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异丙酚TCI镇静靶控技术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异丙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进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年龄26~42岁,体重46~60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TCI组和对照组各50例;外科医生消毒时静脉滴入芬太尼2μg/kg。对照组按常规经验首次注射1%异丙酚2~3 mg/kg后,依患者表情及体动情况分次静注异丙酚20~30 mg以加深麻醉;TCI组利用Graseby3500TCI微量泵进行异丙酚血浆MASH模式TCI,初始目标血浆浓度(Cp)设定为2μg/ml,当警觉-镇静评分(OAAS)达到2分或以下时为入睡浓度,维持入睡浓度,依患者表情及体动情况适当调节,记录术前、手术扩宫、进镜、宫内操作及清醒时的HR、SBP、DBP、SPO2,及TCI组各时间点效应室浓度(Ce),统计两组的异丙酚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异丙酚总用量为(391.3±74.5)mg,平均用量为(0.21±0.08)mg/kg,明显高于TCI组(209.7±83.0)mg和(0.11±0.02)mg/kg(P<0.01)。同时对照组在扩宫、进镜、操作中SBP与HR指标比术前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CI组术中血浆效应室浓度维持在(1.7~2.3)μg/ml。结论在宫腔镜手术的麻醉中,TCI技术能明显减少异丙酚的用药总量及平均用量,术中血浆效应室浓度维持在(1.7~2.3)μg/ml。
- 奉光举罗怡君罗晓敏聂玲吕倩茹
- 关键词:异丙酚静脉麻醉靶控输注
- 经胸心脏超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术期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评估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应用经胸心脏超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术期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感染性休克且需要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采取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法(Pi CCO)监测指导液体复苏,研究组采取经胸心脏超声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1、2、3 h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复苏液体量、尿量以及液体正平衡量,并比较两组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ICU入住时间、肺水肿发生率以及7 d病死率等各项指标。结果复苏2 h时两组患者MAP、CVP均明显高于复苏1 h(P<0.05);复苏2、3 h时,研究组的复苏液体量、液体正平衡量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复苏2 h时研究组的尿量明显多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肺水肿发生率以及7 d病死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胸心脏超声能更准确地指导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减少并发症,且无创,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魏宏涂汉坤李朝阳高玉兰张杰罗晓敏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 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于麻醉前10min及术后5,20min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于麻醉前10min、术后3d采用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记录术后3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术后1d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麻醉前10min两组患者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20minCSEA组MAP,HR水平均低于GA组(P<0.05),术后5,20minCSEA组MAP,HR水平均低于麻醉前10min(P<0.05),术后5,20minGA组MAP,HR水平均高于麻醉前10min(P<0.05)。麻醉前10min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CSEA组MMSE评分高于GA组(P<0.05)。术后3hCSEA组VAS评分低于GA组,术后1dCSE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选择CSEA,麻醉效果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吕倩茹罗晓敏聂玲曲青
- 关键词:麻醉方式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并发症血流动力学
- 丙泊酚靶控输注Marsh模式和Schnider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Marsh模式和Schnider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6月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择期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年龄18~55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50):Marsh模式组(M组)和Schnider模式组(S组)。M组和S组分别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的Marsh模式和Schnider模式并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诱导和维持。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消失的效应室浓度(LOC),停药至苏醒时间、意识恢复的效应室浓度(ROC),停药至拔管时间;麻醉诱导前(T_0)、意识消失时(T_1)、插管前(T_2)、插管后(T_3)、切皮(T_4)、清醒(T_5)和拔管时(T_6)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BIS值;丙泊酚的麻醉总用药量和单位时间用药量;术毕及术后24 h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术中知晓。结果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意识消失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中丙泊酚总用药量和单位时间用药量S组高于M组(P<0.05),停药至苏醒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S组长于M组(P<0.05)。与T_0比较,两组患者T_1、T_2、T_3、T_4、T_5、T_6HR与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S组HR、MAP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BIS值在T_1、T_4、T_5、T_6时点低于M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M组Ce LOC与ROC呈正相关(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Marsh模式优于Schnider模式。
