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先模

作品数:79 被引量:687H指数:14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6篇理学
  • 1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共聚
  • 14篇微球
  • 14篇聚乳酸
  • 14篇可生物降解
  • 14篇共聚物
  • 14篇二醇
  • 13篇高分子
  • 11篇药物
  • 11篇降解
  • 11篇分子
  • 10篇疫苗
  • 9篇生物降解
  • 9篇嵌段
  • 9篇嵌段共聚
  • 9篇嵌段共聚物
  • 9篇聚乙二醇
  • 9篇环酮
  • 8篇内酯
  • 7篇己内酯
  • 5篇韧性

机构

  • 59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成...
  • 6篇电子科技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成都军区总医...
  • 4篇四川琢新生物...
  • 3篇中国生物技术...
  • 2篇广西大学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四川省卫生防...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成都生物制品...

作者

  • 79篇邓先模
  • 27篇熊成东
  • 19篇郝建原
  • 12篇袁明龙
  • 11篇李孝红
  • 10篇贾文祥
  • 9篇李雄伟
  • 7篇周绍兵
  • 6篇张连来
  • 6篇罗福成
  • 5篇杨德娟
  • 5篇赵宗林
  • 5篇郑谦
  • 5篇刘孝波
  • 5篇张军华
  • 5篇叶友全
  • 5篇叶友全
  • 5篇刘钰
  • 5篇王翰章
  • 5篇魏世成

传媒

  • 8篇高分子通报
  • 8篇高分子材料科...
  • 6篇合成化学
  • 4篇华西口腔医学...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功能高分子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塑协降解...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 8篇2000
  • 12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米级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微球的制备研究被引量:11
1998年
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聚-D,L-乳酸-聚乙二醇(PLA-PEG),采用本体聚合法在高温(185℃)及负压(-9.5×103MPa)条件下制得。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技术制备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微球。微球粒径受油/水相比、乳化时间及乳化分散能量的影响,也受基质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红外光谱(IR)及核磁共振谱(NMR)用于分析证实产物结构。微球粒径经扫描电镜测定为微米级(<10μm)。
李雄伟肖锦李晓毅熊成东邓先模
关键词:聚乳酸微球生物降解微米级
接种缓释霍乱微球疫苗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把霍乱弧菌Inaba569B株的外膜蛋白(OMP)包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体内,制备成缓释微球疫苗。对微球在动物体内的靶向分布研究,表明口服微球后主要分布在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等部位。采用微球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收集其唾液、血清和粪便,采用BA-ELISA法检测了sIgA和IgG抗体滴度。在第6周,口服微球疫苗组的小鼠粪便sIgA滴度比口服游离OMP对照组高5倍;在第12周时sIgA高达10倍(224/22),同时小鼠血清IgG滴度也比对照组高14倍(1920/140)。采用霍乱弧菌经腹腔攻击免疫小鼠后,发现口服微球疫苗组保护率为50%~70%,皮下注射微球疫苗组保护率为80%~100%,而口服游离OMP组保护率仅为10%。
贾文祥张文彬李雄伟邓先模熊成东孟丽杨燕徐秀珍郑镇西
关键词:霍乱缓释微球疫苗
正交设计法在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上的应用被引量:14
1999年
利用正交设计的数学方法进行实验设计,用传统的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PLA)微球,考察不同因素(即工艺参数)对微球平均粒径大小(即指标)的影响,寻找制备不同粒径微球的最佳条件,所考察的因素分别为分散剂聚乙烯醇(PVA)浓度、聚乳酸浓度、搅拌速度、分散相(油相)与连续相(水相)体积比;并考虑了因素间可能有的交互作用,即分散剂浓度与聚乳酸浓度之间、与油/水相体积比之间、聚乳酸浓度与油/水相体积比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4因素对平均粒径大小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搅拌速度、分散剂浓度、聚乳酸浓度、油相和水相体积比。其中。
郭颖志张连来罗福成熊成东熊成东
关键词:平均粒径聚乳酸微球正交设计法药物载体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用作制剂载体材料的疫苗微球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综述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作为疫苗载体材料制备疫苗微球制剂的研究状况 ,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国外文献 ,结合作者近年的研究 ,较全面地介绍了疫苗微球制剂的制备、体外降解及抗原释放、体内分布及动物的免疫效果 ,提出了疫苗微球制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 与目前通用的液体疫苗相比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疫苗微球制剂的研究结果已显示其潜在优势 ,经不断改进 。
李孝红邓先模黄志镗
关键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疫苗微球制剂
对二氧六环酮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二氧六环酮聚合物,进一步的给出了该对二氧六环酮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包含了如下技术方案:对二氧六环酮二元聚合物,由10%-50%摩尔组份的对二氧六环酮与50%-90%摩尔组份的丙交酯聚合反应而成。本...
郝建原赵慧珍刘钰叶友全邓先模
文献传递
由丙交酯类单体合成聚乳酸类材料的多级反应连续聚合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丙交酯类单体开环聚合合成聚乳酸类材料的多级连续聚合装置,该装置由具有不同特点的聚合设备和输送设备组成,它们是预聚合反应釜组,双螺杆反应挤出机,熔体输送泵、静态混合器和管式反应器,该装置与采用单一的双螺杆...
袁明龙申开智袁明伟王贵恒邓先模
文献传递
生物塑料——聚(β-羟基丁酸酯)的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被引量:14
2001年
综述了生物塑料聚 (β 羟基丁酸酯 ) (PHB)近年来在物理改性 (共混改性 )和化学改性 (大分子反应改性和反应性共混改性 )方面工作的进展状况。在PHB共混体系中 ,可解体性共混物和全生物降解性共混物是两类不同的共混体系 ,后者从长远意义上讲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而其现实意义上的用途是在生物医学领域。文章主要对PHB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热行为、结晶行为、机械性能和降解性能等方面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反应性共混是较佳改善非相容PHB共混体系相容性的方法 ,而大单体反应改性和反应性共混则是改造PHB ,提供新型功能化医用材料的有效手段。这些领域方面的研究代表了PHB改性工作新的发展方向。
郝建原邓先模
关键词:物理改性化学改性
对二氧六环酮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二氧六环酮聚合物,进一步的给出了该对二氧六环酮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和一种医用防粘连膜的应用。本发明的包含了如下技术方案:对二氧六环酮二元聚合物,由10%-50%摩尔组份的对二氧六环酮与50%-90%摩尔组份...
郝建原赵慧珍刘钰叶友全邓先模
可生物降解PCL/PE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2000年
研究了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的 ε-己内酯与聚乙二醇在 110℃的熔体开环聚合制备 PCL/ PEG嵌段共聚物 ,分步加入 ε-己内酯对嵌段聚合物的分子量有大幅度提高。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 PEG分子量对 PCL/
刘孝波张军华杨德娟邓先模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生物降解
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2
2002年
从力学性能的改善和降解速率的可调性等角度 ,总结了复合生物材料与单一组分的材料相比 ,在生物医用领域应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使用性能的优越性。综述了复合生物材料 ,特别是用于骨修复的各类有机 /无机复合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状况。提出将与人骨中磷灰石微晶类似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与可降解聚酯材料进行复合 ,能够得到具有优越骨诱导性能并且能够降解的新型骨修复材料。这方面的研究代表了有机
郝建原邓先模
关键词:复合生物材料骨修复材料羟基磷灰石力学性能可降解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