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清 作品数:11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理学 文化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富锂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以LiAc·2H2O、Mn(Ac)2·4H2O、Ni(Ac)2·4H2O为原料,采用水溶液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0.5O2和Li1.2Ni0.3Mn0.5O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测试了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样品LiNi0.5Mn0.5O2首次放电比容量能达到125.6mAh/g,经过30周循环以后,放电比容量为111.2mAh/g,容量保持率为96.2%;而富锂样品Li1.2Ni0.3Mn0.5O2首次放电比容量能达到187.2mAh/g,经过30周循环以后放电比容量为184.5mAh/g,容量保持率为98.6%,远高于富锂前样品。另外,富锂后的样品Li1.2Ni0.3Mn0.5O2倍率性能优于富锂前。 付真 王晓清 汪杰 程博闻关键词:水溶液法 电化学性能 倍率性能 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提高TiO_2的导电性和材料的分散性,进而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将二氧化钛与石墨烯复合,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二氧化钛/石墨烯(TiO_2/rGO)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石墨烯复合后材料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均升高,在电流密度为0.1C(C=150 mA/g)下,初始放电容量为374 mAh/g,50周后的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65 mAh/g,循环保持率为44%,远高于同种方法下合成的二氧化钛样品50周后的比容量50 mAh/g和保持率17%. 王晓清 赵爽 王彦奎 杨建英关键词:二氧化钛 石墨烯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锂硫电池系统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6 2016年 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 Ah·g-1)和能量密度(2600 Wh·kg-1),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储能电池。本文全面介绍了锂硫电池最新的基础研究,详细阐述了电池的正极、黏合剂、电解质、隔膜、负极和一些最新的锂硫电池组装与结构设计。硫可以和其他材料以不同方式复合后作为正极来提高电池的导电性以及抑制其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穿梭效应",以此来改善电池性能;在黏合剂和电解质研究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与电极配套和功能性的黏合剂以及不同类型的电解质;同样,在隔膜方面也涉及到隔膜类型的选择、复合与改性处理;在负极方面,对于锂片负极可采用涂覆保护薄膜或膜预锂化处理等方法来改善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一些新颖的电池组合方面,过渡层、新型集流体的运用以及电池结构的新设计也极大提高了电池电化学性能。最后,本文分析了现有锂硫电池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邓南平 马晓敏 阮艳莉 王晓清 康卫民 程博闻关键词:锂硫电池 正极 负极 新型正极材料LiCo_(1/3)Fe_(1/3)Mn_(1/3)O_2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2010年 寻找一种提高或替代LiCo1/3Ni1/3Mn1/3O2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直是大家研发的目标。尝试合成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1/3Fe1/3Mn1/3O2。用适量Li含量合成目标材料时,纯相LiCo1/3Fe1/3Mn1/3O2在1 100℃通过淬火的办法合成,但材料中有较强的阳离子层间混排;低温或不淬火不能获得纯相。增加原材料中Li摩尔含量至Li/(Co+Fe+Mn)=1.33时,不需要淬火就可低温合成层状纯相,而且材料的层状性变强。电化学性能显示用适量Li含量合成的LiCo1/3Fe1/3Mn1/3O2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极差的电化学性能,这应该由于严重的阳离子层间混排造成的。用Li过量合成的材料显示了提高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充电比容量达到277 mAh/g,但放电比容量达到128mAh/g。 苗家军 王晓清 易炜 张联齐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新型富锂相层状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2012年 以醋酸盐燃烧法按照相图(Li1.2Co0.4Mn0.4O2-Li1.2Ni0.4Mn0.4O2-Li1.2Ni0.2Mn0.6O2三角相图)设计合成了Li1.2-(Co0.4Mn0.4)1-x-y(Ni0.4Mn0.4)x(Ni0.2Mn0.6)yO2(0≤x+y≤1)系列固熔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XRD物相分析表明,温度对Li1.2(Co0.4Mn0.4)1-x-y(Ni0.4Mn0.4)x-(Ni0.2Mn0.6)yO2的合成有明显影响。可以判断:合成温度为950℃以上时,相图中所有成分点能够形成纯相,可鉴定为α-NaFeO2层状结构。初步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2~4.8 V范围内,以20 mA/g的电流充放电,材料依据成分不同,有不同电化学性能(充电曲线形状、充放电容量等),最高放电容量达到228 mAh/g。 杨瑞娟 王晓清 郭建 侯佩玉 周恩娄 张联齐关键词:层状结构 相图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深入,教学对《仪器分析》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仪器分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改善,保证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张纪梅 许世超 王晓清 王立敏 郑海涛 魏俊富关键词:仪器分析 教学改革 教材建设 新型Li-Ni-Co-Mn-O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Lix[Ni0.2Mn0.7Co0.1]Oy(0≤x≤2,2≤y≤3)系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得样品的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ICP元素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实际组成与理论组成基本一致。XRD物相分析表明,随着x值的变化,材料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由最初的尖晶石结构(LiNi0.5Mn1.5O4)过渡到尖晶石-层状复合结构,最后成为α-NaFeO2层状结构。SEM测试表明,随着x值的变化,材料的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2.00~4.95 V电压范围内,以20 mA/g的电流充放电,材料依据成分不同,有不同电化学性能。 杨瑞娟 王晓清 侯佩玉 周恩娄 张联齐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层状结构 溶胶-凝胶法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 2012年 分别介绍了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多元复合层状氧化物及磷酸铁锂的溶胶-凝胶法合成。探讨了采用不同元素掺杂来提高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改性方法。提出了目前溶胶-凝胶法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吕睿 王晓清 殷昊曦 张纪梅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法 正极材料 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应用,高比能量、使用寿命长、安全环保的锂电池,已经成为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首选供电,并已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领域。开发大容量和高电压性能的新型正极材料尤为重要。其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嵌锂电位高达4.7 V,循环性能好,能量效率高,在手机、电动汽车、航空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年来LiNi0.5Mn1.5O4的一些制备方法以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江乐锋 王晓清 李畅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 晶体结构 循环性能 尖晶石LiMn_2O_4高温循环性能的改善 2012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从掺杂Al3+稳定晶体结构和包覆抑制锰的溶解两方面来改善尖晶石LiMn2O4的高温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改善后的正极材料在高温50℃且0.5 C(C=120 mAh/g)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3.3 mAh/g,循环5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82.8 mAh/g,比空白样品提高34.1 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88.7%,比空白样品提高39.8%。 丁银 王晓清 阮艳莉 张磊 汤恩旗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LIMN2O4 AL掺杂 表面包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