- 魏宏冯洁华涂汉坤李朝阳吴冬罗晓敏
-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脑电双频指数
- 高仿真模拟教学在麻醉危机处理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教学在麻醉危机处理模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8名实习医生、住院医师及中级职称医师,分为传统课程组与模拟课程组,每组19名。传统课程组采用理论授课+分项技术练习+以问题为中心的病例讨论进行培训,模拟课程组采用理论授课+分项技术练习+高仿真模拟人情景模拟训练进行培训。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团队合作精神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学员培训前理论考试成绩及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及操作考试成绩均提高,且模拟课程组均高于传统课程组(均P<0.05)。模拟课程组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传统课程组(均P<0.05)。结论高仿真模拟教学可提高学员麻醉危机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 魏宏冯洁华李朝阳张杰张鹏罗晓敏
- 关键词:麻醉
- 二氧化碳气腹下丙泊酚脂肪乳含量对血浆CGRP浓度与IL-6、TNF-α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不同脂肪乳丙泊酚麻醉二氧化碳气腹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与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8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MARSH模式血浆浓度靶控输注进行全凭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随机分为长链脂肪乳(LCT)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协同芬太尼3μg/kg和维库溴铵0. 1 mg/kg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2~3μg/m L及瑞芬太尼0. 2~0. 25μg(kg·min)持续泵注,间断注射舒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CGRP、IL-6、TNF-α浓度变化及手术前后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各比例变化。结果 LCT组气腹后1 h、3 h及术后24 h CGRP浓度升高,两组气腹后3 h及术后24 h IL-6浓度上升,TNF-α浓度在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LCT组术后48 h白细胞总数低于手术前。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气腹后IL-6浓度增加,但TNF-ɑ浓度、白细胞总数维持正常或下降,与中长链和长链脂肪乳维持及增加CGRP浓度产生抗炎作用有关。
- 奉光举冯洁华罗晓敏涂汉坤聂玲吕倩茹姚尚龙
- 3号、4号Supreme喉罩通气罩最大推荐容量半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气道管理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3号、4号Supreme喉罩通气罩最大推荐容量半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气道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根据使用SLMA型号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3~#组体质量30~50 kg使用3号喉罩;4~#组体质量51~70 kg使用4号喉罩。每组患者随机分成两亚组(n=25),喉罩置入后充气采用通气罩最大推荐容量为M亚组;通气罩最大推荐容量半值为H亚组,分别为3~#M、3~#H亚组和4~#M、4~#H亚组。记录所有患者喉罩置入情况,观察各亚组在T1、T2时段通气罩内压(ICP)、口咽部漏气压(OLP)和气道峰压(PPeak)。记录术后气道并发症情况。结果 3~#M和4~#M亚组ICPT1和ICPT2高于3~#H和4~#H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ICPT低于ICP_(T1),OLP_(T2)低于OLP_(T1),PPeak_(T2)高于PPeak_(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H和4~#H亚组患者喉罩染血迹、咽痛、声音嘶哑情况低于3~#M和4~#M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号、4号SLMA通气罩最大推荐容量半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气道管理安全、方便、可行。
- 冯洁华李朝阳魏宏张杰张鹏罗晓敏
- 关键词:SUPREME喉罩
- 麻醉前保温干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寒战的效果被引量:47
- 2017年
- 目的探讨麻醉前保温干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棉被覆盖保温,观察组在麻醉前采用冲气式保温毯预保温,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及手术期间体温和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麻醉1 h后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中心温度分别为(36.08±0.85)°、(36.28±0.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1±1.02)°、(35.97±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为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保温干预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寒战具有确切的效果。
- 吕倩茹聂玲罗晓敏曲青
- 关键词:保温干预麻醉腹腔镜寒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