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雪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胶质
  • 3篇平滑肌
  • 3篇平滑肌样细胞
  • 3篇肌样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分化
  • 3篇干细胞
  • 3篇MYOCAR...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血管
  • 2篇少突胶质前体...
  • 2篇体细胞
  • 2篇前体
  • 2篇前体细胞
  • 2篇脊髓
  • 2篇胶质细胞
  • 2篇大鼠脊髓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陈雪
  • 4篇喻志源
  • 4篇骆翔
  • 4篇王伟
  • 3篇许梅
  • 3篇阮秋蓉
  • 3篇孟寒
  • 3篇李彩红
  • 3篇黄冠
  • 2篇张婷
  • 2篇余俊
  • 2篇王珊珊
  • 1篇江霞
  • 1篇李燕
  • 1篇王军

传媒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密度脂蛋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及myocardin在其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血清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下加以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细胞分为常规培养组,常规培养+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25 mg/L),20%胎牛血清培养组,20%胎牛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yocardin、平滑肌肌动蛋白及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RT-PCR法检测myocardin、平滑肌肌动蛋白及平滑肌钙结合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常规培养+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25 mg/L),20%胎牛血清培养组,20%胎牛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分别与常规培养组比较myocardin、平滑肌肌动蛋白及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增强(P<0.05);20%胎牛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与20%胎牛血清组比较上述三种蛋白表达增强(P<0.05);平滑肌肌动蛋白及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蛋白的表达与myocardin表达呈正相关(r=0.9018,P<0.05;r=0.7969,P<0.05)。RT-PCR结果显示常规培养+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25 mg/L),20%胎牛血清培养组,20%胎牛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分别与常规培养组比较myocardin、平滑肌肌动蛋白及平滑肌钙结合相关蛋白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20%胎牛血清培养组,20%胎牛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比较上述三个指标的表达也增强(P<0.05)。平滑肌肌动蛋白、平滑肌钙结合相关蛋白mRNA表达与myocardin正相关(r=0.9295,P<0.05;r=0.8940,P<0.05)。结论高浓度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均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低密度脂蛋白联合20%胎牛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最强。myocardin可能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陈雪孟寒许梅王珊珊黄冠阮秋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密度脂蛋白MYOCARDIN细胞分化平滑肌样细胞
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体外纯化培养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取新生SD大鼠的脊髓进行脊髓胶质细胞的原代混合培养,第3天换液一次,此后一直不换液。至第10天左右脊髓小胶质细胞长满后,在恒温摇床上振摇(37℃、180 rpm、1~2 h),并采用差速粘附20~40 min,纯化脊髓小胶质细胞。用Iba1和CD11b的免疫荧光染色对分离纯化24 h后的小胶质细胞进行纯度鉴定。结果:成功分离纯化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细胞体呈圆形或者梭形,折光性很强。Iba1和CD11b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的纯度≥95%。结论:采取营养剥夺,以及振摇和差速粘附法建立了一种高产量、高纯度的脊髓小胶质细胞培养方法。
陈雪张婷李彩红王伟骆翔喻志源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脊髓原代培养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及功能测定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利用大鼠原代微血管内皮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通过跨内皮细胞电阻(Trans-epithelium electrical resistant,TEER)方法对血脑屏障模型进行功能测定。方法原代分离纯化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VWF,紧密连接蛋白ZO-1,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用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上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观察TEER值的动态变化。结果原代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至融合后具有典型的梭形"铺路石"样外观,VWF鉴定细胞纯度达到95%以上,ZO-1免疫荧光鉴定证实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呈现具有多个突起的典型形态,GFAP鉴定细胞纯度达到95%以上;在第10 d,单独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模型的TEER值为(42±1.41)Ωcm2,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血脑屏障模型的TEER值为(65±1.42)Ωcm2。结论建立了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过TEER值测定证明共培养使模型更加完整,更加接近在体血脑屏障模型的特性。
陈雪王军王伟骆翔喻志源
