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系统评价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0年11月发表的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研究组患者以胆宁片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西药治疗),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质量的评价,提取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参数,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测。结果:共纳入的10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总病例数为8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6.07,95%CI=3.63~10.15,Z=6.89,P<0.00001,I^(2)=0%<50%),研究组患者的ALT(MD=-8.38,95%CI=-9.56~-7.21,Z=13.98,P<0.00001,I^(2)=11%<50%)、AST(MD=-9.77,95%CI=-10.93~-8.61,Z=16.51,P<0.00001,I^(2)=0%<50%)、TG(MD=-0.48,95%CI=-0.53~-0.43,Z=19.30,P<0.00001,I^(2)=45%<50%)和TC(MD=-0.73,95%CI=-0.81~-0.65,Z=17.71,P<0.00001,I^(2)=1%<50%)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宁片与西药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且在降低ALT、AST、TG和TC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
- 丁春梅王卓媛白换换侯立新苟小军徐美玲
- 关键词:胆宁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ETA分析
-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不同地区多家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报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相关ADR报告236份,对人群特征、ADR发生时间、用法用量等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影响A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36例ADR患者中,51岁及以上患者居多(94.49%),用药后30min内ADR发生率最高(44.4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ADR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用药时段、单次用药剂量、溶剂量不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联合用药、原患疾病。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所致ADR发生原因较多,临床应规范其应用,并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徐美玲韩宝侠刘玲向光芳苟小军丁春梅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基于肌醇需求激酶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探讨胆宁片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及机制
- 2024年
- 目的基于肌醇需求激酶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IRE1α/JNK)信号通路,探讨胆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A组,等体积生理盐水,8只)和高脂饮食组(24只);高脂饮食组大鼠喂养10周复制NAFLD模型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多烯磷脂酰胆碱组[C组,142.5 mg/(kg·d)]和胆宁片组[D组,562.5 mg/(kg·d)],各8只。各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物干预6周。测定大鼠的体质量、血糖(GLU);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油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检测血清胰岛素(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NEF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IRE1α、JNK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D组大鼠血糖和TC,TG,LDL-C,NEFA,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INS和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脂肪变性程度及细胞肿胀明显减轻,脂滴空泡体积缩小,数量减少;肝脏IRE1α,JNK1,p-IRS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胆宁片可能通过下调IRE1α/JNK信号通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从而改善NAFLD。
- 徐美玲苟小军曾晓丹赵紫龙郑姣妮
- 关键词:胆宁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20年
- 阿片类药物愈来愈广泛应用于治疗癌性疼痛和非癌性疼痛,其使用率的提高同时也导致其不良反应的增加,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pioid induced constipation,OIC)是最常见而持久的不良反应,OIC增加了患者的额外痛苦,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近年来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 徐美玲向光芳冯兵王薛
-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便秘镇痛药物
- 我院2013-2015年麻醉药品应用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评价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且以注射剂为主。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和DDDs在2013-2015年均居首位,盐酸吗啡缓释片和枸椽酸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分列第2、3位。DDC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2 mg)和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片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的B/A值接近1.0,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基本符合相关标准和治疗规范,但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加强管理。
- 徐美玲吴迪刘颖刘玲
- 关键词:麻醉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合理用药
- 一种新的贝达喹啉消旋体合成工艺研究
- 2021年
- 目的一种新的贝达喹啉消旋体(1)的合成工艺。方法依次以3-溴苄基-6-溴-2-甲氧基喹啉(2),1-萘醛(3)和N,N-二甲氨基乙基溴化镁(6)为起始原料,经格氏试剂与羰基加成、Swern-氧化和再次格氏试剂与羰基加成的3步反应制得贝达喹啉消旋体(1)。结果经过LC-MS、核磁共振谱等进行结构表征,证实得到了目标产物1,其HPLC纯度达到98%,总收率为61%(以2计)。结论改进后的工艺路线短,反应条件简单易行,杂质容易控制,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 邓雪徐美玲冯文媛吴迪翁明君
- 关键词:抗生素
- 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药品用量动态监测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索基于统计过程控制(SPC)的药品用量动态监测方法,以提升药品使用过程的宏观监管水平。方法 根据药品费用和国家相关文件建立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目录。以全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月度用量数据为监测对象,利用SPC的X控制图、移动极差控制图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控制图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DMDC)模型,分别从单月用量、极差变化以及用量趋势3个维度进行监测。以瑞舒伐他汀、美托洛尔和美罗培南为例,展示DMDC模型的监测效果。结果 针对全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分别建立了包含203、167和200个品种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在排除无法建模及建模失败的品种后,成功为这3个药品消耗区域分别建立了179、116和172个DMDC模型。这3组模型在2024年前4个月的实践中,警示的药品品种数分别为54、32、62个。所建DMDC模型成功监测了全院瑞舒伐他汀、门诊药房美托洛尔以及住院药房美罗培南等药品的月度用量。相较于我院原用的浮动率排序法,DMDC模型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药品监测的范围和深度,监测品种由原先的约50种大幅扩展至179种,监测维度也从1个维度增加到了3个维度。结论 基于SPC的DMDC模型有效、可行,适用于对月度用量较稳定的药品品种进行监测。
- 陈杨淡重辉徐美玲陈肖刘颖郑晓媛
- 关键词:药品用量统计过程控制
- 黄连解毒汤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毒素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名,试验组使用水飞蓟宾胶囊联合黄连解毒汤治疗,对照组单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周期为12周,检测指标包括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肝静脉超声频谱图、中医证候疗效积分以及内毒素和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组内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和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在血脂和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方面试验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组内比较试验组内毒素、IL-1、TNF-α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照组内毒素、IL-1、IL-6和TNF-α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内毒素、IL-1和TNF-α方面改善更为显著。结论:黄连解毒汤在调节血脂、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以及降低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 刘颖韩宪忠徐美玲何瑶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内毒素中医证候疗效
- 727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了解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为主题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年1月1日-2016年6月28日收载的期刊文献,对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用药情况、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得到有效文献14篇,共计727例患者。其中,女性多于男性(57.63%vs.42.37%),年龄多在50岁以上,原患疾病以血栓栓塞性疾病、冠心病为主;ADR多在用药30 min内发生(268例,36.86%);累及器官/系统以神经系统(254例,28.60%)、皮肤及其附件(228例,25.68%)和消化系统(187例,21.06%)为主,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新的严重的ADR 18例(2.48%);所有ADR均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适应证,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对用药过程严密观察,警惕ADR的发生。
- 李虹霞徐美玲马开兰王科
- 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
- 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Z-异构体的制备
- 2022年
- 目的 制备吗替麦考酚酯Z-异构体。方法 以霉酚酸为起始物料,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45℃紫外光照下反应20 h,得到Z-霉酚酸,然后与2-吗啉乙醇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吗替麦考酚酯Z-异构体。结果 制备得到纯度为97.0%的吗替麦考酚酯Z-异构体。结论 本工艺能够获得高纯度的吗替麦考酚酯Z-异构体,为吗替麦考酚酯的质量研究提供杂质对照品。
- 邓雪徐美玲郭邻霞翁明君
-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