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垚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椎体
  • 1篇椎体成形
  • 1篇椎体成形术
  • 1篇裂隙
  • 1篇经皮椎体成形
  • 1篇经皮椎体成形...
  • 1篇骨水泥
  • 1篇骨质
  • 1篇骨质疏松
  • 1篇成形术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张亘瑷
  • 1篇丁立祥
  • 1篇侯宇
  • 1篇陈蛟
  • 1篇张垚

传媒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裂隙内外椎体成形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中采用裂隙内外分别灌注骨水泥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16例Kümmell病患者行双侧PVP或PKP裂隙内外分别灌注骨水泥治疗.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63 ~ 94岁.病程2~15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双能X线测定法(DEXA)骨密度测定,T值为-4.3-2.6.骨折位于T10~L4,其中2例为多发骨折.术后拍摄X线片观察骨水泥渗漏及病椎高度变化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 96个月,术后4例发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病椎前缘高度分别为正常的(50.3±8.3)%、(67.1±8.1)%、(65.2±6.4)%.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病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63±1.23)、(2.56±3.48)、(1.38±0.92)分,ODI分别为(82.1±6.7)%、(28.5±7.3)%、(22.1-8.2)%.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与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相邻和原位椎体发生再骨折.结论 采用裂隙内外分别灌注骨水泥治疗Kümmell病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缓解背痛症状,减少术中骨水泥渗漏和术后邻近椎体或原位再骨折发生.
丁立祥张亘瑷侯宇陈蛟宋继鹏张垚
关键词: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