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更生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创业教育——以“温州精神”教育为个案
- 2009年
- 创业教育正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内逐步兴起,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温州精神"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开展创业教育。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是传承与发展"温州精神"的需要,而且还有着易认同、易嫁接和促进地方文化再建构的特质。
- 李更生陈近
- 关键词:创业教育校本课程
- 谈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人格力量被引量:3
- 2003年
- 知识就是力量 ,人格也是一种力量。文化传统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们大多有着高尚的人格 ,这种人格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强有力的感召力。
- 李更生
- 关键词:校长人格力量文化教育社会
- 让陶行知走进新课程 让生活教育走进课堂——论开展“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 2008年
- 一、问题与背景郭沫若曾在纪念陶行知去世的挽联中写有这样的一句名言."2000前孔仲尼,2000年后陶行知。"陶行知可谓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既有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孔子)的继承与发展,同时还有对西方当时先进教育理念(杜威)的吸收和改造,从而建立起赋有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教育新理念—"生活教育论"。
- 李更生魏建刚
- 关键词:陶行知研究生活教育教学生活化进课堂走进新课程
- 竺可桢与浙江大学——从竺可桢的人格魅力看浙江大学的崛起被引量:4
- 2007年
-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在教育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担任校长历时13年(1936—1949),在这13年中,竺可桢通过艰苦卓绝地经营学校、不拘一格地网罗人才、以身示范地树立校训、廉洁自律地匡正校风、唯是以从地精研学术,终于把浙江大学从一所地方性的大学变成了当时国内四所著名的大学之一(北大、清华、南开、浙大),并获得“东方剑桥”的美誉。浙江大学之所以在当时能跻身于全国著名大学行列,是因为她拥有竺可桢这样一位好校长。
- 李更生
- 关键词:大学校长人格
- 认识校长成长规律,构建促进校长终身发展培训体系被引量:8
- 2007年
- 学习型的社会使校长的终身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校长的终身发展呈现为不同的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认识校长成长的规律,构建一个包含培训目标、培训模式、培训课程和培训网络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可以促进中小学校长走向终身发展。
- 李更生
-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终身发展
- 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关系之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校本培训和集中培训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二者在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校本培训和集中培训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教师培训机构在调节二者关系中所承载的使命和职责,从而更好地发挥二者在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中的作用。
- 徐颂列李更生姚安娣
- 关键词:校本培训教师培训机构
- 从汶川大地震中教师群体行为的表现看教师专业道德的三维重心
- 2008年
- 汶川灾区教师们在大灾大难面前无所畏惧、舍生忘死的行为表现,展示了人民教师以责任、作风和技能为核心的优良专业道德。
- 李更生
- 关键词:大地震教师专业道德作风
- 全体·基础·生活——新课程视野中孔子、陶行知教育理念之重拾被引量:1
- 2004年
- 孔子和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有着世界知名度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和陶行知的思想既有一脉相通之处 ,又打上了各自的时代烙印。从孔子到陶行知到新课程 ,其教育理念之所以有诸多相通之处 ,是因为他们教育理念的终极追求都是以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为鹄的 ,我们可以具体地解读为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 李更生
- 关键词:孔子陶行知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