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爱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韩复榘
  • 3篇经济建设
  • 2篇辛亥革命
  • 1篇知识分子
  • 1篇知识分子阶级
  • 1篇弱势群体
  • 1篇山东经济
  • 1篇社会保障
  • 1篇失业
  • 1篇失业人员
  • 1篇述论
  • 1篇农民
  • 1篇农民工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民初
  • 1篇中小学教师
  • 1篇周恩来
  • 1篇主权
  • 1篇主权问题
  • 1篇转型期弱势群...

机构

  • 9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临沂大学

作者

  • 10篇董爱玲
  • 1篇刘陆天

传媒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韩复榘主鲁时期的经济建设被引量:1
2007年
1931~1937年,在韩复榘主鲁时期,山东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此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有其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经济思想及措施;客观原因在于此时期山东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董爱玲
关键词:韩复榘经济近代化
试析韩复榘主鲁时期的经济发展及原因被引量:1
2006年
韩复榘主鲁期间,除加强政治、军事统治外,对经济建设也颇为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期间山东经济的发展,有其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在于他独具特色的经济思想及措施,客观原因在于当时山东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董爱玲
关键词:韩复榘经济建设
韩复榘主鲁时期经济发展原因探析被引量:2
2006年
韩复榘主鲁七年期间,山东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影响,主观原因在于韩复榘独特的经济思想及经济措施。客观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历史给予山东一个难得的较为平静、安定的社会环境,给予山东一个发展地方经济的较好机遇。
董爱玲
关键词:韩复榘经济建设
山东谘议局与辛亥革命被引量:3
2002年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清政府发起了筹备立宪运动 ,山东谘议局应运而生。山东谘议局的成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终于被辛亥革命的汹涌浪潮所淹没。随之作为新生事物出现的山东各界联合会也最终不敌封建势力的颠覆活动 ,仓皇收场。透过这些政治机构的更替 ,顽固派、立宪派和革命派之间斗争妥协的过程 。
董爱玲
关键词:辛亥革命
浅谈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养及其培养被引量:7
2008年
目前,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养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也和对教师的法律教育的缺失有关。改变这种状况,既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和全民普法,更要倡导教师学法、懂法,同时把教师应具备的法律知识纳入师范教育的课程计划。
董爱玲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
韩复榘的经济思想及对山东经济的影响
2006年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以后,韩复榘出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在他主鲁期间,其经济思想颇具特色。一方面,他欲建立山东独立的经济体系,摆脱国民党的统治,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他又具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和近代意识。在其独特的经济思想指导下,他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促进了山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董爱玲
关键词:韩复榘经济现代化
试论清末民初山东谘议局及其演变被引量:2
2007年
1906年,晚清政府为缓和日益尖锐的国内社会矛盾,消弭革命,挽救其行将灭亡的命运,打起变法维新的旗号,发起了筹备立宪运动,山东谘议局应运而生。但山东谘议局的成立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内部派系林立,冲突不断,终于在辛亥革命中被立宪派和革命派联合推翻。随之作为谘议局替代物而成立的的山东各界联合会,最终也被封建势力所颠覆。透过这些政治机关的演变,可以清晰看到辛亥革命在山东酝酿及发起时顽固派、立宪派和革命派之间斗争妥协的过程,从侧面反映辛亥革命在山东的进展。
董爱玲刘陆天
关键词:辛亥革命
转型期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被引量:1
2007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弱势群体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凸显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能否正确对待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董爱玲
关键词:弱势群体失业人员农民工社会保障
明清澳门主权问题述论被引量:1
1999年
澳门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以欺骗、贿赂等手段强租澳门后,我国明清两王朝仍对澳门行使行政、军事、司法、海关关税等权力,即拥有完全主权。至1888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签定后,葡人获得在澳门“永居管理”的权力,使中国对澳门所行使的主权受到破坏,但中国政府并未完全丧失对澳门的主权。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祖国的强盛,我国恢复行使对澳门的主权,这是历史的必然。
董爱玲
关键词:主权
文革前十年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认识被引量:1
2000年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是评价知识分子、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关键。正是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理论误区,才导致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多次反复,判定知识分子世界观的属性应主要看其社会实践。
董爱玲
关键词:知识分子文革阶级属性周恩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