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依达拉奉
  • 3篇灶性
  • 3篇局灶
  • 3篇局灶性
  • 2篇灶性脑缺血
  • 2篇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缺血
  • 2篇局灶性脑缺血
  • 2篇甲状腺
  • 2篇梗死
  • 2篇胞中
  • 2篇MFN2
  • 2篇大鼠局灶性脑...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机构

  • 7篇承德医学院
  • 3篇承德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李雪
  • 3篇郭瑞芳
  • 3篇罗凡
  • 3篇陈婷

传媒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Drp1及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打破线粒体的分裂融合的动态平衡。文章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Drp1及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组、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联合用药组),每组又根据时间分为3、7、14 d的不同亚组,采用Longa-Ze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用药组分别从术前2 h及术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依达拉奉10 m L/kg,丁苯酞注射液0.4 g/kg。脑缺血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相同计量的等渗盐水。分别于第3、7、14天断头取左侧缺血区大脑皮质。采用神经功能学评分进行疗效评价。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检测Drp1及Mfn2的蛋白含量,RT-PCR检测Drp1及Mfn2的mRNA的表达量。结果第3、7、14天,与脑缺血组比较,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用药组评分降低(P<0.05);与联合用药组第3、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6±0.18)、(0.82±0.13)、(0.57±0.10)分]比较,丁苯酞组[(2.02±0.18)、(1.23±0.13)、(0.86±0.10)分]、依达拉奉组[(2.08±0.17)、(1.23±0.13)、(0.85±0.12)分]增加(P<0.05)。在相同时间水平下,与脑缺血组比较,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用药组Drp1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P<0.05)。联合用药组Drp1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P<0.05)。与依达拉奉组比较,联合用药组Drp1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P<0.05);在相同时间水平下与脑缺血组比较,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用药组Mfn2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多(P<0.05)。与丁苯酞组比较,联合用药组Mfn2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多(P<0.05)。与依达拉奉组比较,联合用药组Mfn2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多(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效果强于单独使用,其机制可能与依达拉奉清除氧自
陈婷李雪罗凡林占东郭瑞芳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依达拉奉丁苯酞注射液MFN2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生活的提升,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已成为常见病,其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甲状腺功能异常是甲状腺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主要分为甲状腺功...
李雪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依达拉奉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对Drp1和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对Drp1及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并将72只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依达拉奉组,每组又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1、3、7天3个不同亚组。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Drp1及Mfn2的蛋白含量,RT-PCR检测Drp1及Mfn2m RN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组的Drp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依达拉奉组(P<0.05),在第1、3、7天中的表达呈递增的趋势,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后,可以下调Drp1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组的Mfn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及依达拉奉组(P<0.05),在第1、3、7天中的表达呈递减的趋势,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后可上调Mfn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表达结果与Western blot法检验结果一致。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大鼠脑缺血可能与依达拉奉减少氧自由基生成、维持线粒体动态平衡使Drp1表达减少,Mfn2表达增多有关,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陈婷李雪罗凡林占东郭瑞芳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依达拉奉线粒体MFN2
抗Xa因子活性在TKA及THA术后预防抗凝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膝(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手术术后预防抗凝治疗患者中影响抗Xa活性水平的相关因素,以及在膝、髋关节置换手术术...
李雪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TKATHA
桥本甲状腺炎的免疫学进展
2021年
桥本甲状腺炎( Hashimoto’s thyroiditis,HT) 是最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还不明确。辅助性T细胞 (Th细胞) 主要分为Th1、TH2、Th17等。调节性T细胞 (Treg细胞) 主要分泌IL-10、IL-35。这些细胞因子对HT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IL-37、维生素D在HT免疫机制的作用中也逐渐被人关注。本文将分别对两类T细胞亚群及其他细胞因 子对HT免疫机制的影响进行综述。
李雪刘建凤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细胞调节性T细胞
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大脑皮质PRX6表达和MDA含量的变化
2017年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区大脑皮质过氧化物酶6(peroxiredox6,PRX6)表达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d、3d、7d处死取材。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梗死区大脑皮质MDA的含量,Western blot法和q RT-PCR法检测梗死区大脑皮质PRX6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梗死区大脑皮质MDA含量,PRX6蛋白、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梗死区大脑皮质MDA含量逐渐降低,PRX6蛋白、mRNA表达逐渐升高(P<0.01)。结论:大鼠脑梗死后可能通过上调PRX6的表达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林占东郭瑞芳罗凡陈婷李雪
关键词:局灶性脑梗死
ALDH2在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和意义
目的:  应用脑梗死的脑组织(大鼠)内的ALDH2蛋白、ALDH2mRNA以及4-HNE的动态表达和应用药物(依达拉奉)干预后的影响,研究梗死后机体脑组织的产生自我保护的可能机制以及依达拉奉对缺血脑组织的可能的保护机制....
李雪
关键词:脑梗死依达拉奉乙醛脱氢酶2蛋白表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