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艳敏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蔬菜
  • 2篇温室
  • 1篇有机肥
  • 1篇有机磷
  • 1篇日光温室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磷
  • 1篇土壤磷素
  • 1篇土壤磷素形态
  • 1篇总氮
  • 1篇总磷
  • 1篇温室蔬菜
  • 1篇无机磷
  • 1篇无机磷形态
  • 1篇磷素
  • 1篇磷素形态
  • 1篇光温
  • 1篇COD
  • 1篇不同蔬菜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李季
  • 2篇滕艳敏
  • 1篇杨合法
  • 1篇韩卉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温室蔬菜种植模式下土壤磷素形态分布与转化被引量:13
2020年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浸提法,研究了15a长期有机、综合和常规种植3种温室蔬菜生产体系下石灰性土壤磷形态分布及转化特征。结果表明:种植模式及施肥年限对土壤有机磷含量和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且交互作用显著。随着施肥时间延长,3种种植模式土壤有机磷含量与无机磷形态Ca2-P、Ca8-P、Fe-P含量不断升高,Al-P、O-P、Ca10-P含量呈现不规则变动,差异较小;有机模式土壤有机磷含量与无机磷形态Ca2-P、Ca8-P、Fe-P含量均高于常规和综合模式,O-P、Ca10-P含量略小于常规和综合模式。在各磷素占比中,中等活性磷源(Ca8-P、Fe-P、Al-P)>潜在磷源(O-P、Ca10-P)>有效磷源(Ca2-P)。表层土中有机磷占全磷的8%~23%,亚表层土中有机磷占全磷的6%~13%。有机模式促进了无机磷各形态之间、有机磷和无机磷形态之间的转化过程,0~20 cm土层的磷素转化比20~40 cm更活跃。
李婠婠滕艳敏李季
关键词:有机肥无机磷形态有机磷
不同蔬菜种植模式对土壤淋溶水总氮、总磷和COD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始于2002年的日光温室有机蔬菜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渗漏计装置收集地下1 m深淋溶水,通过测定2014年春茬茄子与秋茬芹菜土壤淋溶水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研究不同蔬菜种植模式(有机、综合、常规)下土壤养分淋失情况。结果表明:有机模式总氮淋失量两茬蔬菜之和为137.02 kg·hm^(-2),分别比综合和常规模式减少12.0%和25.9%;总磷淋失量两茬蔬菜之和为18.23 kg·hm^(-2),分别比综合和常规模式高51.2%和119.9%;淋溶水COD两茬蔬菜之和为856.99 kg·hm^(-2),分别比综合和常规模式高32.4%和3.1%。3种模式下不同时期淋溶水总氮、总磷与COD变化趋势差异显著。春茬茄子总氮淋失量前期维持在较高水平,追肥后出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进入6月份后一直在较低水平波动;总磷淋失量变化相对平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6—7月间达到峰值;淋溶水COD前期稍有降低,追肥前达到最低值,进入5月份后到茄子季结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综上,有机种植模式在减少氮素淋失方面较综合和常规模式表现出优势,但会显著增加磷素淋失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淋溶水COD。
滕艳敏韩卉郝梓依杨合法李季
关键词:日光温室蔬菜总氮总磷CO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