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旭华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损伤识别
  • 2篇网络
  • 2篇模态
  • 2篇结构损伤识别
  • 2篇BP神经
  • 2篇BP神经网
  • 2篇BP神经网络
  • 1篇应变能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分析
  • 1篇模态分析
  • 1篇模态应变能
  • 1篇混凝土
  • 1篇混凝土框架
  • 1篇工程结构
  • 1篇钢筋
  • 1篇钢筋混凝
  • 1篇钢筋混凝土

机构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邓旭华
  • 1篇唐雪松

传媒

  • 1篇交通科学与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模态应变能和BP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识别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模态应变能变化率和BP神经网络的两步损伤识别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损伤识别研究.首先,利用单元的模态应变能变化率作为结构损伤定位因子,运用通用有限元ANSYS的APDL语言编制程序,计算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损伤程度识别.该方法将二者优点相结合,并克服了单纯利用模态应变能难以准确计算损伤程度以及单纯利用BP神经网络样本巨大的困难.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框架结构的损伤识别.
邓旭华唐雪松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模态应变能BP神经网络损伤识别
基于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土木工程结构也日趋大型化、复杂化。这类规模巨大和结构复杂的工程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里受到环境和自身的各种复杂因素(如环境侵蚀、自然灾害、荷载长期效应、疲劳效应、材料老化)...
邓旭华
关键词:工程结构损伤识别小波分析神经网络模态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