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美玉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矫治
  • 2篇牙合
  • 2篇正畸
  • 2篇上颌
  • 2篇阻生
  • 2篇疗效
  • 2篇安氏
  • 1篇倒置阻生
  • 1篇导板
  • 1篇导萌
  • 1篇压低磨牙
  • 1篇牙根
  • 1篇牙根形态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炎患者
  • 1篇牙龈
  • 1篇牙龈组织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田美玉
  • 4篇段银钟
  • 3篇高文华
  • 2篇钱红
  • 2篇范红
  • 2篇张静
  • 1篇杜凌晨
  • 1篇林杨
  • 1篇马永太
  • 1篇曾照斌
  • 1篇崔雪涛
  • 1篇金作林
  • 1篇陈晓红
  • 1篇李卿
  • 1篇陈学鹏
  • 1篇潘杰
  • 1篇杨婷
  • 1篇赵强
  • 1篇孟繁荣
  • 1篇张静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0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矢状骨面型髁突位置的锥形束CT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比较骨性Ⅰ类和骨性Ⅱ类受试者的髁突位置,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50例骨性Ⅰ类受试者(A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6岁)和50例骨性Ⅱ类受试者(B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8~28岁,平均年龄25岁)。两组均拍摄锥形束CT(CBCT)并应用相应软件进行测量分析,测量髁突位置相关测量项目。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和B组双侧髁突位置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后间隙与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后间隙比较B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性Ⅱ类受试者相对骨性Ⅰ类受试者髁突位置为居中位偏后。
杜凌晨赵强田美玉衡超崔雪涛李卿
关键词:髁突位置锥形束CT
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辅助种植义齿修复1例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种植体支抗成功压低上颌伸长磨牙,为缺失的下颌牙修复提供足够的间距离。最后,种植体修复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田美玉曾照斌段银钟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
神经生长因子对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内炎症反应和骨密度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内炎症反应和牙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等常规治疗)和NGF组(40例,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等常规治疗的同时,每天在牙龈周围涂抹鼠NGF),另选取牙周组织正常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 T细胞、CD4^(+) T细胞、CD68^(+)巨噬细胞和CD20^(+) B细胞数目;三维锥形束CT机检测牙槽骨密度。结果对照组牙龈组织内CD68^(+)巨噬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20^(+) B细胞数目分别为(3.2±0.4)、(1.6±0.2)、(0.9±0.1)和(0.4±0.1)个/高倍视野(HPF),常规治疗组分别为(29.5±4.9)、(69.3±8.2)、(28.2±3.9)和(12.6±2.2)个/HPF,均P<0.001, NGF组牙龈组织内CD68^(+)巨噬细胞、CD3^(+) T细胞和CD4^(+) T细胞数目为(16.6±5.6)、(26.1±3.4)、(8.6±0.9)个/HPF,相对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照组牙槽骨密度为(386.4±14.7)g/cm^(2),常规治疗组为(329.3±11.2)g/cm^(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GF组牙槽骨密度为(361.1±15.0)g/cm^(2),相对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 NGF能够抑制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内巨噬细胞、T细胞和CD4^(+) T细胞浸润,增加牙槽骨密度。
高文华田美玉范红王学玲
关键词:牙周炎神经生长因子骨密度
平面导板配合“T”型曲矫治成人安氏Ⅰ类深覆重造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成人深覆的特点和临床矫治要点,为临床矫治成人深覆提供参考。方法:对18例青年重度深覆患者,用固定平面导板打开咬合,方丝"T"型曲压低上前牙并控制转矩,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矫治结束后咬合关系良好,前牙覆、覆盖基本正常。矫治前后骨面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前后上下前牙的唇倾度、牙槽高度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平面导板加方丝"T"型曲在成人深覆矫治中主要是通过下前牙的唇倾、上下前牙的压低来改善深覆,对成人深覆的矫治有良好的效果。
田美玉张静钱红陈学鹏段银钟
关键词:平面导板X线头影测量
