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专利

主题

  • 7篇压裂
  • 6篇压裂车
  • 1篇低压管
  • 1篇蝶阀
  • 1篇液压
  • 1篇液压泵
  • 1篇仪表
  • 1篇折页
  • 1篇支座
  • 1篇散热
  • 1篇散热系统
  • 1篇伸缩式
  • 1篇双闭环
  • 1篇锁紧
  • 1篇锁紧装置
  • 1篇排出量
  • 1篇盘车
  • 1篇盘车装置
  • 1篇强制风冷
  • 1篇燃油

机构

  • 8篇北方重工集团...

作者

  • 8篇孙会鹏
  • 7篇崔闯
  • 6篇李剑
  • 5篇苏宏彪
  • 5篇柏松
  • 5篇孙雷
  • 4篇付万志
  • 4篇白国伟
  • 3篇于健
  • 3篇王蔚
  • 3篇高媛
  • 3篇任家仪
  • 3篇穆春宏
  • 2篇张晨晨
  • 2篇杨泉华
  • 2篇郭海涛
  • 2篇何晓霞
  • 2篇叶松
  • 2篇王建军
  • 1篇宋丽爽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压裂车用带棘轮盘车装置的传动法兰
一种压裂车用带棘轮盘车装置的传动法兰,包括从动环、轴用挡圈、传动法兰本体、联结件、棘爪、铆钉、弹簧,所述的传动法兰本体上设置一圈棘轮轮齿,联结件将棘爪固定于从动环上,铆钉将弹簧铆接于从动环上,从动环与传动法兰本体连接,棘...
孙会鹏李绍伟付永平吉国民刘庆余孙雷于健郑晓东付万志崔闯白国伟耿纪文陈云森李鸿岩
文献传递
一种带侧防护板的可伸缩压裂车操作平台
一种带侧防护板的可伸缩压裂车操作平台,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目前压裂车车载式的操作平台为单伸缩式或折叠式,平台面积小,上下平台不方便,不带防护板或仅带简陋的防护杆,无法满足现在的使用及安全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固定支撑...
李剑崔闯高媛孙会鹏柏松宋丽爽于健张晨晨杨泉华汪韶光何晓霞
文献传递
一种双吸双排、双闭环式混砂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吸双排、双闭环式混砂车,包括吸入管和排出管,在排出管中间安装了一个八寸蝶阀,将排出管的十二个排出蝶阀接口分隔成为两组,同样在吸入管中间安装了一个八寸蝶阀,将吸入管的十二个吸入蝶阀接口分隔成为两组,在分...
崔闯郭海涛孙雷柏松高媛穆春宏苏宏彪孙会鹏任家仪白国伟杨舒怀何恩光费学婷
文献传递
一种带操作平台、侧防护板和自动风扇控制的压裂车
一种带操作平台、侧防护板和自动风扇控制的压裂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目前,压裂车的操作平台非常简陋,检修不方便,安全性低;管汇的侧防护缺失,外形不美观,并存在安全风险;风扇只进行开关控制,使风扇不能对温度进行准确控制,浪费能...
崔闯付万志李剑高媛孙会鹏穆春宏柏松苏宏彪任家仪白国伟孙雷王蔚杨舒怀王建军
文献传递
一种无极自动调节式压裂车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极自动调节式压裂车散热系统,解决了散热装置无法根据发动机的温度情况提供有效的冷却环境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控制装置包括液压驱动系统控制器和带有电控变量液压泵的液压驱动系统,该控制器还设置有与压裂车台...
崔闯柏松苏宏彪李剑孙会鹏杨舒怀任家仪白国伟叶松林相宇
文献传递
一种集中布局式压裂仪表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中布局式压裂仪表车包括车体和方舱,解决了传统仪表车操作舱内控制系统布局分散、不合理,工作效率差及设备布置集成度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是:方舱后部设置有安装控制系统的仪表控制室,前部设置休息室,控制...
柏松崔闯苏宏彪穆春宏李剑郭海涛孙雷孙会鹏杨舒怀叶松林相宇
文献传递
一种压裂车侧防护板
一种压裂车侧防护板,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种既能够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又能够在车辆维护检修时作为操作平台的侧防护板是被人们所需要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框架为矩形,安全防护板设置在矩形框架上,所述矩形框架是的短边上设置有固定连...
李剑孙雷付万志孙会鹏王蔚于飞淼戴仁泽杨泉华汪韶光何晓霞
文献传递
一种压裂车活动弯头固定装置
一种压裂车活动弯头固定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活动弯头装卸、随车运动过程中,表面保护漆易磨损腐蚀,且因其体积大,重量大,平地存放占空间大,现有的很多活动弯头固定装置结构复杂,制造麻烦,操作复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孙会鹏崔闯付万志苏宏彪李剑王蔚于飞淼王建军于健张晨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