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涂料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亚胺
  • 1篇亚胺化
  • 1篇乙烯
  • 1篇乙烯醇
  • 1篇振荡
  • 1篇振荡模式
  • 1篇涂料应用
  • 1篇酰胺
  • 1篇酰胺酸
  • 1篇酰亚胺
  • 1篇酰亚胺化
  • 1篇烯醇
  • 1篇流变性
  • 1篇流变性能
  • 1篇流平性
  • 1篇氯化钠
  • 1篇静电纺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金建锋
  • 2篇戴礼兴
  • 1篇唐婷婷
  • 1篇陆雷
  • 1篇方乃照
  • 1篇陈亮

传媒

  • 2篇上海涂料
  • 1篇合成技术及应...
  • 1篇纺织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α-PVA/s-PVA/NaCl共混体系的薄膜制备和表征
2008年
以两种等规度不同的聚乙烯醇(PVA)为原料,水作溶剂,加入不同含量的氯化钠(NaCl),在室温干燥、水洗、再干燥后制成无规聚乙烯醇(α-PVA)/间规聚乙烯醇(s-PVA)共混薄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博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力学性能测试以及热失重分析(TG)等方法对薄膜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随NaCl和s-PVA的含量变化,共混膜的吸收峰和熔点规律变化,并在3%(w)NaCl时获得最佳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47.54MPa与1.95 GPa。共混膜的热性能随着s-PVA含量增加而提高,s-PVA所占比例从0提高到40%时,相应地薄膜的熔点从231.4℃增至239.8℃。
方乃照金建锋陆雷戴礼兴
关键词:聚乙烯醇氯化钠共混膜
部分环化聚酰胺酸的流变性及其静电纺丝被引量:1
2009年
以部分环化聚酰胺酸(PAA)为纺丝原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部分环化聚酰胺酸纳米纤维。测试纺丝原液的流变特性和纳米纤维毡的力学性能,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纤维的酰亚胺化程度及其表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环化剂量的增加,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程度增加;剪切速率提高,溶液剪切黏度减小;分子链刚性越强,黏度降低越明显;纺丝溶液黏度提高,纤维连续而伸直,直径变大;部分环化PAA纳米纤维毡的最大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6.87、254.77 MPa。
唐婷婷陈亮金建锋戴礼兴
关键词:静电纺丝聚酰胺酸聚酰亚胺酰亚胺化流变性能
涂料应用中的流变技术被引量:2
2007年
涂料的流变参数影响到涂料的贮存稳定性和涂膜的外观性能。重点介绍了振荡模式在测定涂料和涂膜的流变参数,如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损耗角正切tanδ等方面的应用。
金建锋
关键词:涂料振荡模式
改善粉末涂料流平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提出了长(短)波扫描法表征粉末涂料涂膜流平性的半定量方法,并对影响涂膜流平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引入了能综合反映涂膜流平性的动态粘度测量方法,并提出了UV固化粉末涂料是改善涂膜流平性的有效途径。
金建锋
关键词:粉末涂料流平性UV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