AngleII^1错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与切牙倾斜度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AngleII1错牙合面部软组织与切牙倾斜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例AngleII1错牙合病例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共测量6个硬组织项目和5个软组织项目,用SPSS10.0分析矫治前后面部软组织与切牙倾斜度的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上下切牙倾斜度对侧貌美学指标均有相关性,但AngleII1错牙合主要是上切牙倾斜度的减小对侧貌产生影响。结论AngleII1错牙合治疗中通过减小上切牙的倾斜度可使侧貌美观。
田美玉马永太
关键词:ANGLE错[牙合]
上颌快速扩弓的口周力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上颌牙弓狭窄患者在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治疗前后和保持后的口周力分布特征和变化。方法:选择上颌牙弓狭窄患者18例,男女各9例,年龄11.3~15.8岁,应用计算机辅助口周力测量系统在RME治疗前后及保持后上下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一双尖牙颊舌侧进行口周力测量及分析。结果:RME治疗前,同一牙弓内左右两侧的颊舌侧压力无显著性差异。RME治疗后,上颌各测量区域颊舌侧压力大于治疗前;下颌各测量区域颊舌侧压力小于治疗前。RME保持后,上下颌各测量区域与正常后牙覆盖时上下颌牙齿颊侧压力分布特征相似;上下颌各测量区域舌侧压力与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ME治疗后,牙弓形态的改变能引起口周力发生显著性变化,经过保持,口周软组织对于变化了的牙弓形态能够发生适应性改变。RME治疗后必须采取良好的保持措施,使发生显著性变化的口周软组织对于扩大的牙弓发生适应性改变,这样RME治疗结果才能稳定。
钱红段银钟金作林田美玉
关键词:口周力上颌快速扩弓
正畸牵引倒置阻生埋伏弯曲上中切牙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阻生牙是牙齿发育障碍,严重者完全在骨内埋伏[1]。弯曲牙指牙冠与牙根的长轴发生偏离转折形成一定角度[2]。临床常见上中切牙冠根倒置,牙冠舌面朝向唇侧鼻底方向,牙根朝向牙槽嵴冠方舌侧,冠根成角阻生埋伏。虽然阻生埋伏弯曲上中切牙发病率为0.04%~4.9%[3],如果简单拔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美观,功能和牙槽骨的正常发育,还会对患儿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应尽早干预治疗。临床最合理的方法为外科开窗联合正畸牵引治疗。针对弯曲牙牙根形态复杂,就所治疗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9例患者23颗埋伏弯曲倒置上中切牙报告如下。
高文华范红田美玉
关键词:上中切牙倒置阻生正畸牵引牙根形态干预治疗发育障碍
氯通道阻断剂NPPB对鸡喙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氯离子通道阻断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5 nitro 2(3 phenylpropylamino)benzoic acid,NPPB)对鸡喙外胚间充质细胞(chicken mandibular mesenchymal cells,CMMC)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MTT、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观察NPPB阻断氯离子通道后,鸡喙外胚间充质细胞在AA-BGP诱导成骨过程中,细胞增殖及Sox9 mRNA、Runx2 mRNA及Col10 mRNA的表达的变化。结果在AA-BGP诱导组及无AA-BGP诱导组,NPPB均抑制了CMMC的增殖(P<0.05)。在AA-BGP诱导组及无AA-BGP诱导组,NPPB下调Col10 mRNA及Runx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ox9 mRNA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改变。结论阻断氯离子通道可抑制鸡喙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并影响细胞向肥大化的软骨细胞分化,可能通过调节Runx2水平影响分化。
田美玉张静陈晓红孟繁荣杨婷
关键词:氯离子通道细胞增殖分化
CBCT对青少年上颌腭侧阻生尖牙导萌疗程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利用口腔颌面锥形CT(cone beam computred tomography, CBCT)分析影响上颌埋伏尖牙导萌的因素,对导萌疗程进行预测,为临床导萌提供依据。方法以21例年龄在10-18岁之间,上颌腭侧埋伏尖牙已成功导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CBCT三维成像,从三维方向分析阻生牙导萌疗程与以下因素的关系:矢状面:上颌阻生尖牙牙尖至合平面的距离(d1)、阻生尖牙与面中线角度(α);轴向:阻生尖牙牙尖到中线的距离(d2);以及患者的年龄(y)。结果患者的年龄越小,牙尖距离合平面的距离越远,与面中线的角度越大,距离面中线的距离越近,导萌疗程越长。结论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位置以及年龄可为临床预测导萌疗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田美玉沈焕高文华
关键词:青少年导萌
前方牵引矫治18~24岁骨性反(牙合)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通过观察前方牵引矫治18~24岁骨性反(牙合)患者的疗效,探讨前方牵引矫治的机制.方法 选择1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成年患者,年龄18~24岁(平均19.2岁),通过上下颌活动和固定矫治器的合理配置,利用晚间上颌前方牵引联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进行矫治,前方牵引疗程约7个月,总疗程约24个月.头影测量分析治疗前后头颅侧位X线片.结果 经过治疗15例患者外形侧貌及咬合关系基本正常.SNA角、SNB角、ANB角由治疗前的(79.6±3.7)°、(83.5±3.3)°、(-4.1±2.0)°变为(81.1±3.8)°、(82.6±3.6)°、(-1.5±1.8)°,矫治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下颌活动和固定矫治器的合理配置能连续实施上颌骨矫形作用,为临床矫治18~24岁骨性Ⅲ类反(牙合)提供了新思路.
潘杰段银钟张静田美玉林杨
关键词:成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