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武
-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5
- 供职机构:寿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蔬菜大棚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患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肌肉骨骼疾患(MSDs)在蔬菜大棚作业人员中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在山东省寿光市5个主要蔬菜种植区抽取15个村1 780名蔬菜大棚作业者,运用改良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别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属性大棚作业者MSDs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MSDs患病率为78.4﹪(1 395/1 780),身体各部位MSDs患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下背、膝、颈、肩和上背,患病率分别为62.4%、41.9%、22.9%、20.3%和8.4%。χ2检验发现有36个因素与MSDs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年龄≥50岁、从事大棚种植工作的年数≥20 a、每天工作≥10 h、5 kg<工作中经常推拉用力<20 kg、经常以不舒服的体位搬举重物、经常稍微弯腰、长时间保持颈部后仰姿势8个因素为大棚作业人员MSDs危险因素;工作中经常使用振动工具为大棚作业人员MSDs保护因素。结论蔬菜大棚作业人员MSDs患病率较高,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休息缓解。
- 王凯刘剑君王东武王萍郑文静么鸿雁
- 关键词:蔬菜大棚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
- 大棚从业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防护认知现状和干预需求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寿光市蔬菜大棚从业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WMSD)防护认知现状和干预需求。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对1 780名大棚从业人员进行WMSD防护知识态度及需求问卷调查;采用便利抽样和立意抽样方法,共选择14名调查对象进行焦点小组访谈。结果 66.0%(1 174/1 780)的大棚从业人员认为WMSD是一种严重的职业危害;只有20.3%(362/1 780)的大棚从业人员知晓WMSD防护知识;有54.7%(974/1 780)的大棚从业人员表示如果了解相关知识,会按照要求进行防护;有96.7%(1 721/1 780)的大棚从业人员有意愿参加关于WMSD防护的健康教育培训。随着大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的提高,对WMSD严重性的知晓率越低(P<0.01),对WMSD防护知识的知晓率越高(P<0.05),愿意参加培训者越多(P<0.01);种植工龄≥20.0年组的大棚从业人员对WMSD严重性的知晓率高于种植工龄<20.0年组(68.9%vs 61.5%,P<0.01);WMSD患者对WMSD严重性的知晓率高于非WMSD者(67.2%vs 61.6%,P<0.05)。大棚从业人员最需要的健康干预是专业的健康教育以及适用的防护用品和助力工具。结论蔬菜大棚从业人员对WMSD相关的健康知识欠缺,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探索适合大棚蔬菜生产作业特点的防护用品和助力工具。
- 郑文静刘剑君么鸿雁王凯王东武
- 关键词:肌肉骨骼疼痛健康干预
- 山东寿光市蔬菜大棚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寿光市蔬菜大棚从业人员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山东省寿光市孙集街道、文家街道、古城街道和纪台镇4个街道/乡镇抽取的1 279名蔬菜大棚从业人员进行入户面访问卷调查。结果山东省寿光市调查的1 279名蔬菜大棚从业人员肌肉骨骼系统疼痛和过敏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77.1%和27.1%;肌肉骨骼系统疼痛中,腰背痛、膝关节痛和颈部痛的发生率分别为70.8%、44.2%、27.0%;过敏性症状中,皮肤瘙痒、咳嗽、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分别为16.3%、11.4%、7.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30岁、饮酒和每年从事大棚种植时间为9~10个月是山东省寿光市蔬菜大棚从业人员肌肉骨骼系统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山东省寿光市蔬菜大棚从业人员过敏性症状发生的与性别和每天从事大棚作业的时间有关。结论肌肉骨骼系统疼痛和过敏性症状是山东省寿光市蔬菜大棚从业人员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性别、年龄、饮酒和每年工作的时间是肌肉骨骼系统疼痛的影响因素,性别和每天从事大棚作业的时间是过敏性症状的影响因素。
- 王萍刘剑君么鸿雁郑文静王东武赵磊刘春梅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浅析学校运动损伤及预防被引量:1
- 2012年
- 学校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比较常见,我们搜集了近几年来在本地大中专院校发生的多例在学校运动时发生的骨折、脱位及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病例,帮助我们熟悉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以利于提高从事体育运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 赵磊王东武王景刚
- 温室大棚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患工效学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定性了解温室大棚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山东省寿光市温室大棚种植区,采用现场观察及定性小组访谈的方法对温室大棚作业人员的作业姿势、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及其引起的误工就医情况以及温室大棚作业中的不良工效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温室大棚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患主要发生在腰部和肩部,作业人员作业时背部姿势构成主要为直立(50.4%)、前倾(31.1%)、前曲(10.4%);上肢姿势构成比主要是单手高于肘(47.2%),单手高于肩(32.3%),双手高于肘(15.1%);下肢姿势构成比主要为伸直(60.3%),单脚重心(20.9%),蹲(14.4%)。因肌肉骨骼疾患误工、就医的情况较少,肌肉骨骼疾患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长时间高负荷劳动、不良的工作体位、重复性作业等。结论我国温室大棚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患的情况严重,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长时间高负荷劳动、不良的工作体位、重复性作业,应针对温室大棚特殊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方式,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减少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
