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文献复习
  • 2篇耳炎
  • 2篇分泌
  • 2篇分泌性
  • 2篇分泌性中耳炎
  • 2篇复习
  • 1篇蛋白
  • 1篇地奈德
  • 1篇动脉瓣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时相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卒中
  • 1篇悬液
  • 1篇血清
  • 1篇血症
  • 1篇盐酸氨溴索

机构

  • 9篇郴州市第一人...
  • 2篇南华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周娟
  • 6篇李海鹏
  • 3篇唐金勇
  • 3篇文浩杰
  • 2篇张文龙
  • 1篇祝伟宏
  • 1篇谢月娥
  • 1篇沈丽敏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成人散发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1例报告被引量:3
2019年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endo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又称神经核内透明质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hyaline inclusion disease,NIHID)或核内包涵体病(intranuclear inclusion body disease,INIBD),是一种进展缓慢且致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学特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内脏器官的细胞中存在嗜酸性玻璃样核内包涵体[1-2]。NIID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锥体和锥体外系症状、认知功能减退、癫痫发作、小脑共济失调、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2]。现报告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减退、发作性脑病、卒中样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成人散发型NIID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皮肤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伍瑶佳周娟冯刚华张文龙李海鹏
关键词:认知功能减退脑病弥散加权像皮肤活检
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耳积液、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耳积液、血清PCT与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耳积液、血清PCT与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听力水平,促进病情快速稳定,且安全性较高。
崔毅周娟文浩杰唐金勇侯明华
关键词:中耳炎盐酸氨溴索
迟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8年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或称甲基丙二酸尿症(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l生遗传。临床上有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和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MMA-HC)两种类型。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或其辅酶钴胺素(维生素B12)代谢缺陷导致甲基丙二酸异常蓄积,造成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和酸中毒。本研究回顾分析6例迟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
周芳伊张文龙吴积宝谢月娥周娟何阳丽李海鹏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血症文献复习迟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神经系统损害胱氨酸尿症
通窍汤加减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大鼠血清sPD-L1与Tim-1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通窍汤加减对过敏性鼻炎(AR)模型大鼠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Tim-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ELISA法检测IFN-γ、IL-4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构,Real time-PCR及免疫印迹检测sPD-L1、Tim-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水平、sPD-L1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与高剂量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模型组可见鼻黏膜下层水肿,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均有所改善。结论:通窍汤加减对模型AR大鼠具有提高血清sPD-L1水平,以及降低Tim-1水平和调控Th1/Th2水平比例的功效。
周娟崔毅唐金勇文浩杰薛金梅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IgE与sFcεRI在老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及其检测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E(IgE)与免疫球蛋白E高亲和力抗体可溶同工型(sFcεRI)在老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老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纳入老年组,10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纳入儿童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6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IgE与sFcεRI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程度的老年患者血清IgE与sFcεRI水平,比较老年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E与sFcεRI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IgE、sFcεRI与老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其病情程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IgE、sFcεRI与老年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结果老年组和儿童组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FcεR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老年组与儿童组血清IgE和sFcεR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亚急性组与慢性组老年患者血清IgE水平依次显著上升(P<0.05),血清sFcεRI水平依次显著下降(P<0.05)。血清IgE水平与老年患者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其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sFcεRI与老年患者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其病情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老年患者血清Ig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sFcεRI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gE水平升高及sFcεRI水平下降是老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周血中IgE呈高表达、sFcεRI呈低表达,其水平变化与老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病情进展及转归情况关系密切。
崔毅周娟文浩杰沈丽敏唐金勇徐润
关键词:老年分泌性中耳炎免疫球蛋白E病情程度
多时相血管成像技术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分析多时相血管成像技术(CTA)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304例。根据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情况分再通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CTA和CTP的影像学特征等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相关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多时相CTA联合CTP预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价值。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有8例脱落;剩余296例患者中有85例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有早期血管再通为再通组,剩余21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早期血管再通率为28.72%。再通组发病到溶栓时间、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均短于对照组(t=5.466、9.809、6.799,P <0.05),再通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t=3.765,P <0.05),再通组黄褐色侧支循环评分(tan)高于对照组(t=6.957,P <0.05),再通组艾伯塔中风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脑血流量(CBF)和达峰时间(TTP)大于对照组(t=2.783、10.496、9.481,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n评分、CBF和TTP是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59、1.151、1.283,P <0.01);发病到溶栓时间、CBV和MTT是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保护性因素(OR=0.433、0.080、0.843,P <0.01)。ROC曲线显示:CBF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tan评分、TTP、发病到溶栓时间、CBV和MTT,其中CBF值的最佳截点为≤35.54 mL/(100 mg·min),此时敏感度65.92%、特异度80.61%。
周娟冯刚华罗善琦李海鹏
关键词:阿替普酶
以和咽喉肌无力为主要症状的非典型抗GQ1b抗体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0年
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发病率低,目前只有个案报道,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少见病,临床表现复杂。现报道以周围性面瘫、咽喉肌无力为主要症状的非典型抗GQ1b抗体综合征病例1例,通过分析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复习,提高对此类疾病临床诊治的认识。
冯刚华周娟李彦岑李海鹏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外周血NLR、MLR、 PLR水平的检测价值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将处于急性发作期的35例患者设为发作组,处于疾病缓解期的25例患者设为间歇组。另选取60例同期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计数及NLR、MLR、PLR进行比较。结果:发作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高于间歇组及对照组,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低于间歇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作组NLR、MLR明显高于间歇组及对照组,PLR明显低于间歇组及对照组(P<0.05)。间歇组NLR、MLR高于对照组,PL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NLR、MLR、PLR水平鉴别NMOSD急性发作与疾病缓解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73、0.881、0.870。结论:NMOSD患者外周血NLR、MLR水平明显升高,PLR明显降低,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NLR、MLR、PLR水平对评估病情程度有重要价值。
周娟冯刚华罗善琦李海鹏
关键词:NLRMLR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致青年脑卒中一例
2020年
青年脑卒中是指18~45岁患者的脑卒中,与老年脑卒中相比,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更为复杂。有研究表明[1],在青年卒中的病因中,心源性卒中占1/3。现报道1例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CBAV)致青年脑卒中。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7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能1 d入院。
伍瑶佳周娟李秋利祝伟宏李海鹏
关键词:青年脑卒中肢体活动障碍青年卒中心源性卒中AORTI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