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峰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单分散
  • 1篇单分散性
  • 1篇英文
  • 1篇人脸
  • 1篇人脸识别
  • 1篇特征抽取
  • 1篇特征提取
  • 1篇粒径
  • 1篇粒径控制
  • 1篇精确控制
  • 1篇光流
  • 1篇光流场
  • 1篇分散性
  • 1篇边缘检测
  • 1篇BE
  • 1篇抽取

机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高峰
  • 1篇王成道
  • 1篇刘顺英
  • 1篇梁重时
  • 1篇张淑彦
  • 1篇罗淑芳
  • 1篇张平波
  • 1篇余家会

传媒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199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复杂背景人脸的定位与特征抽取被引量:17
1998年
对于人脸识别技术来讲,应包括两个部分,即“自动定位”与“自动识别”。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在复杂背景下实行精确的人脸定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速度场的方法。我们使用运动图像序列,求出人脸运动的速度场向量,并对向量场取阀值经后处理得到的运动物体的范围图,然后求出运动物体边界,并用此边缘作引导搜索,对人脸进行精确的定位并提取脸部轮廓,定位五官,抽取特征值。该方法可应用于特定环境下的安全系统中人脸的自动定位,也可应用于公安部门中罪犯识别的前处理过程。
高峰张平波王成道
关键词:光流场特征提取边缘检测人脸识别
改进Stber法合成粒径精确控制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改进了Stber方法合成粒径介于90 nm至200 nm之间的且粒径精确可控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技术(DLS)研究了原硅酸乙酯的用量、溶剂、催化剂的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对二氧化硅粒子大小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粒子的粒径以及粒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利用该改进的方法合成的200cm以下的二氧化硅粒子具有极窄的粒径分布,透射电镜显示某一粒径分布下的粒子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变化可控制在20 nm以下。
刘顺英梁重时张淑彦高峰余家会罗淑芳
关键词:粒径控制单分散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