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雄 作品数:12 被引量:8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更多>>
译字迷惑译意清,译者下笔应分明 被引量:5 2012年 一,为什么说“译字迷惑译意清”?
人们经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The lookers—on see the most of thegame.)奈达论翻译的名言“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说的正是“翻译即译意”。中国典籍英译研究会会长、著名翻译家汪榕培在他的《英译陶诗·自序》中也强调译意而非译字: 吴伟雄关键词:译意 译者 典籍英译 MOST 旁观者 和而不同话译“龙”——从英女王给哈里王子颁发的“准婚证”说起 2018年 本文以逆向思维方式,从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语言的生命力和发展出发,结合英语世界与时俱进、逐步接受中国'龙'文化内涵的现实,认为译'龙'应有'和而不同'的胸怀。 吴伟雄关键词:红龙 逆向思维方式 和而不同 论译者的创造性思维——以标语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2 2013年 从创造性思维的批判性特征出发,笔者首先对中文标语的可译性及其英译的正确性进行了质疑和批判,然后,对标语翻译中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为使译文能为西方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标语的翻译不一定要以逐字逐句全文照译的方式为正宗,而要灵活变通,独辟蹊径,敢于创新,从而使作者、译者和读者的期待视野得以融合,使译文能满足西方读者的审美需求。 欧阳利锋 吴伟雄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英译 翻译教学:实践先行是硬道理——兼谈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应用 2017年 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确定以后,教材和教师是决定的因素。翻译是'实践先行'的学科,决定了:翻译教材要联系翻译实务、产生于翻译实践;翻译教师要重视实践,善于实践,创造条件在翻译实务第一线锻炼翻译的实际能力。翻译教学还应充分利用双语平行语料库,吸收、精选和利用'先行'实践成果。 吴伟雄 黄小蓉 吴庆雯关键词:翻译教学 翻译教材 多语世界的单一罗马化——我国街道名称“译写”规范的法理依据 被引量:13 2006年 针对我国地方街道名称“译写”的混乱状态,首先介绍世界的多语现实、单一罗马化的由来和我国街道名称“译写”的规范,进而论述我国街道名称的法规依据,理论依据,情理依据和现场效果依据,并讨论与规范有关的学术问题,再而强调翻译也要依法行事。 吴伟雄关键词:街道名称 单一罗马化 现场交流佳句英译,意美音美感染力强——从温总理记者招待会引用诗词古语的翻译谈起 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从应用翻译目的论和语用功能出发,结合翻译实务与教学实践,根据涉外活动中诗词佳句汉英翻译要求当场见效快的特点,提出"追求最高境界"和"译出最佳效果"的译诗对策与教学策略。文章认为,要明确这类翻译的对象和目的,选学源于实践的理论;师承前人之功,化出时代之新;仿照成语佳句,译出新的内容;不断总结,精益求精;因应现场情景,体现现场意境;使口译佳句产生感染力强的现场效果。 吴伟雄 吴庆雯关键词:应用翻译 翻译教学:不能忽视“双国标”——从电视台重播街道路牌译写的新闻说起 2017年 本文从电视台重播街道路牌译写的新闻说起,针对我国翻译教学忽视我国街道路牌和中国人名译写的'双国标'(国家和国际标准)的情况,认为翻译教学必须让学生了解单一罗马化的由来和我国街道路牌和汉语人名'译写'的规范,不能忽视'双国标',强调翻译也要依法行事。 吴庆雯 吴伟雄关键词:单一罗马化 跳出菜名译菜谱,食家了然最适度——从省长欢宴英女王菜谱的英译谈起 被引量:34 2007年 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和语用功能出发,结合翻译实践,探讨普遍适用于中式菜谱英译的方法,认为中式菜谱的翻译,要跳出菜名原文的表层语义,译出其语用真意,从而满足英语受众不同程度的信息需求。需要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翻译方法的时候,必须考虑不同受众的心理因素,以求译文得体的可接受效果。 吴伟雄关键词:目的论 语用功能 浅谈汉语对联英译的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5 2013年 汉语对联和英语对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汉语对联英译的基础和英译"和而不同,尽量接近"策略的依据。在"可译性"的基础上,应在结构、意境、音韵上力求都尽量接近;在多数的情况下,汉语对联的英译,宜灵活运用"三美"原则、灵活变通"文化缺失"、灵活发挥"可译性"和灵活补偿"不可译性",采取求"似"存异、或以"创"补失、或译后加注、或零度翻译的方法,使译文在结构、意象或音韵上力求尽量接近,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的原义。 吴伟雄关键词:和而不同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谚语部分译文商榷 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对《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中谚语的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指出该词典在谚语翻译中存在硬译,正、误译夹杂,逻辑不够严密以及行文不够简洁等四个方面的不足,然后结合其中若干值得商榷的谚语译文阐述了笔者的观点,并提供参考译文。 欧阳利锋 吴伟雄关键词:《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译文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