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姣姣
-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松对动物行为绝望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甘松95%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动物行为绝望模型的影响。方法:ICR小鼠,雌雄兼用,分为两批,每批均设正常组和5个治疗组。第1批,治疗组连续10 d,ig给予甘松95%乙醇提取物(14.7,29.3,48.8,146.5 mg.kg-1)和阳性药氢溴酸西酞普兰(10.0 mg.kg-1);第2批,治疗组连续10d,ig给予甘松的4个极性部位(均为48.8 mg.kg-1)和阳性药氢溴酸西酞普兰(10.0 mg.kg-1)。末次给药后1h,用小鼠悬尾及强迫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观察。结果:甘松95%乙醇提取物(29.3,48.8,146.5 mg.kg-1)能显著降低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在甘松4个极性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与正丁醇部位均能显著降低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结论:甘松95%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抗实验性抑郁的作用,其活性部位可能为乙酸乙酯部位与正丁醇部位。
- 武姣姣石晋丽唐民科赵保胜郭建友游杰舒
- 关键词:抗抑郁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
- 甘松抗抑郁作用的物质基础初探
- 目的:甘松是败酱科甘松属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根及根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始载于唐代的《本草拾遗》,1963年便被收录至药典,目前收载于2010年版药典,2010年版药...
- 武姣姣
- 关键词:抗抑郁挥发油本草考证
- 文献传递
- GC-MS分析糙叶败酱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糙叶败酱植物的根及根茎、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比较其在化学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糙叶败酱的植物三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油,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糙叶败酱根及根茎中挥发油得率约为1.5%,从中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9.9%;茎中挥发油得率约为0.3%,从中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100%;叶中挥发油得率约为0.5%,从中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100%;3个部位的挥发性共有成分11个,主要为1-石竹烯、α-古芸烯和苯并环庚烯类化合物。结论糙叶败酱的根及根茎、茎、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在化合物组成及含量上均有一定差别;根及根茎部位和茎中的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主要为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叶中除含上述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外,脂肪族化合物的种类更为丰富,含量也较高。
- 刘云召石晋丽刘勇闫兴丽武姣姣沈紧治
- 关键词:败酱科糙叶败酱挥发油气质联用技术
- 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的成分,为不同产地甘松的鉴别及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52个化学成分,其中共有成分6个,分别是:1,1,3a,7-四甲基-1,2,3,5,6,7,8,8a-八氢甘菊环烃;马兜铃烯;1,1,7,7a-四甲基-1a,2,3,5,6,7,7a,7b-八氢甘菊环烃;β-紫罗酮;α-古芸烯;喇叭茶醇。共有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23.18%-45.98%。结论:9个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中含量较大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其余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种类上有较大差别。
- 武姣姣石晋丽刘云召王春国耿晓萍
- 关键词:挥发油
- 甘松的本草考证被引量:11
- 2011年
- 本文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考证了甘松的名称、品种、产地和用药历史。甘松从唐代开始载入本草,又称甘松香、松香、苦弥哆;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云南等地;甘松古代常用于理气开郁、消肿止痛,近代又用于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胞、降血压等;甘松古代来源只有一种,近代以来关于其来源问题多有争议。笔者对甘松的来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为甘松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
- 武姣姣石晋丽刘勇闫兴丽刘云召
- 关键词:本草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