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疫情期间宁波市政府消费券的现状调查研究
- 2022年
-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经济受挫,如何提振消费,促进经济恢复和增长,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自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各级政府开始发放消费券,以期能应对疫情造成的影响。本文以宁波市市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具体了解宁波市市民对消费券的认知情况、使用情况以及满意程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居民知道消费券但对其使用规则的认知度较低;大部分抢到消费券的居民都使用过消费券,且更偏爱“必需型”消费场景;居民对消费券的各项影响因素的满意程度是不同的。
- 姜启雯刘欢罗薇徐安妮李孟岩
- 关键词:消费券
- 宁波市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与保险意愿调查研究
- 2022年
- 人口高龄化伴随着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进程,传统家庭的风险保障能力和照护服务能力不断下降,亟需完善长期照护服务予以应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宁波市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与保险意愿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宁波市老年人长期照护养老服务需求,以及老年人对以保险形式构建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体系的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胡洋刘欢李孟岩郑晓洋刘佳宁
- 关键词:长期照护参保意愿影响因素
- 所有权异质性与机构养老服务满意度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 2021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机构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加,但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养老机构之间需求并不平衡,公办养老机构需求比较旺盛,而民办养老机构需求相对缺乏。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多分类Logit回归分析,阐明不同所有制养老机构之间满意度差异,进一步分析供求不平衡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公办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康复服务等方面优于民办机构,但民办机构的护理能力、服务态度优于公办机构;不同所有制养老机构市场势力不均衡导致供需矛盾突出。政府应该对民办机构的扶持力度,消除公办机构和民办机构的不公平竞争,使中国机构养老产业更加健康发展。
- 白金龙刘欢
- 关键词:满意度
- 数治幻觉:基层数字化治理中的效能悖论与生成机制——基于B市的案例研究
- 2025年
- 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动力,已成为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路径。然而,在实践中呈现出结构性矛盾:数字治理系统表面上高度智能高效,实际运行中却因数据失真、技术脱节、考核异化等导致治理效能偏离,形成技术表象与治理实质的背离。本研究提出“数治幻觉”概念,系统考察这一偏差现象。通过对B市基层治理体系的案例研究,结合扎根理论分析,本研究发现“数治幻觉”主要表现为四种悖论:数据质量、需求响应、考核机制和治理韧性。本研究进一步构建四维分析框架揭示技术理性与行政理性在特定制度环境下形成自我强化系统的生成机制,以及中国压力型体制对数字化治理的独特影响和基层组织的能动应对策略。本研究丰富了数字治理理论,为破解“数治幻觉”提供了系统性思路,也为理解技术与制度互构关系、推动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启示。
- 吴玉霞刘欢
- 关键词:压力型体制
-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现代企业开始意识到在履行有形责任和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需要承担除经济责任以外的无形的“无形责任”。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世界各国企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从股东、员工、顾客和社会环境与社会公益等方面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正式由于该行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其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 沈友华王爱华芮琴刘欢
- 关键词:社会责任协调发展
- 分类与匹配:社区社会组织四维分类培育机制
- 2025年
-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应培育起基层本身的力量来参与广泛的基层社会治理。但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有其不同的培育规律。本文通过对镇海区5个街道13个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深度访谈,发现社区社会组织分类培育有四个关键变量:党建引领、政策介入、社区类型和参与能力。党政介入强、社区参与弱型社区社会组织要充分挖掘潜在优势,进行专业赋能;党政介入弱、社区参与弱型要采取政策激励和培训引导策略;党政介入弱、社区参与强型要鼓励其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党政介入强、社区参与强型要充分授权,发挥其创新能力。本研究构建了社区社会组织分类培育的理论框架,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 刘欢
-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
- 治理理论下社区养老服务的公私合作供给研究——以宁波市个案为例
- 2023年
- 我国自从21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老龄化高龄化快速发展,导致养老服务需求随之增加。过去近二十年来,我国对于养老服务相关的政策问题非常重视,并提出一些长期性的规划。为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地方政府机关尤其需要通力合作以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基于此,本研究以社区养老服务的公私合作供给为研究主题,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影响组织间公私合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发现:政府支持、目标清晰、权责明确、非正式合作、过去合作的经验以及服务对象的认知,是影响公私合作的重要因素。
- 刘欢胡洋
-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公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