0.375%罗哌卡因25 ml;M1组:0.375%罗哌卡因+2 mg吗啡共25 ml;M2组:0.375%罗哌卡因+4 mg吗啡共25 ml;M3组:0.375%罗哌卡因+6 mg吗啡共25 ml。记录术后2 h(T_(2))、4 h(T_(4))、8 h(T_(8))、12 h(T_(12))、24 h(T_(24))和48 h(T_(4)8)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次数、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M1、M2、M3三组在T_(2)~T_(12)各个时间点的静态和动态VAS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4)时M2组和M3组VAS均低于C组和M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4)8时各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1组、M2组和M3组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24 h舒芬太尼消耗量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2组和M3组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24 h舒芬太尼消耗量均低于M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混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及创面喷洒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延长术后镇痛的时间及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也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4 mg吗啡混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及创面喷洒的效果最佳,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李方正谭宇桔王倩姜爱华
关键词:吗啡罗哌卡因切口浸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