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竹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帕金森
  • 7篇帕金森病
  • 5篇多巴
  • 5篇震颤
  • 5篇左旋多巴
  • 3篇早发型
  • 3篇帕金森病患者
  • 3篇急性
  • 3篇病患
  • 2篇低血压
  • 2篇多系统萎缩
  • 2篇血压
  • 2篇运动症状
  • 2篇症状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震颤
  • 2篇体位
  • 2篇体位性低血压
  • 2篇自主神经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深圳市臻络科...

作者

  • 14篇柳竹
  • 13篇冯涛
  • 10篇王雪梅
  • 10篇马惠姿
  • 9篇王展
  • 7篇杨雅琴
  • 2篇苏东宁
  • 2篇刘亘梁
  • 1篇朴英善
  • 1篇张勇
  • 1篇郝强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发展为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IPD)患者与特发性震颤发展为帕金森病(ET-PD)患者的震颤特征及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的差异。方法分别纳入IPD患者(IPD组)33例及ET-PD患者(ET-PD组)21例,分析2组患者的运动症状及NMS,比较2组患者黑质超声,静止性、姿势性震颤的频率和波幅及收缩型式差异。结果IPD组较ET-PD患者更易出现便秘(81.8%vs 33.3%)、嗅觉减退(51.5%vs 19.0%)、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63.6%vs 28.6%,P<0.05,P<0.01);IPD组与ET-PD组黑质强回声面积比较无显著差异[(0.30±0.04)cm2vs(0.31±0.08)cm2,P=0.697)]。IPD组单侧起病比例和下颌震颤发生率高于ET-PD组(100.0%vs 61.9%,P<0.01;51.5%vs 23.8%,P<0.05);头部震颤发生率显著低于ET-PD组(6.1%vs 42.9%,P<0.01);静止性震颤高于ET-PD组(84.8%vs 52.4%,P<0.01),姿势性震颤低于ET-PD组(81.8%vs 100.0%,P<0.05);上肢静止性及姿势性震颤的频率低于ET-PD组[(4.01±1.49)Hz vs (4.87±0.73)Hz,P<0.05;(5.03±1.18)Hz vs (5.79±1.05)Hz,P<0.05],2组上肢震颤波幅、下肢静止性及姿势性震颤的频率和波幅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上肢静止性震颤均以交替收缩型式为主,ET-PD组下肢静止性震颤和姿势性震颤均以同步收缩型式为主。结论 IPD患者与ET-PD患者具有不同的NMS和不同的震颤特点。
王雪梅曹振汤柳竹马惠姿王展杨雅琴冯涛
关键词:帕金森病震颤嗅觉障碍
脑卒中后大脑重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自1970年起由Merzenich和Wall等发表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大脑在一生中都存在适应和重构的能力,从单个神经元到神经环路都可以发生改变。重构的机制非常复杂,根据不同的时程各不相同,包括了突触效能的改变,轴索的增生和修剪,甚至在一些已有神经环路中产生新的神经元。结构磁共振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证实了脑卒中后的修复以及新技能的形成都与大脑的重构有关。
柳竹冯涛马惠姿
关键词:卒中经颅磁刺激突触神经元
多系统萎缩P型的震颤特征及对左旋多巴反应分析
柳竹冯涛王雪梅王展杨雅琴马惠姿
早发型与晚发型帕金森病的震颤特征比较
柳竹冯涛王雪梅王展杨雅琴马惠姿
人工智能在研究生腰椎穿刺术考核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神经病学研究生腰椎穿刺术考核中的应用。方法将腰椎穿刺评分细化归类为机器可深入学习的语音类、场景监控类及动作评估类评分,在既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音频算法模块、监控算法模块以及动作评估算法模块,并对79名神经病学三年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腰椎穿刺术考核分别进行AI评分和考官评分,比较AI评分与考官评分的差异。结果在语音类评分上AI评分明显低于考官评分[(52.86±3.25)分vs.(54.32±2.65)分,P<0.05],在场景监控类以及动作评估类评分上AI评分与考官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4±0.55)分vs.(11.15±0.62)分,P>0.05;(28.09±11.37)分vs.(28.34±1.21)分,P>0.05]。结论AI技术在研究生腰椎穿刺术操作考核中的应用具有客观性、可行性,但仍需逐渐迭代优化机器AI评分系统的性能。
王雪梅陈仲略蒋莹柳竹冯涛
关键词:人工智能医学教育课程考核
电生理与超声检查在诊断腕管综合征中的作用
柳竹冯涛马惠姿
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早发型帕金森病(EOPD)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OH)特征、可能的危险因素,以及OH对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入组131例EOPD患者。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进行各项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临床量表的评估。测量并记录患者在急性美多巴冲击试验服药前、服药1、2、3 h后卧立位血压测试,MDS-UPDRSⅢ运动症状评分,计算左旋多巴改善率。根据是否出现OH分为OH组和非OH组,比较2组的基本临床数据、各量表评分,分析OH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入组的131例EOPD患者纳入OH组69例,纳入无OH组62例。总OH发生率为52.7%,服药前OH发生率为25.8%,服药后为39.7%(P<0.05)。OH组患者病程更长,卧位高血压、剂末现象的发生率更高,左旋多巴最大改善率更高,姿势步态异常得分更高(均P<0.05);OH组患者的冻结步态问卷(FOGQ)、Cleveland便秘评分系统(CCS)和帕金森病日常生活质量问卷调查(PDQ-39)量表评分得分更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位高血压(OR=11.057,P=0.000)和便秘(OR=1.170,P=0.019)是EOPD患者发生OH的高危因素。结论:OH是EOPD患者的常见自主神经受损表现,服用左旋多巴药物后更易发生。左旋多巴药物可使EOPD患者卧立位收缩压下降。卧位高血压和便秘是EOPD患者发生OH的高危因素。建议对PD患者进行服用抗PD药物后1~2 h的卧立位试验,明确卧位高血压及OH情况,辅助专科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柳竹苏东宁刘亘梁王雪梅王展马惠姿冯涛
