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 作品数:6 被引量:5 H指数:2 供职机构: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与血流参数在颈动脉源性脑灌注异常评估中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与血流参数在颈动脉源性脑灌注异常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90例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纳入狭窄组,根据狭窄程度将患者分入完全闭塞组(狭窄程度100%)、重度狭窄组(狭窄程度70%~99%)、中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69%)、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另将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纳入健康组。比较狭窄组中不同狭窄程度组别的超声定量参数,以及狭窄组和健康组的超声血流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源性脑灌注异常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和血流参数对颈动脉源性脑灌注异常的评估价值。结果 狭窄组90例患者中,完全闭塞9例,重度狭窄20例,中度狭窄37例,轻度狭窄24例。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斑块体积、斑块厚度增加,灰阶中位数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血流速度低于健康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体积、斑块厚度、灰阶中位数、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是影响颈动脉源性脑灌注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斑块体积、斑块厚度、灰阶中位数、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预测颈动脉源性脑灌注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8、0.978、0.899、0.831、0.919、0.989(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和血流参数是影响颈动脉源性脑灌注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颈动脉源性脑灌注异常的指标。 王明玉 杨茹 董青 王举萍 周芯羽关键词:颈动脉 颈动脉狭窄 农村社区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的建立及其实施效果 目的建立农村社区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在江苏省赣榆县的3个乡镇建立农村社区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强化双向转诊制度,并以相邻非组织化医疗体系社区为... 何明利 董青 籍牛 形厚恂 周源 秦泗洲 张化民 熊正根 王广兴 全先涛颈部血管彩超参数诊断高血压与颈动脉病变及高龄患者血压、血压变异性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交互关系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参数诊断高血压与颈动脉病变及高龄患者血压、血压变异性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交互关系。方法选取32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成内膜正常组(n=96)、内膜增厚组(n=139)及颈动脉斑块组(n=86),检测3组血脂、血压、血压变异性,并收集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等人口学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颈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颈动脉病变组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白天(d)SBP、dDBP、夜间(n)SBP、nDBP、24 h SBP变异性(SBPV)、24 h DBP变异性(DBPV)、dSBPV、dDBPV、nSBPV和nDB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颈动脉病变患者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年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和糖尿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平均值为(1.14±0.22)mm,IMT分别与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呈正相关(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指标间不存在共线性关系,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和24 h DBPV是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可应用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颈动脉病变,且血压变异性可参与颈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造成靶器官损伤,而IMT是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血管损害的有效标志物,对预防、预测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王明玉 杨茹 董青 周玲 周芯羽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 高血压 颈动脉病变 血压变异性 中国农村社区强化健康教育对卒中诊疗结果的影响 目的实施农村社区强化卒中健康教育,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在江苏省赣榆县的3个乡镇实施农村社区强化卒中健康教育,并以相邻非实施社区为对照,分析随访一年前后的卒中知晓率、发病3小时内就... 何明利 董青 籍牛 邢厚恂 周源 秦泗洲 张化明 熊正根 王广兴 权先涛TCD监测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经颅射绝超声多普勒系统(TCD)监测颅内血流动力学对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和神经功能恶化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22例脑血管病患者为病例组,根据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n=43)、中度狭窄组(n=47)、重度狭窄组(n=32),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4组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采用Pearson分析其与患者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程度分为神经功能恶化组(n=55)和神经功能未恶化组(n=67),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高危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对神经功能恶化的诊断效能。结果轻、中、重度狭窄组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及平均血流速度(MV)水平均较对照组偏低,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偏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狭窄组PSV、MV、EDV水平较轻、中度狭窄组显著偏低,PI及RI水平显著偏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V、EDV及MV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41,0.763,0.822,均P<0.05),PI及RI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133,-0.375,均P<0.05)。神经功能恶化组平均年龄、入院GCS评分、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长等临床指标均明显高于神经功能未恶化组(P<0.05);两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神经功能恶化组收缩期血流速度(FVs)、PI显著高于神经功能未恶化组,FVd、平均流速(FVm)明显低于神经功能未恶化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FVs、舒张期血流速度(FVd)、PI均是影响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Vs、FVd、FVm及PI对预测脑血管病患者发生神经功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3、0.834、0.33 杨茹 王明玉 任孝林 董青 籍牛 周芯羽关键词:TCD监测 颅内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病 颈动脉狭窄 神经功能恶化 农村社区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的建立及其实施效果 何明利 全先涛 董青 籍牛 邢厚恂 周源 秦泗洲 张化民 熊正根 王广兴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