关键词:血脑屏障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脊髓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与鉴定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的分离纯化及诱导分化方法。方法取出生后3 d内SD大鼠脊髓,采用0.125%胰蛋白酶消化获取原代混合胶质细胞,培养10 d左右在37℃恒温摇床采取180 r/min摇速振摇并差速贴壁40 min获得纯化的OPCs;取纯化后培养3 d的OPCs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或诱导分化。结果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取原代混合胶质细胞、振摇并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OPCs,折光性强,呈双极或三极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显示95%细胞表达A2B5和NG2(OPCs标志物),经诱导分化后表达O4及MBP(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结论采用振摇差速贴壁法可从大鼠脊髓中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的OPCs,获得的OPCs体外生长稳定,经诱导可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
李彩红张婷陈雪王伟骆翔喻志源
关键词: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脊髓细胞培养免疫荧光
MYOCARDIN的表达和在平滑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在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联合20%胎牛血清(FBS)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平滑肌细胞(SMC)分化过程中,通过对促血管SMC分化因子myocardin和平滑肌分化标志物基因α-actin,SM-22等表达的研究,探讨myocardin在促血管SMC分化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骨髓干细胞培养基和贴壁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BMSC,然后细胞分为两组,诱导其向SMC分化:(1)20%FBS单独诱导;(2)PDGF-BB(50ng/ml)联合20%FBS诱导BMSC。分别于诱导0d,4d,8d,12d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myocardin,α-actin,SM-22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对小鼠BMSC的诱导过程中,检测出了myocardin,同时还有平滑肌分化标志物基因α-actin,SM-22等的表达。0d,4d,8d两诱导组细胞的myocardin,α-actin,SM-2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强(P<0.05),而诱导8d及12d时表达基本趋于稳定,与SMC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各项指标的表达水平在PDGF-BB与20%FBS联合诱导时比20%FBS单独诱导表达增强。不同诱导组之间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PDGF-BB联合20%FBS可有效诱导BMSC向SMC分化,myocardin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且PDGF-BB,20%FBS两者联合诱导比20%FBS单独诱导作用要强。
王珊珊阮秋蓉孟寒余俊许梅黄冠陈雪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平滑肌样细胞分化
myocardin基因沉默在PDGF—BB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构建myocard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其对myocardin基因的沉默效应及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利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50mg/L)联合高浓度胎牛血清(20%FBS)诱导其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构建含u6启动子和myocardin特异短发卡RNA(shRNA)编码序列的质粒载体pGen—myo-shRNA,以含非特异性shRNA编码序列的质粒载体pGenesil—Con(pCon)为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诱导培养后第6天的小鼠MSC,48h后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myocardin在mRNA水平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yosinheavychain,SM-MHC)的表达来鉴定平滑肌样细胞的分化。结果成功构建myocard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其沉默myocardin基因后,干扰组相比空白对照组myocardinmRNA表达下调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干扰组SM—MHC阳性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存在少数细胞具有分化成为平滑肌样细胞的潜能;构建的pGen-myo—shRNA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myocardin基因的表达,且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
黄冠许梅余俊孟寒陈雪李燕阮秋蓉
关键词:小分子干扰平滑肌
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对缺氧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对缺氧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SD大鼠大脑皮层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对照+Y27632组、OGD组、OGD+Y27632组四组;对细胞进行OGD处理2h,取4d后时间点,进行免疫荧光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A2B5、NG2、O4及MB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组表达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MBP量明显增多(P<0.01);OGD+Y27632组比单纯OGD组表达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MBP的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OGD损伤可促进OPCs的分化,Y27632特异性抑制ROCK可以进一步促进OGD损伤后OPCs的分化,提示ROCK信号通路在缺氧诱导OPCs分化的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李彩红江霞喻志源陈雪王伟骆翔
关键词:ROCK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GD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