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丽 作品数:52 被引量:36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临沂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橡胶坝对河流沉积物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和营养盐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沉积物氮转化功能微生物是河流脱氮和水体净化的重要生物因素.为探讨橡胶坝对沉积物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及氮营养盐的影响,本研究以沂河沂水城区蓄水段为研究对象,从橡胶坝前不同距离采集沉积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研究了沉积物的反硝化功能基因(nirS、nirK、nosZ)、厌氧氨氧化功能基因(AMX)和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功能基因(pmoA)的丰度及沉积物营养盐特征.结果表明:橡胶坝促进了沉积物中nirK、nirS、nosZ和pmo A基因的聚集,反硝化功能基因nirK、nirS、nosZ丰度在坝前120~330 m范围内较高;橡胶坝促进了沉积物NH_(4)^(+)、NO_(3)^(-)、TN、TP、TOC、有机质(OM)等营养盐的滞留,主要在120~360 m区域聚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度较高.相关分析表明,16S rRNA、nirK、nirS、nosZ、pmoA基因丰度与环境因子NH_(4)^(+)、NO_(3)^(-)、TN、OM、TOC、孔隙度呈正相关;PCA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沉积物环境因子主成分的增长,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主成分呈升高趋势.橡胶坝可促进沂河沉积物氮素等营养盐的滞留和氮转化功能微生物的聚集. 董彬 李宝 王立志 宋红丽 刘艳关键词:功能基因 氮转化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立德树人视域下自然地理学课程融入思政的示范课建设探索 被引量:11 2022年 在准确分析学情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基于自然地理学课程特点和德育价值,构建多元课程目标,优化和拓展教学内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激活和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合理嵌入育人要素,进行主流价值引领。通过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校园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促进专业培养和立德树人同向同行。通过6指标21标准的评价体系量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思想素养的增强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深化,知识的深化积累进而又促进思想素养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董彬 徐小任 宋红丽 惠连晓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立德树人 示范课 高校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6 2021年 地理学是影响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与“一带一路”倡议、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密切相关。为此文章以高校地理学基础课程地理科学导论为例,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出“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即“培养目标确立-思政元素挖掘-思政素材匹配-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评价及反思”。并基于该建设方法,进行了该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探索,并构建了思政体系,以期实现思政元素与地理科学导论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形成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建设的协同效应。 宋红丽 刘前进 安娟 耿继彪 董彬 梁仁君关键词:地理科学 山东省临沂地区16个大花绣球品种的园林应用价值综合评价 2025年 根据观赏植物资源的筛选要素和资源评价目的,本研究选用花径、花期、抗性、株高、冠幅和生长速度6个性状作为综合价值评价指标,通过等权和加权灰色关联分析,对临沂地区16个大花绣球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花绣球在园林应用中,成活率、抗寒性和观赏性最为重要,其他因素作为辅助指标,与实践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无尽夏(Endless Summer)”、“美佳子(Meijiazi)”、“无尽夏新娘(Endless Summer The Bride)”、“塞布丽娜(Sabrina)”等11个品种与理想品种关联度较高,都大于0.75,综合性状表现为分枝多,生长抗逆性强,花期长,观赏价值高等,这11个大花绣球品种都适合在临沂市种植推广。“你我的永恒(You And Me Forever)”、“你我的浪漫(You And Me Romance)”和“帝沃利(Tivoli)”枝条细弱,花色淡,花型小且不饱满,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约0.6以上,表现中等,可以适当应用临沂夏季绿化景观,丰富城市大花绣球品种的多样性,填补临沂地区夏季少花的不足。“小町(Komachi)”和“白色天使(White Angel)”在地栽中表现较差,生长势和抗性差,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低于0.6,不适合在临沂地区大量使用。 张仪东 王玲玲 宋红丽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除草剂苄嘧磺隆对盐碱化沼泽芦苇生长及土壤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分布于松嫩平原西部大型灌区的内陆盐碱化沼泽在农田退水的水资源利用与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农田退水中残留的除草剂对盐碱化沼泽的影响尚不明晰。2014年7~9月,在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沼泽集中分布区,通过大田模拟实验,研究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对稻田退水中除草剂苄嘧磺隆的生态响应特征,比较不同苄嘧磺隆浓度下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苄嘧磺隆添加量(0.009 9 g/m2、0.019 9 g/m2和0.039 8 g/m2)处理下,7~9月芦苇株高和茎粗都未受显著抑制,且与对照处理相比,株高分别增高15.37%、13.13%和11.48%,茎粗分别增加7.7%、0.7%和11.2%;芦苇干质量波动变化;但芦苇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光合特性方面,随着苄嘧磺隆含量的增加,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未显著减小,仅胞间CO2浓度在高添加量苄嘧磺隆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而苄嘧磺隆对土壤各种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未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产生显著抑制,且在高添加量苄嘧磺隆处理下还激活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淹水深度为15 cm的实验条件下,在苄嘧磺隆添加量≤0.039 8 g/m2的处理下,盐碱沼泽中的芦苇和土壤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的毒理风险。 