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无精
  • 4篇无精子
  • 4篇无精子症
  • 4篇精子
  • 3篇无精子症患者
  • 3篇梗阻
  • 3篇梗阻性
  • 3篇梗阻性无精子...
  • 2篇睾丸
  • 2篇非梗阻性
  • 2篇非梗阻性无精...
  • 1篇单精子
  • 1篇单精子注射
  • 1篇蛋白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状况
  • 1篇性激素
  • 1篇支持细胞
  • 1篇弱精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7篇丁孝芹
  • 6篇杨险峰
  • 4篇冯浩
  • 3篇李真
  • 3篇潘周辉
  • 2篇付冬冬
  • 1篇郝大勇
  • 1篇张建瑞
  • 1篇管一春
  • 1篇李嘉恒
  • 1篇刘景
  • 1篇张玉超
  • 1篇娄华

传媒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婚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CL-90评分与ENRIC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孕症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丁孝芹
关键词:不孕症综合心理护理常规护理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显微取精获精的影响因素及辅助生殖结局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睾丸显微取精(microTESE)获精的影响因素和辅助生殖结局。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男性科行microTESE的NOA患者201例,其中Y染色体AZFc区微缺失8例、克氏征37例、隐睾12例、睾丸炎6例、特发性NOA 13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OA和特发性NOA获精的影响因素。将microTESE获精且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患者作为NOA组,取卵日取精失败改睾丸穿刺精子抽吸且行ICSI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睾丸体积,术前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睾酮、催乳素(PRL)水平,卵子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结果:Y染色体AZFc区微缺失、克氏征、隐睾、睾丸炎、特发性NOA患者的获精率分别为37.5%、40.5%、75.0%、83.3%、29.7%。获精的NOA患者和特发性NOA患者右侧睾丸体积大于未获精患者,血清PRL水平低于未获精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RL水平对NOA患者(OR=0.998,95%CI为0.996~1.000)和特发性NOA患者(OR=0.997,95%CI为0.994~1.000)获精均有影响。NOA组和对照组的卵子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RL水平是NOA患者microTESE获精的影响因素。NOA患者通过microTESE获精并行ICSI治疗,可获得与正常射精患者基本相同的辅助生殖结局。
刘杨青嘉若琳丁孝芹高松占冯浩肖小帅李真管一春杨险峰
关键词: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的辅助生育结局和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的辅助生育结局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严重少弱精组,183例)和接受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取精的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对照组,18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胚率、女方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及出生缺陷。结果严重少弱精组的植入率、妊娠率、可利用胚胎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严重少弱精组的正常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正常卵裂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严重少弱精组的临床妊娠114例,分娩104例,而对照组的临床妊娠132例,分娩118例。两组的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双胎率等指标比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严重少弱精组患者中,单胎分娩76例,活产数为76例;双胎分娩28例,活产数为56例。对照组患者中,单胎分娩83例,活产数为83例;双胎分娩35例,活产数为70例。在单胎、双胎分娩周期中,两组的自然分娩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性别比(男/女)方面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严重少弱精组患者的1例新生儿存在左外耳廓凹陷;对照组无出生缺陷新生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梗阻性无精子症者,严重少弱精子症者在新鲜胚胎移植中的可利用胚胎率、植入率、妊娠率偏低,但两组患者妊娠后和新生儿的情况无差异,到出生阶段是安全的。
刘杨青王可欣丁孝芹高松占冯浩娄华李真嘉若琳杨险峰
关键词:弱精子症无精子症先天畸形
189例辅助生育取卵日取精困难患者回顾性分析
目的 降低取卵日取精困难患者的取精失败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辅助生育治疗,因取精困难提前冷冻精子,取卵日亦发生取精困难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3~50(33±7)岁,在...
付冬冬潘周辉杨险峰刘杨青冯浩黄仁禹丁孝芹张建瑞郝大勇刘景
紧密连接蛋白11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紧密连接蛋白11(CLAUDIN-11)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不同生精障碍类型的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2例NOA患者按不同病理类型分为精子发生能力低下(HS)组和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组,其中HS组30例,SCO组32例。免疫组化法检测CLAUDIN-11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LAUDIN-11 mRNA的表达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生殖激素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LAUDIN-11在HS组的表达主要分布于靠近生精小管管壁的支持细胞胞质,在SCO组的表达定位混乱。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LAUDIN-11 mRNA在SCO组表达高于HS组,分别为0.013±0.002、0.008±0.001(t=10.616,P<0.01)。血清LH和FSH在HS组和SCO组患者中差异显著[(3.62±1.34)IU/L vs(4.96±3.10)IU/L,(5.36±2.80)IU/L vs(10.65±9.18)IU/L,P均<0.05]。结论:CLAUDIN-11在睾丸支持细胞上的表达上调,可能在NOA患者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杨险峰付聪刘杨青刘汝升冯浩黄仁禹丁孝芹孙玲潘周辉
关键词: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唯支持细胞综合征
227例成人47,XXY患者临床特点及激素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Klinefelter综合征(克氏征)患者(47,XXY)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接受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AID)治疗的47,XXY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学历、身高、体重、体重指数;FSH、LH、睾酮、催乳素、雌二醇。结果这些患者身高(176.4±5.5)cm、体重(74.5±12.7)kg、体重指数(23.89±3.66)kg/m^2,超重者77例(33.92%),肥胖者34例(14.98%)。性激素FSH(38.35±14.33)IU/L,LH(19.40±9.oo)IU/L,睾酮(132.00±194.50)ng/dl,雌二醇(23.90±15.00)ng/L,催乳素(10.50±8.20)μg/L,雌二醇/睾酮0.21±0.80;睾丸体积与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r=0.197,P=0.003);体重指数与雄激素水平呈负相关(r=-0.284,P=0.000),与雌激素呈正相关(r=0.174,P=0.009);与雌二醇/睾酮呈正相关(r=0.323,P=0.000)。年龄与睾酮、雌二醇、雌二醇/睾酮之间无相关性(P〉0.05);与LH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154,P=0.02),与FSH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196,P=0.03)。高学历组平均年龄高于低学历组(P〈0.01),雄激素水平低于低学历组(P〈0.01)。结论克氏征患者(47,XXY)睾酮与患者睾丸体积密切相关;克氏征患者睾酮、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与患者身高、体重指数、文化程度相关。
潘周辉付冬冬李嘉恒丁孝芹杨险峰
关键词:性激素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夫妇辅助生育结局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PESA-ICSI)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夫妇辅助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PESA-ICSI治疗的215组男方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夫妇及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2108组男方常规精液分析正常的夫妇的临床资料,考虑到两组的女方年龄、移植胚胎数等混杂因素的影响,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1∶3匹配获得PESA组204例和精液分析正常组594例作为最终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正常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胚率、女方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及出生缺陷。结果PESA组可移植胚胎率为83.61%(1388/1660),高于精液分析正常组的79.96%(4049/5064),P<0.05。两组正常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单/双胎率及性别比(男/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单胎分娩周期还是双胎分娩周期,两组女方孕周、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体质量儿比例及性别比(男/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PESA组出生缺陷率低于精液分析正常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可利用胚胎率,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能够获得与精液分析正常患者基本相同的辅助生育结局和妊娠结局。
刘杨青嘉若琳丁孝芹李真张玉超杨险峰
关键词:梗阻性无精子症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