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单音节动—介兼类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 2019年
- 兼类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复杂的语法现象,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难点之一。动-介兼类词由于数量少,鲜见成系统的研究成果。鉴于此,在明确动-介兼类词判断方法的基础上,以北京大学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为基础,统计45个单音节动-介兼类词的词性概率分布,归纳它们的语义类别,分析它们的语义特征、句法特点,从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语法化、隐喻以及现代汉语词汇吸收方言词等四个方面分析其形成机制,以期为对外汉语兼类词教学提供参考。
- 徐艳华张青青
- 关键词:语义分析家族相似性语法化
- 面向自动分词的三音节新词语构词法研究
- 未登录词识别是汉语分词处理中的一个难点。在大规模中文文本的自动分词处理中,未登录词是造成分词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自动分词的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对未登录词中的三音节新词语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新词语的构词类序,...
- 徐艳华
- 关键词:新词语构词模式自动分词
- 文献传递
- 面向自动句法分析的现代汉语“V+V”结构歧义研究
- 词类知识的粗糙和不完备是影响自动句法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V+V”结构序列为切入点,彻底按照词的句法功能对动词进行分类,句法功能完全相同才给以相同的标记。这样可以把同形异构格式转换为非同形格式,便于确定其内部的结构...
- 徐艳华陈小荷李斌陈钟
- 关键词:词类句法歧义歧义消解
- 文献传递
- 基于语料库的新词语识别规则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本文在新词语构词规则数据库的基础上,总结了双音节、三音节新词语的构词规则,并将这些规则放在实际文本中识别新词语以说明其可行性。
- 亢世勇徐艳华
- 关键词:新词语构词规则中文信息处理
- 基于数据库的新造词语的构词法研究
- 我们利用成熟的关系数据库,构造了新造词语构词法信息库,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归纳统计,总结了新造词语的构词规律,为中文信息处理未登录词的识别提供了一个基本依据。
- 徐艳华亢世勇
- 关键词:新造词构词方式中文信息处理
- 文献传递
- 基于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兼语句习得研究
- 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所生产出的"海量数据",在"对我们的生活以及与世界交流的方式都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本文...
- 徐艳华李连伟鞠伟伟
- 关键词:汉语教育兼语句偏误分析
- 汉英学习词典配例对比研究
- 2021年
- 词典中的配例在学习者的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配例中搭配词语和结构的安排、搭配信息呈现方式、配例与偏误信息、配例顺序、配例内容来源等五个方面,对汉英学习词典的配例进行对比,总结二者的异同,分析汉语学习词典在配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汉语学习词典配例的建议。
- 臧惠杰徐艳华
- 关键词:配例
-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短语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词类知识的粗糙和不完备是影响自动句法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论文以一个完全按照语法功能标准建立起来的实词词类体系为依托,考察了基本名词短语的识别问题。研究表明,利用这个实词词类体系识别基本名词短语,正确率可以达到71.3%。
- 徐艳华
- 关键词:基本名词短语
- 面向自动句法分析的现代汉语'V+V'结构歧义研究
- 词类知识的粗糙和不完备是影响自动句法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V+V'结构序列为切入点,彻底按照词的句法功能对动词进行分类,句法功能完全相同才给以相同的标记.这样可以把同形异构格式转换为非同形格式,便于确定其内部的结构...
- 徐艳华陈小荷李斌陈钟
- 关键词:词类句法歧义歧义消解
- 文献传递
- 基于语法功能匹配的自动句法分析研究
- 2015年
- 词类体系的构建,对自动句法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词类体系主要是面向人的,面对计算机这个新的交际伙伴,其研究结果还显得有些粗糙。鉴于此,本文在详细描述3500个高频词的语法功能的基础上,按照"句法功能完全相同即为一类"的原则,构建真正适合自动句法分析的汉语词类体系。
- 徐艳华
- 关键词:语法功能词类体系句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