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义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中华绒螯
  • 4篇中华绒螯蟹
  • 4篇绒螯蟹
  • 2篇药物注入
  • 2篇水系
  • 2篇注气
  • 2篇胁迫
  • 2篇蟹类
  • 2篇环境胁迫
  • 2篇测试装置
  • 1篇形态学
  • 1篇性腺
  • 1篇性腺指数
  • 1篇养殖
  • 1篇养殖性能
  • 1篇野生
  • 1篇仔蟹
  • 1篇辽河水系
  • 1篇扣蟹
  • 1篇黄河水系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盘锦光合蟹业...

作者

  • 5篇何杰
  • 5篇成永旭
  • 5篇卢义
  • 4篇吴旭干
  • 4篇王春
  • 3篇杨筱珍
  • 2篇沈城
  • 2篇李萌
  • 1篇邵路畅
  • 1篇洪宇航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江、黄河、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野生扣蟹的形态学及生化组成被引量:18
2016年
探讨长江、黄河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称河蟹)野生扣蟹的异同,对于河蟹种质资源评价和养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形态学测量和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和比较了长江、黄河和辽河三水系野生扣蟹(以下简称长江蟹、黄河蟹和辽河蟹)的形态学、肝胰腺指数(HSI)、常规生化成分、脂类和脂肪酸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三水系野生扣蟹的形态学特征差异较大,三水系雌雄扣蟹分别有12和18个形态学指标差异显著,但其差异系数均未达到亚种间的差异阈值,聚类分析将三水系野生扣蟹分为两组,长江和黄河水系为一组,辽河水系为另一组。(2)筛选判别贡献率较大的7~10个指标,对三水系雌雄扣蟹分别建立判别方程,综合判别准确率达87.5%。(3)长江雌蟹HSI最高,辽河雄蟹HSI最低;辽河雌蟹肝胰腺的水分和蛋白含量较高,长江雌蟹水分、粗蛋白和总糖含量最低;辽河蟹躯体肌肉水分含量最高,而长江蟹躯体蛋白和脂肪含量最高,但总糖含量最低。(4)就脂类组成而言,除了雄体肝胰腺外,长江蟹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水系,黄河蟹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百分含量相对较低,但磷脂含量最高。(5)黄河蟹肝胰腺和躯体肌肉中18:1n9和18:2n6含量最低,但其20:5n3和22:6n3含量最高,三水系肝胰腺中的脂肪酸差异大于肌肉间的差异。因此,三水系河蟹野生扣蟹的形态学和生化组成均存在较大差异,可以据此进行综合鉴别。
卢义吴旭干何杰王春李晓东刘乃更王幼鹏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黄河水系辽河水系形态学
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与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其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回避台,铺设在箱体的箱底面上兼具注气、注药和注水功能的注入装置;该注入装置通过管道和阀门与气泵、储水罐、储药罐连接;在箱体上方悬挂有一摄...
何杰吴旭干杨筱珍成永旭王春李萌卢义沈城
文献传递
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与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其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回避台,铺设在箱体的箱底面上兼具注气、注药和注水功能的注入装置;该注入装置通过管道和阀门与气泵、储水罐、储药罐连接;在箱体上方悬挂有一摄...
何杰吴旭干杨筱珍成永旭王春李萌卢义沈城
三个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养殖性能、性腺及肝脏指数的比较研究
分别从江苏镇江市、山东东营市和辽宁盘锦市购买的野生长江蟹、黄河蟹和辽河蟹在上海崇明进行二龄成蟹养殖性能、性腺及肝脏指数的比较研究,在相同池塘养殖条件下进行了7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①三个水系扣蟹在养殖前期生长速度接近...
卢义吴旭干何杰成永旭
关键词:长江蟹性腺指数
饥饿胁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在26.2~28.4℃水温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仔蟹的形态、行为、存活及体重损失的影响,同时确定了仔Ⅱ的营养饱和储存点(PRS)和不可恢复点(PNR)。结果表明:饥饿胁迫下中华绒螯蟹仔Ⅰ、仔Ⅱ、仔Ⅲ的初次死亡时间(T1)分别为8.0、14.0和20.3d,50%死亡时间(T50)分别为11.4、16.0和25.5d,100%死亡时间(T100)分别为15.0、22.0和32.3d,耐饥饿能力为仔Ⅲ>仔Ⅱ>仔Ⅰ;饥饿期间中华绒螯蟹体内水分含量持续升高,干重量降低显著,干重损失速率也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先饱食后饥饿的给饵模式中仔Ⅱ蜕皮率随初始饱食时间延长而升高,50%个体完成蜕皮所需饱食时间(PRS50)为2.10d,各处理组仔Ⅱ的蜕皮周期与持续饱食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只有饱食3d以上才能达到持续饱食饲养蟹的增重率;先饥饿后饱食的给饵模式中,仔Ⅱ的蜕皮率随着初始饥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仔Ⅱ50%不能蜕皮的初始饥饿时间(PNR50)和100%不能蜕皮的初始饥饿时间(PNR100)分别为10d和14d,并且蜕皮周期相对延长,延长时间约等于初始饥饿时间,不存在额外的摄食时间来弥补饥饿期间损失的能量,各处理组蜕皮后仔蟹与对照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
何杰王春邵路畅洪宇航卢义杨筱珍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仔蟹饥饿不可逆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