- 王东武么鸿雁郑文静刘剑君郭孟杰王凯
- 关键词:温室大棚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
- 2018-2022年山东省寿光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山东省寿光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探讨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8-2022年山东省寿光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构成比,分析恶性肿瘤变化趋势。结果2018-2022年山东省寿光市居民共死亡41049例,死亡率为730.18/10万。心脑血管疾病居死因顺位第1位,恶性肿瘤居第2位,呼吸系统疾病居第3位。各年度男性、女性粗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5.50、157.58、143.22、123.84、147.20,P<0.01)。男性、女性死亡顺位第一位均为肺癌。男性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白血病、膀胱癌的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χ^(2)值分别为486.73、269.51、196.57、13.64、132.32、6.90、64.96,P<0.01),男性胰腺癌粗死亡率略高于女性(χ^(2)=3.84,P<0.05)。男性膀胱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粗死亡率分别为女性的6.03、3.23、2.61、2.24、2.06倍。随年龄增加,男性、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50岁年龄组男女间标化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8、0.4、1.61、2.22、0.91、3.19、0.5、0.09、1.47,P均>0.01),>50岁年龄组男女间标化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1.4、59.46、142.11、244.96、339.92、231.94、148.93、85.29,P均<0.01)。5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死亡9940例,构成比为94.07%。寿光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市中心、南部、西部、北部、东部地区,市中心与4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6.08、174.66、271.95、418.15,P<0.01)。结论2018-2022年寿光市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略有波动,标化死亡率下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需重点关注北部、东部地区及50岁以上男性人群。
- 郑月花王东武丁峰李伟红李秋菊杨晓甜李慧
-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肺癌胃癌
- 大棚蔬菜种植人员农药使用行为调查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大棚蔬菜种植人员农药使用行为的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大棚蔬菜种植人员的农药种类及安全使用知识的获得途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用药行为和自我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907名大棚蔬菜种植人员。89.1%(808/907)人员在使用农药前会接受安全用药的指导,销售人员指导是获得安全用药知识的主要途径(占80.8%);96.7%(876/907)人员存在混合用药行为,91.9%(833/906)人员在喷洒农药时身体受到污染,53.4%(484/907)人员在喷洒农药时无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农药使用行为危险性评分得分为0~1分者占4.5%。结论应完善相关规范,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农药销售人员安全用药告知意识,提高大棚蔬菜种植人员的安全用药知识及其自我保护与自救意识。
- 郑文静么鸿雁刘剑君王萍王东武韩玲
- 关键词:蔬菜大棚农药
- 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HBV DNA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寿光市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者HBV DNA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寿光市3个镇街道居民体检发现的HBs Ag阳性者静脉血5 m L,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分析HBV DNA与性别、年龄、有无乙肝/肝癌家族史、密切接触史、输血史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2 026例HBs Ag阳性感染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49.41%(1 001/2 026),HBV DNA载量的平均值为6.27×107拷贝/m L。其中男性HBV DNA阳性率为53.28%(585/1 098),女性为44.83%(416/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0,P<0.01);HBV DNA均值男性为(6.72×107±2.07×108)拷贝/m L,女性为(5.56×107±1.44×108)拷贝/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7,P>0.05)。HBVDNA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983),与HB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乙肝/肝癌家族史、密切接触史、输血史等均无关。结论 HBV DNA阳性率与慢性HBV感染者的性别、年龄有关,与HB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无关。
- 杨海霞崔珍王东武王明儒刘中芹王晓琼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