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继科
- 作品数:72 被引量:605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 2014年
- 结合RReliefF算法在非线性系统特征选择上的优势,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求解非确定性问题上的良好性能,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RReliefF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确立了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葛继科王成敏裴仰军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基于粗糙集的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本文给出了一种将属性约简和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相结合的新型分类挖掘系统的算法(CARMA)。它运用粗糙集理论把关系数据库按属性值分成若干等价类、约简冗余属性及依赖属性,然后对数据约简后的目标关系表求取分类支持度大于阈值的强类和特征置信度大于阈值的强特征,从而有效获取强类中的强特征的决策关联规则。实验结果表明,CARMA对于数据的分类是有效的,比其它算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和效率。它能够有效地克服ID3系列算法的冗余性、复杂性和对大数据量的不适应性,对增量数据能够达到较好的分类效果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关键讨论了具体的算法、系统框架和实例。
- 尹世群余建桥葛继科邱玉辉
- 关键词:粗糙集属性约简
- 面向实践技能培养的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被引量:3
- 2016年
- 以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实用的网络安全实践技能为目标,从建设目标、建设理念、建设内容等方面对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进行了探讨。通过课程资源建设,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网络安全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了基础保障,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 葛继科
-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资源教学改革
- 一种基于密度偏差抽样的孤立点检测算法被引量:3
- 2004年
- 孤立点检测是一项有价值的、重要的知识发现任务。在对大规模数据集中的孤立点数据进行检测时,样本数据集的选择技术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密度的偏差抽样技术作为数据约简的手段,并给出了基于密度偏差抽样的孤立点检测算法,该算法可以用来识别样本数据集低密度区域中的孤立点数据,并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分析与实践证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 余建桥葛继科李娅
- 关键词:孤立点数据约简大规模数据知识发现
- 基于本体构建的协同推荐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通过构建领域本体,利用用户兴趣与领域本体中概念的映射关系,构建用户兴趣本体,发掘用户兴趣模式。研究用户兴趣本体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用户兴趣相似度进行垂直加权,通过时间新颖度进行水平加权,从而利用改进的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用户感兴趣的领域本体中的概念进行挖掘,实现面向内容的协同推荐。
- 陈祖琴葛继科郑宏
- 关键词:领域本体关联规则
- 高性能复合材料机械传动零件成形工艺的动态演化建模与稳健优化
- 李太福苏盈盈易军辜小花葛继科姚立忠刘玉成刘成俊
- 针对工程复合材料机械传动零件精密成形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有效工艺体系建模和决策变量优化等关键问题,拟在2008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工程复合材料精密成形数字制造装备”等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工艺模型的动态...
- 关键词:
- 关键词:复合材料
- 基于流形学习的低阻油气层特征提取及识别研究
- 辜小花李太福杨利平易军张旭赖富强葛继科
- 将流形学习及统计学习的相关理论引入油气层识别与评价技术用以改善其性能,针对低阻油气层识别面临的难题,在筛选出最佳决策变量集的基础上,寻找一种非线性特征提取方法,将原始特征映射到低位非线性嵌套,并设计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器...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藏勘探油气层识别分类器
- 基于计算智能的非晶合金材料配方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
- 苏盈盈葛继科刘兴华曹鹏军易军汤毅李太福
- 建立非晶材料配方与材料性能-非晶形成能力(GFA)及热稳定性之间的复杂非线性数学模型,确定具有最大非晶形成能力(GFA)及最高热稳定性的非晶材料配方值,并探求对材料的性能具有鲁棒特性的最优值问题,以此提供一套系统的非晶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非晶合金材料
- 基于QoS预测的网络服务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11年
- 针对网络服务众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QoS(Quality of Service)预测的网络服务推荐系统,并利用原型系统演示了系统的功能。
- 陈祖琴向李娟葛继科
- 关键词:服务质量QOS
- 基于计算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 2016年
- 在《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创造性思维,对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把计算创造性思维纳入到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基于计算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和实践。通过对采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控制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发现,基于计算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为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 葛继科裴仰军韩琦游明英黄永文
-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