关键词:帕金森病体位性低血压
案例分析教学法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沟通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standardized patient,TSP)在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60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以授课为导向的教学法,试验组采用CBL联合TSP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医患沟通,共计12学时。教学结束后使用TSP和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t the stage,elicit information,give information,understand the patient’s perspective,and end the encounter;SEGUE)评估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年龄、性别、入组前理论考试分数及操作考试分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学结束后,试验组在SEGUE的问诊准备[(4.6±0.6)分vs.(3.7±0.8)分,P<0.0001]、信息采集[(8.6±1.1)分vs.(7.3±0.9)分,P<0.0001]、信息提供[(3.7±0.5)分vs.(3.3±0.6)分,P=0.0099]、患者理解[(3.5±0.4)分vs.(2.4±0.7)分,P<0.0001]及总分[(22.1±1.5)分vs.(18.5±2.0)分,P<0.0001]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问诊结束[(1.7±0.6)分vs.(1.7±0.5)分,P=0.6305]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BL联合TSP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住院医师在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医患沟通方面的能力。这一教学策略有望成为医学教育中提高医患沟通技能的有效手段,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郝强王首洋柳竹张勇
关键词:案例分析教学法教师标准化病人医患沟通
进展期帕金森病的非口服药物疗法
2017年
帕金森病(PD)是神经系统常见的退行性病变,表现为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等运动障碍和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等一系列非运动症状。病理研究发现,PD患者在发病4年后,黑质多巴胺严重缺失,进入进展期。Giugni及Okun将出现运动并发症(包括运动波动或者异动症)的PD定义为进展期PD。对于进展期PD,单纯口服药物治疗通常不足以充分改善运动障碍和运动并发症,需要非口服药物的特殊药物治疗装置和神经调控治疗,这些治疗方法统称为装置辅助治疗(device-aided treatment)或者非口服治疗(non-oral therapy)。
冯涛柳竹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刺激经颅磁刺激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帕金森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及卧位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同时伴有体位性低血压(OH)及卧位高血压(S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脑血管发病率及高危因素的特征,以及对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入组PD合并OH患者198例,伴有SH 123例(SH组),不伴有SH 75例(无SH组)。记录所有入组患者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各项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临床量表的评估。进行卧立位试验及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记录血压变化。比较2组间的基本临床信息,心脑血管疾病及风险因素,冲击试验服药前后血压的变化及量表评分。结果:伴有OH的PD患者中SH的发生率为62.1%。2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无明显差异。与无SH组相比,SH组同型半胱氨酸略高(P<0.05),余各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组MDS-UPDRS III运动功能总分及姿势步态异常得分更高(P<0.05);SH组在服药前卧立位试验及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后收缩压下降最大差值较高(P<0.05),但出现临床显著OH的发生率较低(P<0.05);无SH的PD-OH患者出现临床显著OH的风险是有SH的PD-OH患者的近3倍(OR=2.991,P=0.002)。认知评估中,SH组的MMSE量表回忆能力子项、定向力子项、MoCA量表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子项、定向力子项的评分均低于无SH组(均P<0.05),但2组间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中合并OH及SH的发生率高,尚未发现PD-OH伴有SH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且SH对显著OH起到一定保护作用。PD-OH伴SH患者需注意跌倒和痴呆风险。
柳竹苏东宁刘亘梁王雪梅王展马惠姿冯涛
关键词:帕金森病体位性低血压自主神经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