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霞
-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评价
- 2007年
- 王元林先生的《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一书,已于2006年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是作者近年来在海洋文化、沿海港口和南海交通研究方面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全书凡7章,37.5万字,是近年来南海神庙研究领域少有的佳作。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 罗小霞
- 关键词:海上丝路遗迹祭祀
- 《格洛丽亚》(节选)英汉翻译报告
- 本翻译报告实践材料选自英国华人文学作家凯丽·杨的小说《格洛丽亚》。这本小说以时间为主线,叙述了主人公近40年的人生历程,并反映了20世纪中后期牙买加的社会历史进程。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发现文本中含有大量方言表达。在认真...
- 罗小霞
- 关键词:方言翻译文本类型理论交际翻译
- 近代广州港贸易兴衰与其腹地范围的变迁(1842-1911)
- 一口通商时期,广州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处于中心地位,其腹地范围几乎遍及全国。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通商口岸的不断增设,加之世界市场、国内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广州港对外贸易逐渐衰落,其腹地范围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近代广...
- 罗小霞
- 关键词:腹地茶叶生丝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南海禅钟:铜钟款文所见南汉国之史事
- 2016年
- 南汉国笃崇佛教,铜钟作为重要的佛教法器用于赏赐或纪功名供奉于寺院内,其款文可补史籍记载之不足。铜钟款文反映了南汉国佛教的兴盛,体现了佛教文化自汉代入华后本土化、世俗化的过程。款文中所记地名见证了南汉疆域的沿革及经济发展的若干情况。款文中所记官职名则体现出南汉对唐代官制的沿袭。南汉铜钟款文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体现了南汉国承唐代遗风并有所发展。
- 罗小霞
- 关键词:佛教铜钟疆域官制
- 明代东南海舶建造与管理制度刍议
- 2016年
- 明朝对海舶的建造和管理颇为重视。东南地区是海舶建造业的中心。通过对卫所造船的官员设置、建造和修订标准的分析,勾勒出明代官方海舶建造与管理制度的全貌,并结合明朝官方对民间海舶建造业的控制,指出明代海舶建造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罗小霞
- 关键词:明代东南
- 重庆开埠对近代四川猪鬃业发展的影响
- 2015年
- 重庆开埠前,四川猪鬃由广帮商人、汉口商帮经营,并从广州、上海、汉口出口。但因加工技术落后,沿途关税重,四川猪鬃的出口规模较小。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后,四川猪鬃改由重庆出口,运输成本减少。英商立德乐首创猪鬃加工业,开启了四川猪鬃业的近代企业加工模式,形成了从屠户到洋行的较为完整的收购和运销系统,奠定了近代后期四川猪鬃业的经营模式。重庆开埠是四川猪鬃业发展的转折点,为其驰名世界创造了契机,但这种生产与出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罗小霞王元林
- 关键词:开埠
- 近代广州港贸易兴衰与其腹地范围的变迁(1842-1911) ——以丝茶等出口为例
- 一口通商时期,广州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处于中心地位,其腹地范围几乎遍及全国。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通商口岸的不断增设,加之世界市场、国内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广州港对外贸易逐渐衰落,其腹地范围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近代广...
- 罗小霞
- 关键词:腹地茶叶生丝
- 近代广州港蔗糖、草席出口的盛衰及原因初探被引量:1
- 2014年
- 在1847年以前,广州港蔗糖出口处于上升阶段。此后,广州港蔗糖出口量逐渐下降。洋糖的大量输入、国际市场上糖税的变更、香港转口贸易的竞争、汕头开埠是导致其出口量下跌的重要原因。广州港草席出口形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90年代以前,广州出口草席销路很好。第二阶段为19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广州港出口草席逐渐下降。第三阶段为19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世纪初期,形成了广州地席出口的"黄金时代",此后逐渐衰落。来自日本和国内其它口岸的竞争,广州出口草席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织席者和贩席者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草席出口衰落的重要原因。
- 罗小霞王元林
- 关键词:蔗糖草席
- 明代海舶建造与中外交流研究:以东南地区为中心
- 本文通过海舶这一载体,力求展现明代海舶建造业发展的全貌,审视制度因素对明代海舶建造业发展的影响,剖析海舶建造业对东南地方社会的影响,分析中外海舶建造技术的交流情况。 明代官方造船分为国营造船厂和卫所造船两个部分,隶属于...
- 罗小霞
- 关键词:明代
- 近二十年来明代造船与航海技术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5年
- 明代造船与航海技术达到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最高峰,同时由于明代曾一度实施海禁,民间造船与航海受到限制,也被认为是中国造船与航海由盛人衰,由领先世界到落后西方的转折时期。明人留下了大量有关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文献,学界利用这些文献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近20年来,随着“南澳一号”等国内外考古文物的不断发掘,学界针对原有结论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近20年来明代造船与航海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 罗小霞王元林
- 关键词:航海技术造船明代考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