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切片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蛋白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涂片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 2篇冷冻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物质
  • 1篇血性
  • 1篇亚群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上皮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马国荣
  • 8篇胡艳萍
  • 5篇高丽
  • 3篇刘辉
  • 2篇吴林林
  • 2篇甄攀攀
  • 1篇刘彤
  • 1篇骆丽
  • 1篇刘凤阁
  • 1篇张艳

传媒

  • 7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绍一种前哨淋巴结冷冻切片的裱片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冷冻切片操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速、简便、易于操作,在组织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1],由于冷冻切片诊断是病理科的急诊工作,对术中患者的病理诊断、恶性肿瘤范围判断等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临床医师制订下一步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因而受到各手术科室的青睐[2]。高质量的冷冻切片对于确保术中病理诊断的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
马国荣高丽胡艳萍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冷冻切片
β-Caten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因素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05—2015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的ESCC患者116例,根据WHO头颈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2005)分类系统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选取经3位病理医师诊断意见一致的、被覆正常鳞状上皮的食管黏膜标本112例设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在ESCC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并分析β-Catenin表达与患者吸烟、饮酒及预后等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随访至2018年4月,29例ESCC患者死亡。与对照组比较,β-Catenin在ESCC组织细胞质/核内表达的阳性率更高(0.9%vs 41.4%),而在细胞膜表达的阳性率更低(99.1%vs 58.6%),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ESCC组织中,β-Catenin在细胞质/核内表达的阳性率随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高分化组与中分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低分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β-Catenin的细胞质移位表达与ESCC患者吸烟有关(P=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β-Catenin与ESCC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17)。结论β-Catenin在ESCC组织中呈细胞质移位表达,不同分化组间的表达存在水平差异,可为ESCC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胡艳萍吴林林刘辉马国荣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Β-连环蛋白吸烟临床病理
紧密连接蛋白-1、3、4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病理科标本,其中乳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均81例,分析claudin-1、3、4与乳腺癌患者年龄、部位、大小、激素受体状态、Ki67增殖活性、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claudin-1、3、4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claudin-1在癌组织的表达(79.0%)与癌旁组织的表达(8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5,P>0.05)。claudin-3、4在癌组织中的表达(54.3%、77.8%)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85.2%、92.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290、7.043,P<0.01);claudin-3、4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82.8%、93.1%)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的表达(42.3%、61.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65、0.322,P<0.05);claudin-3在临床分期亚组的表达(16.7%)与Ⅱ/Ⅲ亚组中的表达(4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284,P<0.05);claudin-1的表达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laudin-3、4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癌瘤发生、发展及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
骆丽马国荣刘凤阁刘彤胡艳萍
关键词:乳腺癌
浅谈快速免疫组化在冷冻中应用的利弊被引量:6
2018年
在病理科,术中冷冻技术的开展已经十分普遍,而且比较成熟,该技术实施很大程度缩短等待病理诊断的时间。病理医生对大部分病例能作出肯定判断,但对某些疑难病例,最终结果待石蜡及免疫组化方能定性,普通免疫组化操作时间过长,而快速免疫组化能巧妙的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但同时快速免疫组化又表现出一些不足的地方。
马国荣
关键词:乳腺癌冰冻切片
介绍一种HE切片快速褪色的方法
2023年
实际工作中,一般很少需要HE切片褪色,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遇到会诊患者带来的白片在前期染色过程中被用完或者患者病理蜡块中的肿瘤组织剩余过少,没有多余的切片或组织做某项检测(免疫组化、EBER检测、特殊染色等),而这些检测恰恰对诊断结果十分重要,如EBER检测是EBV定位检测的金标准等。此时可以将HE切片褪色后再做检测,使患者疾病尽早得到诊断。本研究介绍一种HE切片快速褪色的方法。
马国荣高丽胡艳萍
关键词:HE切片金标准氢氧化钾
介绍一种细胞量少的细胞块制作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细胞病理学检查以高效、简单、便捷、创伤小、准确性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肿瘤的鉴别诊断、预后评估等方面,普通细胞涂片难以满足诊断要求,此时需要制作细胞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等才能明确诊断。当细胞量偏少时,如何将有限的细胞尽可能富集在一起制成细胞块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细胞量少的细胞块制作方法。
马国荣胡艳萍高丽
关键词:细胞量细胞涂片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预后评估分子检测
三种刚果红染色的体会被引量:3
2020年
淀粉样物质化学性质比较复杂,不是一种特定的化学物质,90%为淀粉样原纤维蛋白,在器官组织细胞外沉淀称为淀粉样变性,可沉积于心、肝、肾、脾、胃肠、肌肉及皮肤等局部或全身组织,HE染色为粉红色(图1)。基于不同的病因,淀粉样物质的实质也不同。可能是血清淀粉样A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或者血浆甲状腺转载蛋白、β2微球蛋白、或胰岛淀粉样多肽等。
马国荣胡艳萍高丽张艳
关键词:淀粉样物质刚果红染色偏光显微镜
PD-1、PD-L1和T细胞亚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和T细胞亚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癌旁正常尿路上皮组织PD-1、PD-L1、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各指标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PD-1、PD-L1、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PD-1、PD-L1、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高级别、T3~T4期组织中PD-1、PD-L1、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表达分别明显高于低级别、Ta~T2期的组织;肿瘤直径≥3 cm的组织PD-L1表达显著高于肿瘤直径<3 cm的组织(P<0.05)。CD4^(+)淋巴细胞与PD-1、PD-L1、CD8^(+)淋巴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257、0.312、0.329,P<0.05),PD-1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r=0.278,P<0.05)。结论PD-1、PD-L1、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组织学级别、浸润深度相关,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潜在的靶点。
吴林林胡艳萍白杨马国荣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PD-1PD-L1T淋巴细胞
细胞包埋技术在甲状腺液基细胞学中应用的优缺点被引量:1
2019年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ltrasonic Guidance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G-FNAB)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的细胞学检查方法,被国内外公认为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方法[1],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为普通涂片法(图1)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图2),液基细胞学目前常见的有膜式和沉降式两种。但每种检测方法都存在优越与不足之处,将甲状腺液基细胞进行包埋,联合免疫组化可对部分甲状腺疾病(如结构不典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确诊,本文探讨细胞包埋技术在甲状腺液基细胞学中应用的优缺点。
马国荣胡艳萍刘辉高丽甄攀攀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临床病理TCT
介绍一种制作良好血性体液涂片的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血性体液是各级病理科常见标本,引发血性体液原因复杂,但患者多危重,需要及时准确的病理诊断。然而传统的细胞涂片染色方法应用于血性体液有明显的弊端,例如:涂片厚薄不均、染色涂片背景不清晰、有形细胞成分重叠不易观察、细胞结构不清等,均不利于细胞学诊断。现介绍一种制作良好血性体液涂片染色方法,应用本方法制作的血性体液染色涂片背景清晰,有病理诊断价值的细胞成分分布均匀易观察,从而减少漏诊误诊几率。
刘辉马国荣甄攀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