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基于状态空间方程的DC-DC转换器建模
- 2019年
-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状态空间方程的DC-DC转换器建模方法。包括降压、升压和升-降压转换器,并在MATLAB/Simulink中实现。导言:在本文中,首先对电路的DC-DC转换器进行数学建模,其次开关管的通断来构造他的状态空间方程,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模型并进行实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仿真结果显示,采用状态空间模型的输出特性与电路模型相当,且仿真计算时间大大提高。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将DC-DC转换器嵌入到单个模块中,控制模块参数就可以实现降压、升压或升-降压等功能,应用前景广泛。
- 荣雪马文飞
- 关键词:DC-DC转换器建模方法MATLAB/SIMULINKSIMULINK环境降压转换器状态空间模型
- 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发电MPPT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根据光伏电池的特性分析,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将模糊控制应用到光伏发电MPPT中,能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进行快速准确的跟踪。通过对模糊控制的光伏发电MPPT问题的研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发电MPPT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都比较好。
- 王杰孙昌旭马文飞蒋博伟
- 关键词:光伏系统模糊控制MPPT
- 滑模变结构控制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针对传统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所带来的跟踪时间长、系统稳定时存在较大振荡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控制方法。设计出相应的滑模控制器SMC,通过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验证滑模切换函数存在滑动模态,并把幂次趋近率与等效控制相结合,提高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使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快速稳定地工作于最大功率点附近;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法与传统扰动观察法相比,不仅能够实现光伏最大功率点的快速跟踪,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而且能够在系统稳定时减少因振荡而产生的能量损失。
- 张洪斌马文飞李晓东
- 关键词:滑模变结构控制最大功率点跟踪光伏电池切换函数
- 改进蜘蛛群优化算法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分布式电源定容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蜘蛛群优化算法,并将遗传算法中的变异环节引入蜘蛛群算法中,加强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并对分布式电源定容选址过程中的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罚函数,避免了罚函数设置不恰当导致算法前期搜索时罚函数达不到惩罚作用或后期影响算法的边界搜索等问题的出现,最后在考虑电源出力的时序性的条件下用IEEE33节点配电网络进行验证上述所提方法,其结果表明所得分布式电源定容选址方案有效的改善了配电网的线路损耗、节点电压和快速电压稳定指数,同时表明的搜索算法和罚函数的有效性。
- 李晓东吴孔平马文飞张洪斌
-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网损电压质量自适应罚函数
- 铝-金刚石界面电子特性与界面肖特基势垒的杂化密度泛函理论HSE06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宽带隙半导体金刚石具有突出的电学与热学特性,近年来,基于金刚石的高频大功率器件受到广泛关注,对于金属-金刚石肖特基结而言,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和较小的串联电阻,所以金属-金刚石这种金半结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去研究金属铝-金刚石界面电子特性与肖特基势垒的高度.界面附近原子轨道的投影态密度的计算表明:金属诱导带隙态会在金刚石一侧产生,并且具有典型的局域化特征,同时可以发现电子电荷转移使得Fermi能级在金刚石一侧有所提升.电子电荷在界面的重新分布促使界面形成新的化学键,使得金属铝-氢化金刚石形成稳定的金半结.特别地,我们通过计算平均静电势的方法得到金属铝-氢化金刚石界面的势垒高度为1.03 eV,该值与金属诱导带隙态唯像模型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也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本文的研究可为金属-金刚石肖特基结二极管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可为金刚石基金半结大功率器件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吴孔平孙昌旭马文飞王杰魏巍蔡俊陈昌兆任斌桑立雯廖梅勇
- 关键词:肖特基势垒
- 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微电网分析方法被引量:6
- 2018年
- 直流微电网运行稳定性是近几年来微电网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针对直流微电网非线性特点,提出了采用李雅普诺夫方法来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首先,介绍了直流微电网发展背景并对比分析了其他研究成果;其次,建立了直流微电网模型,给出了状态空间方程来表征非线性直流微电网;在此基础上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详细分析证明了所搭建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证明过程确定了系统稳定性约束条件;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直流微电网模型实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在平衡点处有较好的一致,证明了所提出的李雅普诺夫方法在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中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 马文飞吴孔平
- 关键词:直流微电网非线性李雅普诺夫稳定性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