严岩 文波龙 徐惠风 宋红丽 张彦 杨艳丽关键词:苄嘧磺隆 芦苇 土壤酶 黄河口潮滩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对有机物和氮输入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2012年 2010年11月采集了黄河口潮滩湿地两种典型生态系统[碱蓬(Suaeda salsa)盐沼和光滩]表层土壤样品,进行了7d的室内厌氧培养,并测定分析CH4产生潜力及其对有机物和氮输入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周期内,碱蓬盐沼和光滩表层土壤CH4的产生潜力都在培养的第7天后达到最大,平均值分别为0.0357μg/(g·d)和0.0013μg/(g·d),前者表层土壤的CH4产生潜力高于后者;有机物输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CH4产生潜力,且其对碱蓬盐沼的CH4产生潜力较光滩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尽管葡萄糖对于潮滩湿地CH4产生潜力的促进程度高于乙酸钠,但二者的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氮输入对潮滩湿地土壤CH4产生潜力的影响与氮输入的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NH4+的添加促进了碱蓬盐沼和光滩土壤CH4产生潜力的增加,尽管其对于碱蓬盐沼的促进程度要高于光滩,但二者的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NO3-的添加对碱蓬盐沼土壤的CH4产生潜力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光滩土壤的CH4产生潜力表现为促进作用。在当前外源有机物和氮(NH4+—N为主)为黄河入海主要污染物的情况下,黄河口潮滩湿地土壤作为CH4源,在估算潮间带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应给予特别关注。 姜欢欢 孙志高 王玲玲 孙万龙 孙文广 宋红丽关键词:土壤 甲烷产生潜力 潮滩湿地 有机物 黄河口 基于思政教育的“环境工程CAD”课程考核方案优化 被引量:2 2022年 如何有效评价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是当前我国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环境工程CAD”课程为例,在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和CAD课程特点进行环保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目标凝练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突出过程性考核、优化平时考核形式、创新考核评价标准对课程考核方案作进一步优化调整,使其兼具评价思政教育效果,从而为工科类专业CAD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焦伟 宋红丽关键词:环保意识 集体主义 课程考核 埋深及氮输入对碱蓬硫元素吸收特征的影响 2023年 为明晰人为干扰影响下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特征,该研究选取黄河三角洲先锋物种碱蓬(Suaeda salsa)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实验探究了泥沙埋深及氮输入对碱蓬硫元素吸收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埋深及氮输入显著影响碱蓬根、茎及土壤中总硫含量,而叶中总硫含量则保持相对稳定;碱蓬根茎叶累积系数均受到泥沙埋深及氮输入的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随着埋深的增大,根茎叶中总硫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最大值在M_(3)(12 cm)处理时取得(根N_(0)M_(3):2.76 g/kg;茎N_(1)M_(3):6.25 g/kg;叶N_(1)M_(3):21.34 g/kg),此时累积系数也相对较大,仅次于M_(0)处理,表明无泥沙埋深干扰最有利碱蓬对硫元素的吸收利用,而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泥沙埋深的增加,碱蓬对硫元素的吸收增强。随着N输入的增加,碱蓬根、茎、叶对硫元素含量及累积系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适当的N输入有利于碱蓬对硫元素的吸收利用。 匡琳 宋红丽 宋维秀 郁万妮 王立志 张雅倩 张亚文 杜叶雯关键词:碱蓬 黄河三角洲 一种黄河故道区滨海退化湿地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河故道区滨海退化湿地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黄河故道区退化滨海盐碱湿地,对土壤进行平整,准备好待用;(2)于每年5月初,将准备好待用的土壤浇水灌溉,然后将经种子引发后的碱蓬种子播种于浇过... 孙志高 宋红丽 孙景宽 李新华文献传递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钙、镁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013年 以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物群落下湿地土壤Ca、Mg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Ca、Mg含量沿群落演替方向呈波动变化,其水平变异性较大,所有土层均为中等变异(C.V>10%),但Ca的变异性明显大于Mg。Ca的垂直变异性较大,大部分采样点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上,属中等变异。影响土壤Ca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风化迁移以及垂直淋失。比较而言,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Mg的垂直分布差异不大,其主要受制于湿地土壤水盐条件和成土母质。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的Ca、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二者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硫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发现,植被对调整湿地Ca、Mg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为湿地Ca、Mg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孙文广 孙志高 牟晓杰 王玲玲 孙万龙 宋红丽 姜欢欢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