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 作品数:1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无标度网络中的公共物品博弈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了无标度网络中的公共物品博弈行为受网络节点异质性以及噪声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节点的异质性有利于网络中合作的涌现,而噪声对博弈行为的影响还取决于其它因素.
- 陈亮
- 关键词:无标度网络噪声
- 异构网络中网络犯罪定位的数据库设计
- 2015年
- 讨论了异构网络结构和网络犯罪定位的数据库设计。首先,在非法信息源定位的需求下,提出了异构网络分层体系:将通信网络分成终端层、接入层、核心层、服务层和支撑层,并简略介绍了各层的功能。其次,指明建立时空情报数据库的必要性,并简述其所需要包含的数据集,为接下来的分析方法提供了数据支持。
- 唐燕张红陈亮
- 关键词:异构网络数据库设计
- 细品雕梁画栋——探析徽州木雕
- 2012年
- 明中叶至清末,徽商崛起,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发迹的徽商们回乡修建祠堂、宅第、书院和馆舍,徽州古民居就在这种情形下鳞次栉比地发展起来。徽州古建筑装饰上"三雕"中的木雕最令人称奇,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徽州木雕在选材上较随意,不苛求材质,主要讲究的是艺术性和情趣性。徽州木雕的教化作用比装饰作用更为重要,实际上已成为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渠道。鲜明的儒道思想,完整的构思设计,大胆的构图布局,巧妙的光影造型,优美的装饰效果,多元的雕刻工艺,不拘一格的材质,这些都成为徽州木雕的艺术价值所在。
- 陈亮
- 关键词:木雕徽商取材自然美儒家思想
- 民族记忆的温情形塑——谈我的近现代历史人物雕塑
- 2024年
- 20世纪初叶,江小鹣、刘开渠、王临乙等雕塑家从日本和欧洲带回了西方造像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又引入了苏联的雕塑范式,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雕塑语言。由此,中国美术史上产生了众多凝固历史瞬间的经典人物雕塑作品近代以来的历史人物雕塑,创作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关孙中山、毛泽东、鲁迅、白求恩等名人的肖像,这类作品数量最多;第二类以一两位平凡人物为原型,来展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全民意志和时代精神,如刘开渠的《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第三类以文献记载和历史影像为依据,通过借鉴、组合等手法再现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塑造国家记忆,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十组浮雕;第四类作品规模宏大、人物众多,如大型雕塑《收租院》,以连续情节展示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 陈亮
- 关键词:民族记忆刘开渠近现代历史历史影像人物雕塑中国美术史
- 有容乃大——关于“综合型”装饰雕塑课程的教学思考
- 2012年
- "综合型"装饰雕塑课程在传统装饰雕塑教学中发展而成,具有知识交叉、结构丰富的开放性特征。但是,"综合型"课程经常出现教学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对此,该课程在教学方法方式上宜于实施个别化教学;在学习方法上提倡π探究式学习;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在教学评价上,提倡多主体评价与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另外,对于"综合型"艺术课程,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 陈亮
- 关键词:装饰雕塑教学
- 临夏砖雕的艺术特色与传承
- 2023年
- 作为中国砖雕艺术体系中的重要流派,临夏砖雕是临夏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河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临夏砖雕所具有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地域色彩浓郁,文化底蕴深厚;题材形式丰富,造型图案多样;雕刻工艺细腻,纹饰装饰繁复。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保护和传承临夏砖雕艺术:一是增强保护意识,创建临夏砖雕档案;二是培养传统工艺人才,推动砖雕产业发展;三是融合临夏砖雕艺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陈亮
-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雕刻工艺传统民间艺术砖雕艺术
- 汉墓雕塑群的纪念碑性被引量:1
- 2012年
- 汉代雕塑体现出极强的纪念碑特性,不仅取决于雕塑的尺寸、质地、形状、放置地点和功能,而且也体现在雕塑的形式和风格上。霍去病墓雕塑群是我国雕塑史上的杰作,巨大雄浑的形态、简约朴素的风格和特殊的时代、历史价值使其成为纪念碑性雕塑的代表之作。
- 陈亮
- 对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思考与探索
- 独立学院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教育概念,这些院校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性、学习自觉性与本科一、二批次有较大差距,这给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结合现阶段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的普遍情况,对教学中...
- 沈吉梅朱庆利孙阿明陈亮朱叶青
- 关键词:物理课程教学方法教育改革
- 精神象征与民族自觉——民国雕塑家在第二次孙中山雕像征集中的逆袭
- 2023年
- 1926年南京中山陵孙中山铜像征集中,中国雕塑家遗憾落败。1935年南京新街口总理铜像征集,经三轮筛选,滕白也的方案最终胜出。时隔九年,中国雕塑家在第二次征集活动中的“逆袭”,一方面来自雕塑家对总理革命领袖气质和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蓬勃兴起的民族自觉意识密切相关。
- 陈亮
- 形色并重 塑绘结合--宋代佛教彩塑造像的艺术特色
- 2023年
- 佛教造像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代演变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塑造艺术。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文化、地域的差别,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出现了很多佛教造像艺术,并绵延至今。宋代佛教造像形式多样,尤以彩塑造像最具特色。彩塑亦称“泥塑”,是在泥坏上施彩绘而成的雕塑艺术。宋代佛教彩塑造像精美秀丽,注重写实性,具有强烈的生活化特色,装饰性和工艺性突出。泥塑其形、色绘其质,形色并重、塑绘结合,宋代佛教彩塑造像堪称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陈亮
- 关键词:佛教造像雕塑艺术泥塑装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