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强妮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农地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税
  • 2篇区域耕地
  • 2篇后农业税
  • 2篇后农业税时代
  • 2篇耕地
  • 1篇地经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农地经营
  • 1篇农地流转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主成分分析法
  • 1篇耕地资源
  • 1篇河西走廊

机构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强妮
  • 3篇陈英
  • 2篇王晓娇
  • 2篇王璐
  • 2篇吕翠林
  • 1篇杜忠潮
  • 1篇曹晓萌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后农业税时代农地流转与经营方式转变分析—以甘州区上秦镇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农业税费的减免,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政策导引效果。农地流转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自耕""、代耕"、"捡拾耕种"转为"租种",但也出现了负担加重,土地经营行为短期化等新问题。通过对研究区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诸如从"零税率"到"高额补偿"、弱化农地的生存保障功能、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流转机制,以及实施农地流转形式多样化等针对性对策,为推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强妮陈英王璐曹晓萌吕翠林王晓娇
关键词:后农业税时代农地流转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以张掖市为例被引量:22
2009年
为揭示张掖市耕地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根据张掖市1997~2005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张掖市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得出,张掖市的耕地变化受经济、人口及农耕业现代化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强妮陈英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测度被引量:10
2009年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已在各个方面得到应用。将土地视为具有生态智慧的特殊生命体,在对物种生态位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生态位的概念并阐述其内涵。进而以兰州市土地利用为研究对象,在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从生态位的态、势、扩充压缩度的角度对兰州市土地利用加以分析,对兰州市土地利用生态位宽度进行测度,分析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为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生态学方面的参考。
王璐陈英强妮吕翠林王晓娇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位宽度
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研究
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小规模经营的固有弊端日渐显露出来。如农户耕地面积过小,地块过于分散,不利于合理使用农业机械,采用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被提上议事日程;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废...
强妮
关键词:后农业税时代农地经营影响因素河西走廊
文献传递
区域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运用1996-2005年陕西省耕地数量变化及相关社会经济铳计资料,分析近十年来陕西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诸因子的分析。方法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突出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结果①陕西省耕地资源总量由1996年的335.90×10^4hm^2减少到2005年的278.85×10^4hm^2,年均递减率为1.84%;②十年来生态退耕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2005年生态退耕减少耕地面积达到了当年造林面积的30.74%;耕地增加因素中土地复垦、整理和开发皆占有一定比重;③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相关性强,尤其与人口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应从教育、法律、政策诸方面采取战略性对策,保护和维系陕西省耕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强妮杜忠潮
关键词:耕地资源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